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冬閑時節(jié),渤海灣漢沽漁村的船塢上、碼頭上,到處可見捻船的情景。因為那是排船或修船工藝中十分重要的一環(huán),用漁家人的行話說,就是“九疊十八捻”。那時,每條大船旁邊,都會有一個火堆,上邊架著桐油鍋,桐油在鍋里不停地咕嘟著,冒出一個個泡泡,空氣中彌散著一股特有的味道。
歷來,養(yǎng)船大戶十分重視“捻船”這一傳統(tǒng)工藝,捻船師傅都要從鄰近的河北省黑沿子一帶聘請而來,要求嚴(yán),待遇高,日工給兩升玉米。捻工不管你要他捻多快多長,每天只捻三尺活。雖說出活慢,但工錢高,從長遠角度考慮,還是非常值得的。
這里所說的“九疊十八捻”,即捻工師傅利用手中的扁鏟,將一團浸潤在桐油和膩膏中的麻,“叮叮當(dāng)當(dāng)”嵌進船板中,最少要疊進九次,“十八捻”則是精雕細琢的代名詞。
晚上收工時,船東用一把錐子驗活,活不合格就辭退捻工。這樣捻出來的板縫,光滑如鏡,錐扎不進。最后,在整條船的板縫全部捻好后,再用一粒黃豆進行測試——黃豆被人吹著,沿著板縫從頭滾到尾,不跳不脫,順滑自然,才叫絕活。
這樣嚴(yán)苛的驗收要求,是基于船東對在航行時遭遇狂風(fēng)巨浪的一種未雨綢繆。海上運輸大豆,一旦船艙進水,就會使豆子膨脹,導(dǎo)致船板脹壞,造成“飄了”(漁民對海難的別稱)。而經(jīng)過“九疊十八捻”的船只,則會安然無恙,人船平安。(摘自《今晚報》 王雅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