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參 王志強 宋長青
(1.先正達集團中國作物營養(yǎng)分銷東北大區(qū)技術部 吉林 長春 130300;2.內蒙古自治區(qū)巴林左旗三山鄉(xiāng)政府農牧中心 內蒙古 赤峰 024000)
巴林左旗地處內蒙古赤峰市北部,域內的溫帶半干旱氣候條件適宜種植玉米﹑大豆﹑高粱﹑土豆﹑白菜等多種作物。近年來,當?shù)卣疄榱舜龠M經(jīng)濟發(fā)展,在穩(wěn)定主要糧食作物玉米等種植的基礎上,大力發(fā)展中藥材種植。如今巴林左旗不僅是國家重要商品糧種植基地,還是赤峰市重要中蒙藥材基地,現(xiàn)有蒼術﹑防風﹑桔梗等30多種中草藥在域內種植。在先正達集團中國和內蒙古農牧科學院技術專家的大力幫扶下,科學設計蒼術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模式,解決了發(fā)展蒼術產業(yè)與種植玉米爭地的矛盾,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雙產雙收。
巴林左旗種植的蒼術是北蒼術,是具有耐寒﹑喜涼爽特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內蒙古﹑遼寧及西北地區(qū)。蒼術植株高40~50 cm,具有肥大的塊狀根莖,含有揮發(fā)油﹑淀粉等物質,是市場需求旺盛的中藥材。蒼術玉米帶狀復種,是采用玉米寬行和蒼術窄行間隔種植,形成蒼術和玉米互為間隔帶,并保證玉米的行寬距為1?6 m,蒼術的行寬距為1?4 m。玉米和蒼術寬窄交錯的帶狀復合種植,高矮相間,既能增加玉米的通風透光度,增加光照,同時玉米的高大植株又為蒼術提供了良好的遮陰條件,充分利用了土壤﹑光照﹑通風等資源,雙收增產。實踐表明,玉米復合種植是一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量的有效種植技術[1]。
選擇地塊時要盡量選擇地勢平坦﹑便于機械作業(yè)的地塊,土層要深厚,土壤要疏松,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巴林左旗的砂壤土較多,適合種植蒼術和玉米。對于一些低洼地﹑鹽堿地及排水性不好的黏重土壤地塊不宜選擇,另外也不要選擇重茬連作地。前茬作物收獲后進行翻耕,深度在25~30 cm,翻后耙耢,清理田間垃圾雜物,翻耕的同時可根據(jù)土壤肥力施加基肥,用腐熟農家肥2000~3000 kg/667 m2,可溝施,也可均勻混合到土壤中。
選擇顆粒大﹑色澤好的高質量種子,播前進行精選,除雜去癟,選出籽粒飽滿的種子,然后將種子用殺菌劑進行包衣,防病蟲害,促進苗齊苗壯。巴林左旗蒼術多選用先正達種子包衣劑進行處理。“亮盾”種子殺菌劑由25 g/L咯菌腈+37?5 g/L精甲霜靈科學配制而成,對鐮刀菌和絲菌核等高等真菌和卵菌引起的各種病害都有防治效果??┚媸且环N新型吡咯類非內吸性廣譜殺菌劑,能防治立枯病﹑根腐病﹑枯萎病﹑蔓枯病等根部病害;精甲霜靈對猝倒病﹑綿疫病﹑疫病等卵菌綱低等真菌防效顯著。
蒼術播種前要先進行地膜覆蓋,覆膜后再播。蒼術地膜覆蓋選用的是上層銀灰色﹑下層黑色的雙面復合膜,銀灰色地膜的透光率在60%左右,覆蓋到地面上具有較好的降低土溫﹑抑制雜草生長的效果;反射光中的紫外線可驅逐田間害蟲,銀灰色地膜也能預防蚜蟲等刺吸式害蟲對病毒病的傳播。下層是黑色地膜,覆蓋后可以再降低田間溫度2~3℃,并且增強抑制膜下雜草生長的效果。在選擇地膜時,宜選擇銀灰色﹑黑白雙色及黑色地膜,不要選用無色透明及藍色﹑綠色﹑紅色的地膜。
