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帥
(1.中煤科工集團 沈陽研究院有限公司,遼寧 撫順 113122;2.煤礦安全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遼寧 撫順 113122)
近年來,我國煤礦安全生產取得了巨大成就。2018年,我國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為0.093,首次降到0.1以下;2020年,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為0.058;自2016年以來,煤礦安全生產持續(xù)穩(wěn)定性好,其中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在安全生產管理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1-3]。風險預控管理體系是一套總結我國煤礦安全管理先進經驗、引進國內外先進安全理念和技術。經過5年多研究和實踐檢驗發(fā)展起來的煤礦安全管理的新方法[4]。強調以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為基礎,以風險預控為核心,以不安全行為管控為重點,通過制定針對性的管控標準和措施,達到“人、機、環(huán)、管”的最佳匹配,從而實現安全救援[5]。
本文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的基礎上,探究了礦山救護隊風險預控管理體系運行過程,明確了礦山救護隊安全管理的對象和重點,通過保障機制,促進安全責任制的落實和風險管控標準與措施的執(zhí)行;實現礦山救援有效、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建立一套以風險預控為核心,內容涵蓋日常訓練、應急管理全過程的應急救援風險預控管理體系。
風險預控管理以風險預控為核心,以PDCA管理為模式(PDCA循環(huán)運行模式圖如圖1所示),體現了全員參與、持續(xù)改進的特點,要求在訓練、救援過程中做到人員無失誤、設備無故障、系統(tǒng)無缺陷、管理無漏洞,切斷事故發(fā)生的因果鏈,達到人員、機器設備、環(huán)境、管理的風險預控。通過風險預警,使危險源始終處于受控狀態(tài),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機制,促進礦山救援的本質安全,是我國礦山救護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保障[6-8]。
圖1 風險預控管理體系PDCA循環(huán)運行模式圖
礦山救護隊是指專門從事處理礦井火災、煤塵、瓦斯、頂板等災害事故的軍事化專業(yè)隊伍,其主要危險來源于處理礦山突發(fā)事故和救援傷亡人員時發(fā)生的次生災害和自身傷亡事故,傳統(tǒng)的事故救援過程也無法適應新時期的搶險救援工作,因此需要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體系,從源頭上消除事故隱患,保障企業(yè)的安全生產。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順利完成各類搶險救災任務,礦山救護隊應始終把安全管理工作作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和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包括:風險預控管理、保障管理、員工不安全行為管理、工作環(huán)境安全要素管理、綜合管理等,使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實施。風險預控管理體系是通過多種分析方法,發(fā)現救災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導致事故發(fā)生的不安全因素,通過制定針對性措施控制次生災害的發(fā)生,將救援過程中的風險最小化,從而實現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9]。
危險源是礦山系統(tǒng)可能威脅救護隊指戰(zhàn)員生命安全或導致事故救援工作無法順利開展的不安全行為或狀態(tài),其存在于事故搶險救援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對于救災過程中危險源的辨識是礦山救護隊風險預控管理的首要內容[10-12]。礦山發(fā)生事故后危險源的辨識要求針對不同事故地點、不同災害的特點,做好危險源的分類,根據不同類別危險源的特點,綜合運用人力、機械設備和環(huán)境支持等方法,對危險源進行檢測,并及時做記錄與匯總分析。制定相應的管理策略和控制措施,制定隊員準入及上崗培訓考核機制,制定人員激勵與獎懲機制、制定人員不安全行為校正制度等,最終達到隊員自主管理的目的,切實解決救護大隊安全管理的根本問題,可以有效提高隊員的風險意識和自主防范能力。借鑒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經驗,在礦山救護隊伍中建立本質安全管理體系,實行軍事化管理,推行“手指口述”操作法、“五勤”和“6S”管理工作方法,最大程度地避免在應急救援過程中次生災害的發(fā)生和救援人員的自身傷亡,實現科學救災、安全救災。風險預控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風險預控流程圖
