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
放學了,辦公室里簇擁著很多來問問題的學生,熱熱鬧鬧的,有點像集市。
我在給一個男孩指導作文,他的文章偏題了,分數(shù)很低?!袄蠋煟阏f我審題不到位,是什么意思呢?”我剛要開口,抬頭瞥見他無處安放的視線,心思一動:假如沒有中考的需要和我的“硬性要求”,他會主動來交流嗎?來不及多想,我從旁邊拉過椅子,示意他坐下,然后微笑著啟發(fā)他:“你看,題目是《這里有我》而不是《我在這里》,你先要明確‘這里是哪里,接著再想‘這里為什么會‘有我,例如是不是有人需要‘我……”
“老師,沒有什么人需要我的?!蹦泻⑼蝗徊遄臁N乙汇叮骸霸趺纯赡苣??國家需要你,班級需要你,你的朋友需要你,你的爸媽也需要你啊!”“不,他們不需要我——沒有人需要我——我爸媽都不需要我?!蹦泻⒙曇舻统?,透著一股執(zhí)拗。我下意識地伸手拍拍他的肩膀,輕輕地說:“傻孩子,你的存在、你的安康就是你爸媽的欣慰,你對他們的關心和支持也是他們需要的??!再說,楚老師也很需要你呢——你不來找我面批作文,我都沒有用武之地了……”這一次,男孩垂著頭,很久都沒有再說話。
身旁依然有學生來來往往,交談聲、歡笑聲聲聲入耳,我的心里卻沉甸甸的。
杰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到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必須掌握“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其中一項是“對自己在重要關系中的價值的感知力”,具體來說就是讓孩子感受到“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家都需要我”,從而收獲“被需要”的快感。
對孩子而言,“被需要感”至關重要,它代表著個體的尊嚴與價值,也昭示了活著的存在感和幸福感。特蕾莎修女曾說:“我們以為貧窮就是饑餓、衣不蔽體和沒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貧窮卻是不被需要、沒有愛和不被關心?!睆倪@個角度來看,有太多孩子掙扎在溫飽線下,他們對自己沒有信心,對生活缺乏熱情,對未來充滿恐懼。這一現(xiàn)象常常讓我痛心不已。
我是一位中學老師,也是一個中年媽媽。老師媽媽的雙重身份有時會帶來煩惱,但是處理得當就會變得非常奇妙,它能使我在“為人母”時把女兒看成最重要的學生,保持從容鎮(zhèn)定的精神狀態(tài),并用教育者的眼光審視自己的育兒方式是否科學合理,是否有利于女兒的個性化發(fā)展;也能使我在“為人師”時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用母愛充分地理解、關心每一個學生,期待他們都能在愛與被愛中幸福地成長。
“他究竟為什么沒有獲得‘被需要感呢?”下班的路上,我一再地憶起男孩郁郁寡歡的神態(tài)。“是因為父母感情不好使他擔心自己淪為被棄的包袱,是因為媽媽生了二胎讓他覺得自己被家人忽視遺忘,還是家庭教育有所缺失以致他認為自己可有可無?”我無法找到答案。畢竟,在孩子的培養(yǎng)方面,學校雖然起著主導作用,但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家庭才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長的主陣地。
那么,撇開父母感情危機和二寶到來這兩個特殊因素,我們應該如何增強孩子的“被需要感”呢?我不由地想到了自己的女兒,以及她的成長故事。
一、關注情緒而不是專注成績
在孩子的成長之路上,最繞不開的話題就是考試成績。學生說父母每天下班后問的前三句話中必定出現(xiàn)的是“今天考試了嗎?成績怎么樣?”一個女生在隨筆中寫媽媽見到她的低分試卷后沒有多說什么,只讓她繼續(xù)努力,她覺得媽媽很愛自己,然而第二天早晨她趕著上學忘帶了水杯,媽媽急匆匆送來學校,甫一見面即黑著臉抱怨:“丟三落四——難怪總是考不好!”女孩說當時她難過得如墜冰窖。
我也很難過——當我們的情緒變成孩子分數(shù)高低的晴雨表時,等于在宣布:“爸爸媽媽愛分數(shù)勝過愛你?!辈唬也辉缸鲞@樣的媽媽,我愛女兒只因為她是我的孩子,沒有其他附加條件!無論是學習還是其他方面,我都愿意耐心等待她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一步步地發(fā)掘潛能、超越自我。