蒼術播種時間為每年9月初或者4月中旬至5月上旬。北蒼術喜冷涼氣侯,種子屬短命型和低溫萌發(fā)型。蒼術種子在室溫下貯藏,壽命只有6個月,隔年種子不能使用;在0~4℃低溫條件下貯藏,種子使用壽命可延長到12個月。蒼術種子最低萌發(fā)溫度為10~15℃,高于25℃種子萌發(fā)受到抑制,超過45℃種子幾乎全部霉爛。
巴林左旗示范基地選用的是“4行蒼術鋪膜穴播機”。該穴播機是起床-施肥-覆膜-打孔穴播一體機,其播種技術指標為:床高25 cm,床底寬120 cm,床面寬100 cm,穴播4行,穴距15 cm,行距25 cm,床底間距40 cm,播蒼術11 116穴/667 m2,每穴播種6~8粒[2]。
3.5.1 科學施肥底肥可選用中化化肥硫酸鉀復合肥藍麟315(N∶P∶K=11∶19∶15)和以硅鈣鎂為主要成分的中微量元素加上復合微生物菌劑。用量為氮磷鉀復合肥20 kg/667 m2+硅鈣鎂復合肥20 kg/667 m2+復合微生物菌劑40 kg/667 m2。施肥需遵循一定的要求:4~6月施氮肥,7~8月施鉀肥。蒼術作為巴林左旗主產中藥材,揮發(fā)油﹑蒼術素等藥理指標含量決定著產品價值,全面平衡供給礦物質養(yǎng)分,合理施肥,才能促進高產穩(wěn)產﹑優(yōu)質高價。
3.5.2 除草摘花要提前做好封閉除草,播前7 d噴施二甲戊靈除草劑,播后20 d左右蒼術出苗,出苗前雜草如生長茂盛,可在蒼術播種后14~15 d時葉面噴施草甘膦等滅生性除草劑除草。進入夏季,雜草長得高大,拔草過程中不要傷到蒼術根部。當蒼術長出花蕾后,只留頂部的一個花蕾,其余的全部摘除。蒼術本身比較耐寒,過冬時只需要將田間的雜草都拔除,注意疏松土壤便可。
3.5.3 病蟲害防治蒼術整個生長期都易受蚜蟲危害,要早發(fā)現(xiàn)早防治??刹捎眠料x啉﹑啶蟲脒﹑高效氯氰菊酯等葉面噴施。蒼術重點防治病害是根腐病,其次是猝倒病和立枯病,多發(fā)生在夏季高溫環(huán)境中。防治措施:播前采用先正達“亮盾”包衣,病初可采用先正達精甲·惡霉靈葉面噴霧進行防控,發(fā)病嚴重時要葉面噴施結合滴灌,復配乙蒜素或氯溴異氰尿酸或絡氨銅進行噴施,用量500 g/667 m2配制800~1000倍藥液。采用藥物防治病蟲害時,要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和說明書進行噴施,控制好藥量,切勿多施[3]。
蒼術是多年生植物,可以采用種子繁殖和育苗移栽進行生產,無論采用哪種種植方式,生長周期都要經(jīng)過三年才可以收獲。10月為收獲期,將地上部分的莖葉砍掉,然后挖取地下根系部分,將泥土清理干凈,再置于干燥處曬至半干。如果進行炮制,要將蒼術根部經(jīng)過多次撞擊后去掉須根,成為中藥材再進行銷售。
農機用904或1204輪式拖拉機,其主要技術參數(shù)都完全符合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對配套農機的技術指標要求。播種機采用傳統(tǒng)6行播種機,根據(jù)蒼術玉米帶狀復種寬窄行行距特定要求,將中間2行播種器卸去,再調整寬﹑窄行距至預定尺寸,玉米播種行距為30 cm,蒼術播種行距為25 cm。
蒼術玉米復合種植要先確定玉米品種,選用抗旱抗倒伏﹑株型緊湊的早中熟品種,選擇品相好﹑籽粒飽滿,發(fā)芽率﹑純度﹑含水等指標都要達到國家標準的種子。播前對種子進行曬種﹑藥劑拌種或包衣等技術處理,如遇春旱要進行催芽,然后再擇時播種。蒼術必須先于玉米播種,蒼術覆膜打孔穴播之后,才能在蒼術床間播種玉米。播種時間在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上旬,當5~10 cm深的土壤表層溫度穩(wěn)定在10℃以上時,便可以擇機進行玉米播種。
