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原
【摘要】面對“兩個大局”深層聯動,亟待建設一支強大的軍隊作為戰(zhàn)略支撐。如期實現建軍百年奮斗目標,需要發(fā)揮政治工作對強軍興軍生命線作用。圍繞發(fā)揮政治工作對強軍興軍生命線作用應著力解決的問題,本文從發(fā)揮“生命線”作用必須以堅定“生命線”政治定力為基礎、必須瞄準“服務保證”求實效、必須從“適當”地位出發(fā)三個方面提出了建議,以期“生命線”煥發(fā)活力,提升政治工作對備戰(zhàn)打仗的貢獻率。
【關鍵詞】生命線∣服務保證∣戰(zhàn)斗力
習主席指出:“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看家本領,是我軍的最大特色、最大優(yōu)勢,是我軍同一切其他性質軍隊的最大區(qū)別,也是我軍保持人民軍隊性質、宗旨、本色的重要保障。”[1]歷史經驗表明,政治工作出正確政治方向,出強大精神動力,出組織凝聚力,是確保我軍靠得住、擊不垮、打得贏的生命線。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全局和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是新時代的迫切要求,強軍興軍必須更加充分發(fā)揮“生命線”作用。發(fā)揮生命線作用,最關鍵的是要回歸“生命線”之“本真”。只有遵循“生命線”的內在要求,從“生命線”的內在要求出發(fā)發(fā)揮“生命線”作用,才能達成“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tǒng)一,“生命線”才能煥發(fā)活力,倍增戰(zhàn)斗力。
一、“生命線”既是形象表述,更是科學論斷、科學規(guī)范。發(fā)揮“生命線”作用必須以堅定“生命線”政治定力為基礎
從句法上講,“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是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是指軍隊政治工作就像人體上的血脈、神經一樣,上連著“大腦”---中央軍委,下連著每個“細胞”---我軍各個基層單位和每項具體工作,對我軍生存和發(fā)展是源,是本,是動力,有之則存,無之則亡。但從理論和實踐上看,則是一個科學論斷。它符合物質決定精神、精神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的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也是被反復證明了的歷史經驗的總結。所以,“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一直作為一個科學規(guī)定寫在我軍政治工作法規(guī)中?!吧€”的科學性和規(guī)定性就要求我們,在強軍興軍實踐中發(fā)揮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必須以堅定“生命線”政治定力為基礎。
一要對政治工作制度高度自信。自信,才能自覺,才能主動,才能踐行。由于歷史上各種原因,政治工作威信確實有弱化的現象,政治工作戰(zhàn)斗力不像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那么明顯了,進而有人懷疑政治工作制度。事實上,出現這些問題絕非政治工作本身的問題,恰恰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把政治工作制度真正落實處。在我軍歷史上,有幾個現象耐人尋味:共產黨領導創(chuàng)建的成建制的部隊從來沒有一支被策反、被拉走,野心家的陰謀沒有一人得逞;部隊打散了還會自己回來;國民黨的士兵被俘后參加了解放軍后不僅不跑了,還成了我軍的戰(zhàn)斗英雄;共產黨不怕自己的士兵開小差。紅軍長征從瑞金出發(fā)時 8.6萬人,到達陜北時僅剩 6500人,平均每行進1公里就有3至4名戰(zhàn)士壯烈犧牲。當時,紅軍里講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跟著走”。之所以如此,最根本的是有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一系列制度。所以,我們絕不能妄自菲薄,必須堅定我軍政治工作自信。
二要對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深信不疑?!吧钚拧辈拍芫次罚拍苷嫒グl(fā)揮生命線作用,而不是假發(fā)揮,是一心一意發(fā)揮,而不是三心二意發(fā)揮。但是,現在有的同志感到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毫無疑問。但是,信息化戰(zhàn)爭條件下,信息化武器裝備對戰(zhàn)爭勝負影響越來越大;在全媒體時代的輿論環(huán)境下,反動的、錯誤的、消極的、腐朽的信息狂轟濫炸,對官兵的思想影響越來越大,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挑戰(zhàn)越來越大。那么,政治工作還是不是我軍的“生命線”?這些懷疑和動搖將直接影響開展政治工作的認真度、投入度,必須從根本上克服和糾正。要看到,實現黨的建軍百年奮斗目標,不僅要依賴政治工作的生命線作用,而且要求更高了,保證力度應該更大了。沒有政治工作一整套制度的有效落實,就不可能確保軍隊始終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之下;沒有強有力的政治工作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就不可能確保軍隊能打勝仗、有效履行使命任務;沒有強有力的政治工作提供堅強保證,就不可能始終保持人民軍隊的本色和作風。
三要對具體政治工作指示要求要高度認同。對具體政治工作指示要求的高度認同,就是對黨的意志主張、對黨對政治工作領導的認同。黨對政治工作的領導、黨的意志主張最終要落實到具體政治工作上,落實到對完成具體工作指示要求上。因此,黨中央、中央軍委要求開展的政治工作,要毫不遲疑地開展;黨中央、中央軍委決定禁止的事項,要毫不猶豫地禁止。也只有這樣,政治工作“生命線”才能暢通無阻。
二、“生命線”既體現為“服務保證”,又依賴于“服務保證”,以“服務保證”為標準。發(fā)揮“生命線”作用必須瞄準“服務保證”求實效
“生命線”任何時候都不能離開生命體,更不能取代生命體而獨立存在,其價值通過對生命體發(fā)揮作用而存在、而展現。我們說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同樣離不開官兵,離不開具體的工作實踐,要通過對他們發(fā)生作用而體現價值,這就要求發(fā)揮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必須瞄準“服務保證”求實效。