仔細想來,在女兒小學期間,我和先生達成共識,在意的多是成績以外的因素,比如情緒變化、人際交往、生活技能等等。所以從女兒入學伊始,每天她放學回家,我都會先問她:“今天開心嗎?有沒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發(fā)生?”然后再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這幾乎成了我們母女日常生活恒久不變的儀式。每一次,女兒回憶她當天的見聞——從老師的上課內(nèi)容(包括考試信息)、同學的課間玩鬧到自己的各種感受,絮絮叨叨地,每個細節(jié)都不會遺漏。而我總是津津有味地聽著,時不時地提個小問題,激發(fā)她更大的表達熱情,再予以表揚和肯定。在我的啟發(fā)下,女兒著力梳理自己的積極體驗,覺察到的是每天的收獲,最終養(yǎng)成的是陽光心態(tài)。
值得一提的是,孩子是正在成長中的人,渾身的毛孔都張開著,努力吸納著從最親近的人那里流淌過來的一點一滴。她看到了什么,就可能成為什么。起初,每天都是我關注她的喜悅、分解她的憂愁,慢慢地,女兒開始關心我了。她會在擁抱時輕聲問我:“媽媽,你今天開不開心?有沒有什么煩惱?”記得她七八歲時,有一天我告訴她我的學生學習狀態(tài)不好,讓我很煩惱,小小年紀的她竟會從多個維度幫我分析原因,末了還強調(diào)說:“哥哥姐姐不乖,不知道媽媽有多棒。媽媽別生氣,咱們不理他們了!”看著她那如同小大人般認真的神態(tài),我的心里暖洋洋的,沮喪的情緒一掃而空,情不自禁地感嘆:“謝謝你,寶貝!幸虧有你啊!”
你瞧,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愛是雙向奔赴的,被需要感也是在交互中自然產(chǎn)生。當我們都能從對方身上獲得支持的力量時,孩子對待生活和學習都會更加安心、開心、上心,成績又怎么可能會差呢?
二、重視傾聽而不是重在說教
“怎么說,孩子才愿意聽?”絕大多數(shù)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我也一樣。女兒讀中學時,先生因為工作原因經(jīng)常不在家,我和女兒有了更多親密相處的機會,然而沒有料到的是我們之間的對話突然變得困難重重,難以推進。
印象深刻的是某年四月一日,我和她在外面吃飯。女兒興致盎然地提及班上幾個活潑的男生組織全班同學捉弄年輕班主任的事。這實在讓我這個做老師的難以接受,于是才聽了一半我就不高興了:“你們怎么能這樣對老師呢?太不懂事了!”女兒大概沒有料到我的反應如此激烈,她的臉色瞬間變了,“嘩”地站了起來,大聲辯駁道:“你懂什么!我們是喜歡老師才和他開玩笑的!”隨后,她用力地瞪了我一眼,拉開椅子,憤憤然沖出門去,留下我一個人尷尬地坐在餐廳里,憋了一肚子話無處訴說。
這樣的事還發(fā)生過兩三回。那段時間,家里的氣壓很低,大家都很郁悶。
究竟該怎么和叛逆期的孩子進行溝通呢?我不斷地閱讀、學習,終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那就是先琢磨清楚“怎么聽,孩子才愿意說?”我想,既然孩子不喜歡聽說教,那不如先聽聽她要說的是什么。等她把話說完,表達出想要聽我發(fā)表看法的意愿后,我再分析利弊、給她指引也不遲啊。而且,因為我先給予了她足夠的尊重,她自然也不好意思不聽我說完了。
就這樣,改變了溝通策略后,女兒又逐漸和我親近起來,我們變成了特別聊得來的好閨蜜,即使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讀研了,我們還是有說不完的話題,偶爾還引發(fā)了先生的羨慕和抗議。女兒曾向朋友描述我和她的關系是“既互相依靠,又各自獨立;既無話不談,又各有自己的小天地”。這是我們倆都喜歡的相處模式。
反思這個轉(zhuǎn)變的過程,我有兩點感受:
1.所有孩子都有被傾聽的需要和權利。如果我們急著用成人的道德標準界定他們的言行,他們會因為無法獲得認同而關閉心門。因此,我們必須耐著性子先聽孩子充分講述,然后嘗試著彎下腰,以和他們一樣的視角來看世界。先接納,再共情,然后引導,這樣我們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孩子也才能感受到重視和尊重,進而愿意敞開心扉向我們傾訴,也愿意聆聽我們分享的人生經(jīng)驗。
