杜素娟
理想有什么用
作為一名老師,我的學生經常會向我發(fā)問:“老師,你老在談理想?,F在這個時代,壓力那么大,競爭那么激烈,社會那么‘卷,談理想是不是不合時宜?”
這就是我今天選擇這個話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往往以為,人的一生中最痛的處境,是陷入絕境。但其實還有一種處境會讓人更痛,那是什么樣的處境呢?
17世紀,英國作家彌爾頓在他的《失樂園》中描述了這樣一種處境:它卡在伊甸園和地獄之間,既不像地獄那樣充斥著絕望,也沒有伊甸園的快樂和滿足;它沒有一塊可以扎扎實實立足的地方,所以也不能自由移動;它是一個黏稠的泥沼,一個空虛的黑洞。
這樣一個地帶,彌爾頓給它起了個名字——混沌界。
人生當中的“混沌界”指的是什么?是你好像沒那么慘,你不是一無所有,但是,你有的也不多;是你好像有那么一份生活,但這份生活又不是你想要的;是你想突破,可看不到希望;是你想改變,卻找不到路徑。
雞肋的地帶、雞肋的生活、雞肋的工作,都會帶來處在混沌界的體驗。一旦陷入混沌界,我們就會有這樣一種狀態(tài)——既“躺不平”,也“卷不動”,我們的人生好像被卡住了。
這種體驗直接帶來的情緒上的表現,就叫內耗。
我們真的活著嗎
現在,有些人看起來過得還不錯,但依然感到痛苦,這是為什么?因為這些人的內心被“偽生活”“偽自由”所困擾。
什么叫偽生活?什么叫偽自由?
當我們出生后,現實世界已經有了一整套價值標準、行為規(guī)范和人生模板。
比如,你要讀什么樣的書才有前途,考進什么樣的學校才是優(yōu)等生,得到一份什么樣的工作才算體面、才有尊嚴,什么樣的生活算成功的,什么樣的生活是一塌糊涂的……這些都是有既定答案的。按照這種既定的答案生活、行事,我們就這樣被社會規(guī)訓了。
可是我們意識到了嗎?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自己的行為、成就不符合這些答案而感到痛苦、自責、自卑,開始自我否定,甚至很多時候會覺得自己已經失敗了。
我們活著,可很多時候我們活著的意義,不過是一個已經被設置好的定義。我們以為自己在人生當中做出了很多選擇,這些選擇是自由的,但是面對一個有答案的問題,我們的自由又從何談起呢?這里存在荒誕感,這就叫偽生活。
愛爾蘭作家喬伊斯的小說《尤利西斯》中有這樣一句話:“每秒鐘,每秒鐘。每秒鐘的意思就是每一秒鐘?!蔽颐看巫x這句話,都有非常深的領悟。我們活著,時間在嘀嗒嘀嗒地走,可是沒有留下任何內容。因為如果我們過的是一種偽生活,是談不上“創(chuàng)造”二字的。沒有創(chuàng)造的生活,就沒有真實的意義。我們越忙碌,越感到空虛。
如何終結生活之痛
那么,應該如何結束這種狀態(tài)呢?
這就要提到我們今天的關鍵詞——理想。在談理想之前,我們首先要提防一個問題:你的理想是不是被架到了攀比的金字塔尖上?