一是“服務保證”意識要強。“生命線”是一個復合概念,包含著引導、服務、保證三層意思,要明確強調政治工作“服務保證”作用,絕不是降低政治工作地位,更不是對“生命線”論斷的否定,而恰恰科學地揭示了政治工作的準確定位,更具體地反映了政治工作的存在價值,道出了政治工作在軍隊建設中無可替代的地位作用。因為政治工作的“服務保證”作用,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服務保證”,也不是物質性的“服務保證”。它表現為對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根本制度的服務保證,對堅持人民軍隊性質和正確發(fā)展方向的服務保證,表現為提供精神動力的服務保證。要明確“服務保證”不能等,不能靠,要主動把政治工作滲透到戰(zhàn)備工作、軍事訓練、日常管理等全面建設中去,切實發(fā)揮“助推器”的作用。具體講,就是要緊緊圍繞練兵備戰(zhàn)這個“中心”發(fā)力,把政治工作深度融合滲透于以練兵備戰(zhàn)為中心的各項工作中,不游離,不“兩張皮”。
二是“服務保證”方向和著力點要準。政治工作威力再大,但如果方向和作用點錯了,也難以有所作為。當前,“服務保證”的方向和著力點必須定位在:第一,抓住鑄牢軍魂這個根本。歷史經驗證明,軍隊的政治生命始終是第一位的,如果一支軍隊不知道聽誰指揮、為誰而戰(zhàn),就如同一個人失去靈魂,成為行尸走肉一樣。因此,習主席提出的強軍目標第一條是聽黨指揮;軍隊好干部的五條標準第一條是對黨忠誠;我軍政治工作五個著力抓好,第一位的也是軍魂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鑄牢黨對軍隊絕對領導軍魂作為服務保證的核心任務,各級黨委要把落實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制度作為第一位責任,把黨領導軍隊一系列制度貫徹到部隊建設各領域和完成任務全過程。第二,抓住戰(zhàn)斗力唯一標準。通過強有力的政治工作把它貫徹到軍隊建設全部實踐,為戰(zhàn)斗力“提供精神動力”。習主席指出:“軍隊首先是個戰(zhàn)斗隊,是為打仗而存在的。雖然我軍在不同時期擔負的具體任務不同,但作為戰(zhàn)斗隊的根本職能始終沒有改變。軍隊建設必須把提高戰(zhàn)斗力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向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聚焦?!盵2]所以,確立戰(zhàn)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是政治工作使命職責和根本價值所在,只有真正立起這個標準,政治工作才能回歸本元、彰顯價值。當前,政治工作要自覺去破除與隨時準備打仗要求不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努力形成有利于提高戰(zhàn)斗力的輿論導向、工作導向、用人導向、政策導向。第三,抓住作風建設這個重點。作風優(yōu)良,一直都是我軍贏得人民群眾支持的“資格證”,從來都是我軍立于不敗之地的“傳家寶”。優(yōu)良的作風離不開堅定的理想信念支撐,政治工作必須向作風建設用真勁,使實勁,堅持抓經常、抓長久。
三是“服務保證”作風要實。一支隊伍,政治素質高低、軍事素質強弱,要看它呈現出什么狀態(tài),也就是作風。習主席在中央軍委基層建設會議上就鮮明指出:“要鍛造法紀嚴、風氣正的過硬基層,以嚴明的法治和紀律凝聚鐵的意志、錘煉鐵的作風、鍛造鐵的隊伍?!盵3]過硬作風是搞好政治工作的核心關鍵。圍繞“服務保證”做文章,瞄準“服務保證”求實效,來不得一點虛的、假的,必須要防止和克服一切背離“服務保證”的形式主義,確實把“服務保證”的勁使足、功夫下到家,不做虛功,更不要做無用功。
三、“生命線”既不能抬高,也不能降低。發(fā)揮“生命線”作用必須從“適當”地位出發(fā)
我軍政治工作“生命線”地位作用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生命線”并不代表著政治工作可以任意“拔高”和“降低”,而必須是“適當”的。實踐表明,生命線無論是“抬高”還是“降低”,雖是表現形式不同,但都是對政治工作“生命線”地位作用的曲解和篡改,都對我軍建設和發(fā)展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這就要求,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發(fā)揮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都必須堅持“適當”地位。適當“地位”,就是緊緊扭住“生命線”這條紅線不偏離。在具體工作中,尤其要在幾個關系中擺好位。
一是在保證實現黨對軍隊絕對領導上是“決定性地位”。這種地位,是由政治工作的本質及其在黨的領導中所起的作用所決定的。當前,軍隊政治工作就是要在保證黨對軍隊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上發(fā)揮決定性的作用。
二是在保證各項任務完成的過程中是“領先的地位”。政治工作雖然與軍事工作、保障工作等在業(yè)務工作關系上是“貫穿、滲透的地位”,在與軍事工作系統(tǒng)、保障工作系統(tǒng)關系上是“平行地位”,但是,在保證各項任務完成的過程中則是“領先的地位”。當然,這個“領先地位”不是哲學上所講的物質與精神誰先誰后的問題,而是講政治工作在結合各項工作一道去做的過程中,要先走一步,做在前面,就是我們平時所講的“思想領先”。
總之,發(fā)揮政治工作對強軍興軍的生命線作用是時代呼喚,是使命要求,更是職責所系。只要把政治工作做實、做細、做到官兵心里,政治工作就一定有威信,政治工作“生命力”就一定能大放異彩,建軍百年奮斗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參考文獻
[1]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習近平論強軍興軍[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7;108.
[2]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習近平論強軍興軍[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7;20.
[3]習近平:《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強化改革創(chuàng)新推動我軍基層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解放軍報》,2019年11月11 日.
(作者單位: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南京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