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少茹 趙豐華 蔣雙豐 鄭杰 付群英 黨永超
摘要:為探究200 g/L四唑蟲酰胺懸浮劑對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的田間防治效果及安全性,于2021年8月、9月進行2次田間藥效試驗,選用常用農藥30%唑蟲酰胺懸浮劑、240 g/L蟲螨腈懸浮劑、25 g/L聯(lián)苯菊酯乳油作為對照,對四唑蟲酰胺防治灰茶尺蠖的效果進行研究與評價。結果表明,噴施農藥后3 d,2次試驗200 g/L四唑蟲酰胺懸浮劑90~150 mL/hm2防治效果分別為84.29%~89.44%、69.40%~78.69%;噴施農藥后7 d,2次試驗200 g/L四唑蟲酰胺懸浮劑90~150 mL/hm2防治效果分別為94.81%~97.71%、86.28%~94.36%;噴施農藥后14 d,2次試驗200 g/L四唑蟲酰胺懸浮劑90~150 mL/hm2防治效果分別為84.82%~87.89%、80.14%~85.40%;在8月、9月3齡以內幼蟲占比分別為90.74%、32.55%的條件下,2次試驗200 g/L四唑蟲酰胺懸浮劑防治效果、速效性、持效性均優(yōu)于對照藥劑唑蟲酰胺、蟲螨腈、聯(lián)苯菊酯,且8月防治效果明顯高于9月。200 g/L四唑蟲酰胺懸浮劑能夠有效防治茶園灰茶尺蠖,濃度為90~150 mL/hm2對茶樹生長安全。在灰茶尺蠖幼蟲3齡內采取噴藥措施防治效果更佳。
關鍵詞:四唑蟲酰胺; 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 田間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S433.4;S482.3?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23)12-0089-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17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Field control effects of 200 g/L tetraniliprole SC on 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
LIANG Shao-ru, ZHAO Feng-hua, JIANG Shuang-feng, ZHENG Jie, FU Qun-ying, DANG Yong-chao
(Xin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inyang? 464000,Henan,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ield control effects and safety of 200 g/L tetraniliprole suspension concentrate(SC) on 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 two field efficacy trials were conducted in August and September 2021. The field control effects of tetraniliprole on 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 were studied and evaluated by using 30% tolfenpyrad SC, 240 g/L chlorfenapyr SC and 25 g/L bifenthrin emulsifiable concentrate(EC) as contro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3 days after spraying pesticide, the field control effects of 200 g/L tetraniliprole SC 90~150 mL/hm2 were 84.29%~89.44%, 69.40%~78.69% in two experiments, respectively. 7 days after spraying pesticide, the control effects of 200 g/L tetraniliprole SC 90~150 mL/hm2 were 94.81%~97.71% and 86.28%~94.36% in two experiments, respectively. 14 days after spraying pesticide, the field control effects of 200 g/L tetraniliprole SC 90~150 mL/hm2 were 84.82%~87.89% and 80.14%~85.40% in two experiments, respectively. Under the conditions that the proportion of larvae within the third instar in August and September was 90.74% and 32.55%, respectively, the control effects of 200 g/L tetraniliprole SC in two experiment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agents, tolfenpyrad, chlorfenapyr and bifenthrin, and the control effects in Augus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eptember. 200 g/L tetraniliprole SC could control 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 in tea gardens effectively,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90~150 mL/hm2 was safe on the growth of tea trees. The effect of spraying pesticide at the third instar of 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 larvae was better.