為實現風險預控管理,礦山救護隊應首先對事故救援過程和演習訓練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辨識和評估。辨識出各類風險后,制定有效的預控措施,并對隊員進行反復教育和培訓。同時為救護隊員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作業(yè)程序,對風險應對措施進行監(jiān)督和評估,保證風險應對措施的有效實施,有效預防違章指揮和違章施救,提高自保和互保意識和能力。其次,在采取風險應對措施實施之前,需要進行系統(tǒng)的評審,對于沒有通過評審的風險應對措施需及時進行修改完善。最后,對通過實踐檢驗行之有效的風險應對措施進行總結和保留,并將其救援措施中的作業(yè)程序進行標準化,作為后續(xù)礦山救護隊應對風險的有效經驗[13-15]。
在礦山救護隊事故致因方面,導致事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為因素,只有提高指戰(zhàn)員的風險意識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才能從根本上預防應急救援事故的發(fā)生。通過危險源辨識,明確管理對象;通過風險評估,明確管理重點;通過危險源監(jiān)測和預警,明確管理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通過管理標準和措施,明確管理的依據和途徑;通過安全文化的引領,有效地促使指戰(zhàn)員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能安全”轉變,力爭做到人員無失誤、設備無故障、環(huán)境無隱患、管理無漏洞。
礦山救護隊在日常的救援管理工作中應重視有針對性地實戰(zhàn)模擬演習,針對轄區(qū)各礦井的實際情況,編制相應的應急演練方案,并認真付諸實施,積極開展演練的評估和總結工作。堅持每年開展救護技術大比武活動,要求全員參加比武訓練,選拔優(yōu)秀人員參加省級、國家級技術比武,比武科目貼近實戰(zhàn)救災,有的科目可以直接在井下工作面現場操作,同時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工作,杜絕各種習慣性操作不規(guī)范和不安全行為,確保正規(guī)作業(yè);堅持“缺什么、補什么,用什么、學什么,干什么、考什么”的總體要求,制定“走出去、請進來、派出去”的培訓戰(zhàn)略,有計劃地派送大、中隊指戰(zhàn)員參加國家救援指揮中心組織的安全培訓和復訓。
救援裝備的日常管理及事故救援中的救援設備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近年來,各礦山救護隊高度重視救援裝備的投入和建設,如何安全高效地管理和使用好這些裝備也成為了新的研究課題,為了能夠確保救援設備的穩(wěn)定,不發(fā)生機電及機械事故,及時發(fā)現和消除救援裝備的危險源,并使其能在救援實戰(zhàn)中發(fā)揮最大作用,需要我們不斷地開展救援裝備演練,通過演練制定相適應的預控措施,以滿足設備操作“快速、熟練、可靠”的要求。
礦山救護隊安全管理人的不安全行為包括:人的不安全行為產生機理分析合理性,人的不安全行為控制管理手段科學有效性等指標[16-17]。救護隊建立并保持人員不安全行為的控制程序,對人員不安全行為進行識別和梳理,并制定各崗位人員的崗位規(guī)范和控制措施以及安全管理制度,明確人員準入條件,包括身體條件、專業(yè)技能、文化水平等,以實現人員準入、培訓、監(jiān)督全過程的流程管理。在危險源辨識的基礎上,總結分析不安全行為的發(fā)生規(guī)律,全面、具體、有針對性地為不安全行為控制提供依據,從而杜絕一切不安全行為的發(fā)生[18]。
1) 該管理體系對煤礦應急救援提供了一套可靠的辦法,對煤礦應急救援中存在的危險源進行辨識,對不同的危險源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保證科學、安全救災。
2) 持續(xù)開展預防性安全檢查,深入井下熟悉巷道情況,使每一名指戰(zhàn)員了解救援環(huán)境,適應作業(yè)空間,辨認可能遇到的危險,明確自己的工作任務,掌握災害處置方法,提高搶險救援工作效率。
3) 注重應急救援中的過程控制,實現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管理,通過加強應急救援中的安全管控,杜絕人的不安全行為,降低搶險救援工作的風險。
4) 簡便實用,易于掌握。對于應急救援過程中客觀存在的危險源,只要救護隊能夠對危險源進行辨識,并按照標準執(zhí)行相應的措施,就能排除環(huán)境的不安全因素,進而保證救援工作的安全實施。
5) 具有普遍適用性。這套管理體系是針對煤礦應急救援過程中的特點總結而來的,對不同類型、條件及規(guī)模的礦井均有借鑒意義。
1) 風險預控管理體系以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為基礎,以風險預控為核心,以不安全行為管控為重點,通過制定針對性的管控標準和措施,達到“人、機、環(huán)、管”的最佳匹配,從而實現安全救援,其核心是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
2) 應急救援風險預控管理體系為煤礦應急救援提供了一套可靠的方法,內容涵蓋了日常訓練、裝備管理以及嚴控人的不安全行為,通過對救護隊的培訓和訓練,實現安全救援。
3) 應急救援風險預控管理體系針對煤礦應急救援過程中的特點總結而來,具有普遍適用性,對其他礦井及礦山救護隊具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