比如掙錢。大家參加工作以后都想掙更多的錢,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更舒適的生活,這是一個非常溫暖的理想。
可是如果你的理想從掙更多的錢,變成要比別人更有錢,那么你的理想就被架到了攀比的金字塔尖上。
這些被架到金字塔尖的理想,都是攀比思維的陷阱,是功利主義的圈套。它設定的概念是什么?那就是你必須出人頭地,你得把別人比下去,這才叫成功。這種成功思維,跟大多數普通人無緣。但這樣一種所謂的理想,卻將很多普通人卷了進去。
于是,蕓蕓眾生只能眼巴巴地望著金字塔的塔尖,覺得人生苦澀,而理想是人生苦澀的根源。人要跟理想割席,因為沒有理想就不會傷心。我覺得理想不能背這個鍋,因為這不是真正的理想。
真正的理想是什么
真正的理想是什么?是一種自我想象,想象我渴望擁有的未來的生活,想象自己想成為的樣子。我還是舉一個文學作品的例子,那就是歌德的《浮士德》。
有一個老博士名叫浮士德。他在書齋里度過了一生,做了一輩子學問,別人對他都很尊敬。但是,等他老的時候,他突然發(fā)現虛度了此生。為什么?因為他發(fā)現自己這一輩子,就學會了一樣技能——復制、粘貼。他寫了這么多論文,其實就是四處裁剪粘貼,寫出來后也沒人看。
浮士德覺得這樣的人生沒有意義。于是,他向神靈祈禱,希望再活一回。后來,在魔鬼的幫助下,他喝下可以讓他重返青春的靈藥,重回20歲,又過了一生。
他的第二世過得怎么樣?他談戀愛,失敗了;想走仕途,沒走通;追求藝術夢想,破滅了;最后想建立一個理想國,也沒有實現。
我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很多學生都有同感:“老師,這就是我啊!這不就是我一事無成的人生嗎?”可是浮士德很滿意,上帝也很滿意,上帝認為浮士德代表整個人類活出了意義。
這該怎么理解呢?一事無成的人生,它的價值是什么?浮士德做到了什么?其實浮士德就做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保持著一種旺盛的自我想象,以及探索自我和人生可能性的勇氣。這條路走不通,我再試試別的;還走不通,我繼續(xù)嘗試;如果方向不對,我就調整。
這樣一種對于自己人生的不放棄,或者說對自我的旺盛的想象力,讓哪一堵墻都不能將他的人生逼入絕路,任何一種狹小的現實也都不可能囚禁像浮士德這樣的人的人生。
我們會發(fā)現,這種關于自我的想象,會成為人生的精神彈簧。有這根彈簧,人生就不會被壓扁。哪怕巨石襲來,眼看就要把我們壓垮,但擁有理想,就無論如何都會保留一份對自己的想象——只要我還有其他的可能性,那我的人生就還有余地。
這就是自我想象的作用:就算走入絕境,也能夠在絕境中重啟人生。但是如何才能獲得自我想象呢?我們可以思考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想成為怎樣的自己?你想過上怎樣的生活?你認真想過這些問題嗎?我們會發(fā)現,貼切的自我想象一定建立在對自己的了解之上。
第二個問題:你了解自己的興趣是什么嗎?你得知道自己擅長什么,自己的特點是什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用“私人定制”的方式創(chuàng)造出自我想象,這樣的自我想象才能變成我們的理想。
失敗了怎么辦
有的學生會問我:“老師,我被你的論述打動了,決定追求理想。但是,我突然想到一個可怕的問題,如果我失敗了,該怎么辦?”一直以來,失敗都是一個讓我們畏懼的問題。
大家還記得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嗎?《老人與?!穼懙木褪且粋€失敗者的故事。這個老人作為一個漁夫,已經84天沒有抓到魚了。這個失敗夠大了,所以別人都嘲笑他。
很多人要是陷入這種處境,會覺得很沮喪。當失敗降臨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呢?老人認為,你只要做對一件事就可以了,那就是“每天把魚鉤放在正確的位置”。
所謂失敗,是一枚小小的硬幣,一面一定是打擊,但另一面是契機。浮士德在向神靈祈求第二世人生的時候,許了一個非常奇怪的愿:“假如我可以再活一回,請讓我去承擔人間的禍福,去跟暴風雨搏斗,去迎接沉舟的碎裂。”
浮士德希望得到一個有風雨沖擊、有禍福跌宕的第二世。你會這樣期盼自己的第二世嗎?
浮士德為什么這樣許愿呢?因為他祈求的不是這些坎坷本身,而是一次次可以讓能力提升的機會。很多時候,我們的能力只有在風雨的擊打中才會被激發(fā)出來,在壓力之下才會被釋放出來。
于是,我們就理解了,為什么海明威說“骨頭在斷過的地方總是會長得很結實”。我們要經歷風雨,才能激發(fā)出一個更強大的自我。這就是失敗的價值。
我也想把這段話送給大家:“去承擔人間的禍福,去跟暴風雨搏斗,在沉舟的碎裂聲中也毫不沮喪?!?/p>
(摘自微信公眾號“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