Key words: tetraniliprole; 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 field control effects
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是豫南茶區(qū)重要的害蟲之一,屬鱗翅目(Lepidoptera)尺蛾科(Geometridae),幼蟲主要取食嫩葉和成葉,大發(fā)生時可將茶樹老葉、新梢、嫩皮、幼果全部食光,此蟲繁殖快,蔓延迅速,常暴發(fā)成災,豫南一年可發(fā)生5~6代,第3代以后世代重疊嚴重,防治難度大[1],對豫南茶區(qū)茶葉生產有較大影響?,F(xiàn)階段茶葉生產中,化學農藥對灰茶尺蠖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害蟲暴發(fā)時,化學農藥因其速效性可以避免大范圍內減產,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茶葉的正常生產,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化學農藥仍將起到重要作用。茶農防治灰茶尺蠖時常使用有機磷、有機氯、菊酯類農藥[2]以及新型藥物如蟲螨腈、茚蟲威、唑蟲酰胺等。農藥長期使用易造成抗藥性,茶樹上常見害蟲因長期施用單一農藥而產生抗藥性的現(xiàn)象,已有研究顯示不同地區(qū)茶尺蠖對菊酯類、辛硫磷等農藥產生了抗性[3-5],茶小綠葉蟬對吡蟲啉、啶蟲脒[6]以及蟲螨腈、唑蟲酰胺等農藥產生了抗性[7]。害蟲抗藥性的出現(xiàn)易引起施藥量增大、茶葉農藥殘留量增加、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等不良后果。因此,篩選高效、低毒、低水溶性的新型農藥對害蟲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四唑蟲酰胺是拜耳股份公司開發(fā)的新型鄰甲酰胺基苯甲酰胺類殺蟲劑[8],在低劑量下即可對鱗翅目、鞘翅目及雙翅目害蟲有很好的防效[9]。為明確四唑蟲酰胺對灰茶尺蠖的田間防效及安全性,2021年8月在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qū)、9月在信陽市平橋區(qū)茶園開展了2次藥效試驗,以期為四唑蟲酰胺在茶園的科學應用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藥劑
200 g/L四唑蟲酰胺懸浮劑(國騰?),農藥登記證號PD20200659,由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分裝,原產地韓國;30%唑蟲酰胺懸浮劑(默賽美瑞?),農藥登記號LS20160042,由美國默賽技術公司生產;240 g/L蟲螨腈懸浮劑(惠莊?),農藥登記號PD20130533,由巴斯夫歐洲公司生產,原產地美國;25 g/L聯(lián)苯菊酯乳油(偉吉?),農藥登記號PD20090240,由山東焱農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誘芯、船型誘捕器、粘蟲板,均由杭州中茶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生產。
1.2 試驗地點
在信陽市浉河區(qū)、平橋區(qū)分別選擇茶園進行藥效試驗。浉河區(qū)茶園種植茶樹品種為信陽群體種,樹齡35年,總面積30 hm2,為丘陵茶園;平橋區(qū)茶園,海拔64.5 m,種植茶樹品種為烏牛早,樹齡15年,總面積20 hm2,地勢平緩,為平地茶園。本年度在試驗之前未施任何農藥,各試驗小區(qū)其他栽培管理條件一致。
1.3 方法
1.3.1 藥效試驗方法 設置6個藥劑濃度處理,以清水為對照,用藥劑量如表1所示,分別在2021年8月11日(浉河區(qū))、9月7日(平橋區(qū))進行2次藥效試驗。每個處理小區(qū)重復3次,每個小區(qū)30 m2,各小區(qū)隨機排列。試驗用噴霧器為濛花MH-16型手動噴霧器,工作壓力為0.2~0.3 MPa,均勻噴濕茶叢至葉片始有滴水,用水量為900 kg/hm2。每小區(qū)取樣5個點,每個點固定1 m2,共5 m2,藥前進行蟲口基數調查,藥后3、7、14 d調查每小區(qū)5個樣點的幼蟲活蟲數。