玉米的帶距160 cm,種植2行玉米,行距30 cm,即2行玉米均以帶為核心,距帶核心線均為15 cm。玉米穴播,穴距30 cm,1穴3粒種子,每667 m2播種量8000粒以上。以160 cm帶距為核心線,播種2行玉米,行距30 cm,其實等同于玉米寬窄行種植的寬行距145 cm,窄行距30 cm。播種時玉米的寬行距145 cm,與蒼術床底寬120 cm之間留有25 cm的距離,以方便田間除草﹑間苗等人工作業(yè)。
4.3.1 補苗定苗出苗后要查看缺苗情況,發(fā)現(xiàn)缺苗要及時進行補種或移栽,3葉期如發(fā)現(xiàn)苗距過密,要進行間苗,清除弱苗病苗,保留強壯苗,控制株距。
4.3.2 松土除草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發(fā)育,同時也能清除雜草,破壞地下害蟲生長環(huán)境,利于玉米的生長。苗期可進行2~3次中耕:第1次在幼苗4~5片時進行,深度在3~5 cm;第2次可在幼苗高為30 cm左右時進行,深度為7~8 cm;第3次可在拔節(jié)前進行,深度為5~6 cm。除草采用通用型除草劑二甲戊靈在整地播種前噴施,用量為100~120 mL/667 m2藥液兌水30~40 kg,表土封閉。如果玉米出苗后3~4葉期噴施,要在噴霧器噴頭上安裝防風罩人工定向噴霧,避免對蒼術幼苗產生藥害。
4.3.3 科學施肥由于穴播1穴3粒,穴距30 cm,相當于單粒株距10 cm,播種密度加大,底肥必須集中施用。進行側深8~10 cm長條施170~180 g/m,折合成氮磷鉀(24-12-12)復合肥60 kg/667 m2的施肥量。在蒼術﹑玉米生長中后期,不分作物共同噴施2次葉面肥“優(yōu)翠露”,每次用量為150~200 g/667 m2,防早衰,促早熟。
4.3.4 病蟲害防治玉米病蟲害較多,要密切關注病蟲害的發(fā)生,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防治,重點是對多發(fā)的大小斑病﹑玉米螟和黏蟲的防治。
防治玉米斑病,可選種抗病品種;清除田間﹑地邊雜草和病殘體,減少侵染源;適時早播,避開病害發(fā)生高峰;合理施肥﹑灌水,加強田間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玉米心葉末期到抽雄期是防治的關鍵時期,當田間病株率達30%以上,病葉率達20%時,可選用丙環(huán)唑﹑異菌脲或嘧菌酯等藥劑噴施。
防治玉米螟,要進行秸稈粉碎還田,減少蟲源基數(shù);成蟲期使用殺蟲燈結合性誘劑誘殺;成蟲產卵初期釋放赤眼蜂滅卵;心葉末期噴灑蘇云金桿菌﹑白僵菌等生物農藥,或選用四氯蟲酰胺﹑氯蟲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等殺蟲劑噴施。
防治黏蟲,可在其成蟲發(fā)生期,在晚上集中連片使用殺蟲燈。及時清除田邊雜草,幼蟲3齡之前施藥防治,可選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氯蟲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藥劑。
使用農藥時要嚴格按說明書進行,避免用藥不當或過量使用對蒼術產生藥害[4]。
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玉米到成熟期,90%以上植株莖葉變黃,果穗苞葉枯白,用指甲掐不動變硬的籽粒時便可以進行收獲,采用玉米聯(lián)合收獲機進行收獲,割稈﹑摘穗﹑脫粒﹑粉稈一次作業(yè)完成,省工省力,效率高,大大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收獲的籽粒可以直接進行攤曬,代含水量下降至14%后便可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