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 甘利燈 尉曉瑋 張昕 孫夕平 于永才
摘要:在四川盆地秋林地區(qū)的多分量地震資料解釋過程中,發(fā)現一類特殊的沙溪廟組砂巖儲層:在縱波剖面上反射特征不明顯,很難發(fā)現;在轉換波剖面上反射特征明顯,能夠清晰地識別。多分量地震資料采用炸藥震源激發(fā)、DSU3數字三分量檢波器接收;資料處理以PP、PS波保幅處理為目標,針對PS波信噪比低的難點,使用分區(qū)、分域、分步保真與保幅噪聲衰減技術,有效地提高了PS波資料信噪比;在井震標定的基礎上,分別解釋了PP、PS波目的層,并以PP波層位為基準,將PS波層位校正至PP波時間域,從而使PP與PS波在時間域匹配。根據多分量地震解釋結果獲得以下認識:①由于沙溪廟組砂巖縱波速度對孔隙度較敏感,致使PP波反射振幅受砂巖孔隙度影響較大;在一定孔隙度范圍內,縱波速度、密度等彈性參數組合導致隱蔽河道砂巖在PP波剖面上沒有明顯反射,隱藏在泥巖中難以識別,以往的勘探過程常常漏掉這類儲層。②PS波反射振幅受孔隙度變化影響小,在預測巖性方面比PP波更具優(yōu)勢,利用多分量地震資料進行屬性分析,能夠清晰地刻畫河道的空間展布特征。鉆井結果驗證了上述認識,并利用多分量地震資料在沙溪廟組發(fā)現了大面積縱波勘探遺漏的河道砂巖,為該區(qū)下一步油氣勘探部署奠定了良好基礎。
關鍵詞:多分量地震,轉換波,PP波,PS波,沙溪廟組
中圖分類號:P631文獻標識碼:A doi: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23.0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