1.3.2 藥效計算方法 參考《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二)第55部分:殺蟲劑防治茶樹茶尺蠖、茶毛蟲》[10](GB/T 17980.55—2004)規(guī)定計算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蟲口減退率、防治效果計算公式如下。
蟲口減退率=(處理前蟲口基數-處理后蟲口基數)/處理前蟲口基數×100% ? (1)
校正防治效果=(處理區(qū)蟲口減退率-對照區(qū)蟲口減退率)/(1-對照區(qū)蟲口減退率)×100% ? (2)
1.3.3 灰茶尺蠖成蟲發(fā)生動態(tài)監(jiān)測調查 2019—2021年的3月至10月下旬采用性信息素誘捕器在信陽市茶園內進行灰茶尺蠖成蟲發(fā)生動態(tài)監(jiān)測調查。在2個試驗田塊按正三角放置誘捕器各3套,懸掛于茶蓬上方約20 cm處,各誘捕器間距50 m,每個誘捕器與田邊距離不少于5 m,每隔3 d統(tǒng)計誘捕到的成蟲數量并記錄,誘芯30 d更換1次。
1.4 數據分析
采用SPSS 18軟件,以鄧肯氏新復極差法(DMRT)對試驗數據進行顯著性測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灰茶尺蠖雄蟲誘集記錄及藥前幼蟲蟲口基數
根據2019—2021年灰茶尺蠖雄蟲誘集數據記錄繪制豫南茶園灰茶尺蠖成蟲發(fā)生動態(tài),如圖1所示。2019—2021年豫南灰茶尺蠖每年發(fā)生5~6代,發(fā)生趨勢大體一致,但不同年份具體始見期、終見期有差異,2019年、2020年、2021年首次誘集到雄蟲的日期分別為3月18日、3月12日、3月6日,2019年、2020年10月底均未誘集到成蟲,但2021年11月尚能誘集到大量雄蟲,2019年、2020年、2021年誘集雄蟲最大量發(fā)生日期分別為10月11日(34頭)、10月2日(32頭)、6月7日(103頭),因此相較于2019年、2020年,2021年灰茶尺蠖發(fā)生早、數量大、結束晚,為灰茶尺蠖重發(fā)生年份。
藥效試驗前1 d進行幼蟲數量調查,8月10日、9月6日調查顯示平均蟲口基數分別為33.77、80.09頭,3齡以內幼蟲占比分別為90.74%、32.55%。進行藥效試驗時間2021年8月11日、9月7日分別處于第四代、第五代發(fā)蛾期,田間蟲口基數調查結果顯示,該時間段內灰茶尺蠖幼蟲不斷孵化,且1~4齡幼蟲均有發(fā)現(xiàn),世代重疊嚴重。
2.2 氣象數據記錄
記錄2次噴施農藥后14 d內降雨量、溫度等部分氣象數據,如圖2、圖3所示。所有氣象數據均來自信陽市氣象局。8月11日浉河區(qū)噴施農藥時無明顯大風,24 h之內(藥后13 h)有明顯降雨,未進行農藥補噴。9月7日平橋區(qū)噴施農藥24 h內無降雨,噴藥時無明顯大風。
2.3 不同藥劑處理對灰茶尺蠖的防治效果
噴施農藥后3、7、14 d不同地塊各處理對灰茶尺蠖的防治效果見表2、表3。由表2可知,8月浉河區(qū)茶園噴施農藥后3、7、14 d,200 g/L四唑蟲酰胺懸浮劑90、120、150 mL/hm2處理的蟲口減退率、防治效果均優(yōu)于對照藥劑。浉河區(qū)茶園藥后3 d,噴施200 g/L四唑蟲酰胺懸浮劑90、120、150 mL/hm2 3個處理的蟲口減退率、校正防治效果均隨濃度增大而增大,四唑蟲酰胺懸浮劑120、150 mL/hm2 2個處理的蟲口減退率、校正防治效果均極顯著高于其他對照藥劑處理。