2.與孩子溝通時,說話的方式比說話的內(nèi)容更加重要。道理不是當前非講不可的,可是怎么對話卻是眼下不能忽視的。出于一個語文老師的職業(yè)敏感,我注意到當我和女兒交談時,每當我使用陳述或詢問的語氣,例如用“我發(fā)現(xiàn)……,我猜可能是……”這樣的句式陳述事實,用“你覺得這樣行不行?”“你是怎么考慮的?”“能和媽媽說說你的想法嗎?”之類的句式征詢她的意見,她都樂意和我進行深度對話;而一旦我率先用評價判斷的句式議論她或其他人的做法,尤其是直接以過來人的身份拋給她各種道理經(jīng)驗時,她常常不由自主地和我抬杠,似乎我的觀點就是導火索,稍不注意就會點燃她內(nèi)心反抗的火種。
不知道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是否都有這樣的感覺:我們越嘮叨,孩子越反感;我們越較勁,孩子越要爭辯。與此相反,我們越平和,孩子越不易沖動;我們越冷靜,孩子越能克制浮躁。孩子在馬不停蹄地成長,如果我們做父母的還停留在原地,一直試圖去控制孩子,自然就會激化矛盾。長此以往,親情被銷蝕,孩子會覺得自己變成了父母嫌惡的邊緣人。試想,一個在父母身邊找不到安全感和歸屬感的孩子,怎么可能產(chǎn)生“被需要感”呢?
三、適當示弱而不是一味剛強
白天忙工作追求事業(yè),下班后做家務照顧老人小孩,這種任勞任怨的“超人媽媽”是無數(shù)家庭中母親形象的真實寫照。然而物極必反,我們大包大攬的做法會給孩子一種錯覺,使他(她)把父母的愛看成理所當然的服務,把享受大人的照顧變成生活習慣。一旦他們把這種心理與生活習慣帶向家庭之外,就會受挫、失落、焦躁、憂郁。
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曾說:“當你知道自己對別人也還有些用處,這時候你才感覺到自己的人生意義和使命?!笔堑模瑡寢屵m當退位、示弱,讓孩子發(fā)揮自身作用,建立被需要感和存在價值感,孩子才會慢慢懂得體諒與擔當,并獲得廣闊的生命成長空間。
女兒五歲那年的夏天,我們帶她游黃山。剛開始觀賞迎客松等景點時,她很興奮,小嘴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墒堑诙炜赐耆粘龊?,氣溫越來越高,山路險峻又綿長,小姑娘的情緒很快就崩潰了,坐在山道邊哭鬧著不肯再挪動腳步。先生想了很多辦法,“威逼利誘”都不奏效。無奈之下,我一邊給她擦眼淚,一邊隨口說道:“媽媽也累得走不動了,也很想哭,你有一根登山杖,能不能牽著媽媽走?我們想早點下山休息,只能靠你了!”
誰也不曾料到,女兒瞬間止住了哭鬧,然后二話不說牽著我就往前走。她牽著我爬上了蓮花峰,又牽著我一步一步走下山,期間小心翼翼,還不時提醒我攥緊登山杖不要松手……這個場景太讓人震驚,十多年過去了,依然深深地烙刻在我們的腦海里,被我和先生津津樂道。
現(xiàn)在,女兒已經(jīng)成年,但照顧我卻成了她的習慣。憐惜我的腰椎不好,家里的飲用水桶是她搬動,和我逛街是她拎著所有的重物;知道我沒有方向感,出門在外是她用手機導航或向人問路;察覺我身體不舒服或情緒低落,是她一邊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一邊噓寒問暖,捧來一束鮮花、幾塊甜點,并提醒爸爸要細心關照我……還有什么比這更能讓我這位媽媽感到幸福的呢?我沒有想到,從尋常的生活細節(jié)和精神層面去“依賴”孩子,給孩子真誠的信任與期待,竟然能夠創(chuàng)造這樣的奇跡!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币詾樽约簩彝]有貢獻的孩子或者自私冷漠,或者自卑怯懦,在能力和心智方面都會變成真正的弱者。而能夠適當在孩子面前示弱、時常愿意“依賴”孩子的母親,卻借此實現(xiàn)了對孩子的托舉,孩子也因為被認同、被需要、被依靠,心靈會變得自信而堅強。
回憶至此,我的眼前浮現(xiàn)出了女兒甜美的笑靨和那個男孩哀戚的面容。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珍寶,但愿孩子們都能因為被需要、被愛和被關心而找到自己的生命價值!
(作者單位:廣東實驗中學)
責任編輯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