藥后7 d,各處理蟲口減退率、校正防治效果均達到最大值,200 g/L四唑蟲酰胺懸浮劑90、120、150 mL/hm2 3個處理的校正防治效果隨濃度增大而增強,分別為94.81%、96.25%、97.71%,均顯著高于其他對照藥劑處理,200 g/L四唑蟲酰胺懸浮劑150 mL/hm2處理的校正防治效果極顯著高于其他對照藥劑處理,除25 g/L聯(lián)苯菊酯乳油校正防治效果為84.15%外,其余處理校正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噴施農藥后14 d,四唑蟲酰胺懸浮劑90、120、150 mL/hm2處理的校正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且均高于其他對照藥劑處理。30%唑蟲酰胺懸浮劑、240 g/L蟲螨腈懸浮劑、25 g/L聯(lián)苯菊酯乳油噴施農藥后14 d的校正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上。
由表3可知,9月平橋區(qū)茶園噴施農藥后3 d,200 g/L四唑蟲酰胺懸浮劑90、120、150 mL/hm2 3個處理校正防治效果優(yōu)于其他藥劑,且與其他處理之間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但均低于8月浉河區(qū)茶園試驗。噴施農藥后7 d,各處理校正防治效果均達到最大值,噴施200 g/L四唑蟲酰胺懸浮劑90、120、150 mL/hm2 3個處理蟲口減退率、校正防治效果隨濃度增大而增大,但只有噴施200 g/L四唑蟲酰胺懸浮劑120、150 mL/hm2 2個處理校正防治效果達90%以上,與其他處理之間差異達顯著水平;噴施農藥后14 d,四唑蟲酰胺懸浮劑150 mL/hm2田間校正防治效果為85.40%,明顯高于低劑量處理,與對照藥劑之間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而對照藥劑校正防治效果最高為60.23%,基本失去防治效果。
2.4 安全性分析
藥效試驗過程中對各處理區(qū)茶樹長勢進行調查,各藥劑處理區(qū)茶樹均生長正常,未見到對茶樹產生藥害。
3 討論
四唑蟲酰胺作為一種新型農藥,田間試驗結果表明,其對甘藍甜菜葉蛾[11]、柑橘潛葉蛾[12]、水稻二化螟[13]、棉田斜紋夜蛾[14]等害蟲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但目前對其在茶園害蟲防治方面的研究較為鮮見。在本研究中,使用90~150 mL/hm2四唑蟲酰胺防治豫南茶園主要害蟲灰茶尺蠖時均未發(fā)生藥害,且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與聯(lián)苯菊酯、蟲螨腈、唑蟲酰胺3種農藥相比,四唑蟲酰胺的防治效果、速效性、持久性均更優(yōu)。此外,8月噴施農藥后24 h內有明顯降雨,但四唑蟲酰胺最高校正防治效果仍達97.71%,說明其耐雨水沖刷效果較好。
本研究中聯(lián)苯菊酯藥后7 d最高校正防治效果為84.15%,唑蟲酰胺藥后7 d最高校正防治效果為90.65%,與喬利等[5]的研究結果大體一致,但蟲螨腈藥后7 d防治效果低于其研究,有可能是室內與田間試驗造成結果差異,也可能是由于近年來蟲螨腈使用量增加,造成灰茶尺蠖對其抗藥性增強。
8月和9月進行2次試驗,同種農藥相同濃度處理防治效果相比有明顯差別,各農藥8月防治效果均優(yōu)于9月,9月試驗防治效果最好的四唑蟲酰胺也明顯低于8月,對比其防治效果可知,9月使用四唑蟲酰胺懸浮劑150 mL/hm2與8月90 mL/hm2濃度處理7 d后防治效果相當,這可能主要是由于9月試驗田間蟲口基數大于8月,且3齡以內幼蟲占比少,因9月試驗灰茶尺蠖幼蟲蟲齡偏大,錯過最佳防治時期,導致了整體防治效果不佳,因此在生產中對灰茶尺蠖要遵循“及早防治”的原則,最好在幼蟲3齡內施藥,避免盲目增大用藥量現(xiàn)象。
灰茶尺蠖作為豫南茶區(qū)重要的害蟲之一,對豫南茶區(qū)茶葉生產造成較大危害,田間調查可知其世代重疊嚴重,且因其具有暴發(fā)性,給合實際防治帶來較大困難,當其暴發(fā)時,多使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近年來篩選出的蟲螨腈、唑蟲酰胺等高效低水溶性農藥經過推廣,有效降低了吡蟲啉、啶蟲脒等高水溶性農藥以及擬除蟲菊酯類藥物的使用[15,16],但農藥長期、單一使用易產生抗性,四唑蟲酰胺作為一種新型農藥,在本試驗中200 g/L四唑蟲酰胺在濃度為90~150 mL/hm2時對灰茶尺蠖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具有成為生產中防治灰茶尺蠖與其他農藥輪換使用的潛力藥劑。在本試驗中,噴施200 g/L四唑蟲酰胺90~150 mL/hm2后3、7 d的防治效果均隨濃度增大而增強,但因本試驗濃度僅設置了3個梯度,最佳防治濃度還需進一步試驗研究。
4 小結
與2019年、2020年對比,2021年豫南茶園灰茶尺蠖發(fā)生早、數量大、結束晚,為灰茶尺蠖重發(fā)生年份。2次田間藥效試驗結果表明,四唑蟲酰胺對茶園灰茶尺蠖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00 g/L四唑蟲酰胺懸浮劑田間最佳防治效果分別為97.71%、94.36%,四唑蟲酰胺防治效果速效性、持效性均優(yōu)于對照藥劑蟲螨腈、聯(lián)苯菊酯、唑蟲酰胺,可作為田間防治灰茶尺蠖的新型農藥。此外,試驗結果顯示,蟲齡大于3齡后各農藥防治效果均受到較大影響,田間防治灰茶尺蠖幼蟲蟲齡應控制在3齡內采取防治措施。
參考文獻:
[1] 趙豐華,任紅樓,蔣雙豐.豫南茶園尺蠖類害蟲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J].中國園藝文摘,2010,26(11):186-187.
[2] 張曉陽,王義信,易 健,等.4種藥劑防治茶園尺蛾科害蟲的藥效評價[J].生物災害科學, 2021,44(3):327-331.
[3] 徐德良,田曉蘭,吳培中.江蘇茶尺蠖抗藥性評估及治理對策[J].茶業(yè)通報,2006,28(1):15-16.
[4] 周鐵鋒,黃海濤.浙西北茶區(qū)茶尺蠖對聯(lián)苯菊酯等藥劑抗藥性初步測定[J].茶葉,2015,41(4): 204-206.
[5] 喬 利,洪 楓,張 權,等.信陽市茶園灰茶尺蠖的抗藥性研究[J].種業(yè)導刊,2018(8):12-14.
[6] 羅宗秀,蘇 亮,陳宗懋.茶園農藥須注意更新?lián)Q代[J].中國茶葉,2018,40(3):36-38.
[7] 李良德,王定鋒,吳光遠,等.福建省3個地區(qū)茶小綠葉蟬對5種常用農藥的抗藥性比較[J]. 茶葉學報,2020,61(3):133-137.
[8] FISCHER R,F(xiàn)UNKE C,GESING E R,et al. Tetrazole substituted anthranilic acid amides as pesticides[P].Canada:20092747035. 2017-01-24.
[9] 盛祝波,汪 杰,裴鴻艷,等.新型殺蟲劑四唑蟲酰胺[J].農藥,2021,60(1):52-56,60.
[10] GB/T 17980.55—2004,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二) 第55部分:殺蟲劑防治茶樹茶尺蠖、茶毛蟲[S].
[11] 姜 策,孟 威,王興亞,等.3種雙酰胺類殺蟲劑防治甘藍甜菜夜蛾的防效評價[J].農藥,2021,60(1):61-62.
[12] 池艷艷,林少源,陳炳旭,等.四唑蟲酰胺對柑桔潛葉蛾的田間防效評價[J].中國南方果樹,2021,50(2):23-25.
[13] 李 衛(wèi),張 月,賈浩然,等.18%四唑蟲酰胺懸浮劑對水稻二化螟的田間防效[J].農藥,2019,58(3):221-222.
[14] 徐麗娜,吳晨源,胡 飛,等.四唑蟲酰胺對棉田斜紋夜蛾的防治效果[J].新疆農業(yè)科學,2020,57(6):1090-1094.
[15] 蔡曉明,羅宗秀,邊 磊,等.茶園綠色防控“十三五”進展及“十四五”發(fā)展方向[J].中國茶葉,2021,43(9):66-73,76.
[16] 王 曉,梁少茹.信陽茶葉農藥殘留檢測及其風險評估[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1,12(10):4195-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