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下室工程作為大型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質量及防水效果直接關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和功能。以大型商業(yè)建筑地下室工程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地下室施工的主要技術措施及防水控制方法。通過對施工流程、材料選擇、防水技術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優(yōu)化措施,以期為地下室工程施工提供指導。
關鍵詞:地下室工程;商業(yè)中心;施工技術;防水措施
中圖分類號:TU761.1.1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6-6903(2024)12-0037-03
0 引言
地下室通常處于地下水位線以下,受到復雜地質條件和地下水滲透的影響,施工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zhàn)。如若地下室工程防水措施不當會導致地下水滲漏,引發(fā)墻體開裂、鋼筋銹蝕、混凝土剝落等問題,嚴重時甚至會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地下室的施工質量和防水性能對于商業(yè)中心的整體使用至關重要。目前,國內外學者對地下室工程的施工技術和防水控制進行了廣泛研究,從地基處理、基坑支護、結構施工等方面的技術入手,不斷改進和優(yōu)化,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藝也取得了顯著進展。例如,防水混凝土、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等新型防水材料的應用,有效提高了地下室的防水性能。隨著建筑規(guī)模和復雜程度的增加,地下室工程仍面臨著許多技術難題和挑戰(zhàn)[1],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1 工程概況
沃華中心廣場項目共12棟住宅,包括1、2、3、5、6、7、8、9、10、11、12、13棟住宅樓及地下室;6棟商業(yè)樓包括商業(yè)樓SY1、商業(yè)樓SY2、商業(yè)樓SY3、商業(yè)樓SY5、商業(yè)樓SY6、商業(yè)樓SY9;1棟幼兒園及垃圾收集點、公共廁所。住宅樓建筑類別為一類高層居住建筑,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建筑抗震設防烈度6度。結構類型均為框架-剪力結構,總建筑面積為149 854.9㎡。
地下室主體結構側墻和室外部分的頂板,采用抗?jié)B自防混凝土(抗?jié)B等級P8),并在迎水面加做2 mm厚復合雙面自粘橡膠卷材柔性防水層+1.5 mm厚TPO耐根穿刺防水卷材。地下部分砌筑墻體均為180 mm厚,地下部分砌筑砂漿強度MU10.0。地上部分外墻砌筑墻體厚180 mm,砌筑砂漿強度MU10.0。內墻砌筑墻體分別為120 mm、180 mm厚,砌筑砂漿強度MU10.0,均采用燒結頁巖多孔磚,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等級B級。屋面防水為2道1.2 mm厚氯化聚乙烯橡膠共混防水涂料+1.5 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復合防水層[2]。
2 地下室工程施工技術
2.1 地基處理技術
地基處理的目的為了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和穩(wěn)定性,確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在該項目的地下室工程中,由于地下室通常位于地下水位線以下,地基處理面臨復雜的地質條件和地下水環(huán)境,地基處理技術考慮運用換填法、夯實法、化學加固法。
對于本次施工中的黏性土質,結合其他地基處理方法使用,應用化學加固法。通過在地基土中注入化學藥劑,進行土體固結和硬化,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和穩(wěn)定性。使用的化學藥劑有水泥漿、硅酸鈉、聚氨酯等,根據(jù)地基處理范圍和深度,布置注漿鉆孔。通常按梅花形或方格形布置,選擇合適的注漿設備和管路,確保注漿過程中壓力和流量的穩(wěn)定。根據(jù)地基土質和加固要求,配制適宜的化學藥劑溶液,通過注漿管將化學藥劑注入地基土中,控制注漿速度和壓力,確保藥劑均勻滲透。注漿完成后,進行養(yǎng)護管理,確保地基土體固結和硬化達到設計要求。
2.2 樁承臺基礎工程施工
在土方開挖完成之后,澆筑墊層混凝土,進行樓板梁砌筑,同時回填土壓實,澆筑混凝土墊層。據(jù)設計圖紙,在現(xiàn)場標出樁的位置,確保位置準確無誤,使用打樁設備(如旋挖鉆機、沖擊鉆機等)在預定樁位處成孔。成孔過程中要注意控制孔徑和深度,并及時清理孔內泥漿和雜物。成孔后按設計要求放置鋼筋籠,并進行混凝土灌注。灌注時要連續(xù)進行,避免產(chǎn)生冷縫。
據(jù)設計圖紙開挖承臺基坑,開挖過程中注意基坑邊坡穩(wěn)定和防止基坑底部積水,在基坑底部鋪設混凝土墊層,保證承臺基礎的穩(wěn)定性和均勻受力。按設計要求進行承臺鋼筋綁扎,并支設承臺模板。鋼筋綁扎時要注意保護層厚度,模板支設要牢固,確?;炷脸尚唾|量。分層、均勻地澆筑混凝土,并進行充分振搗,確?;炷撩軐崯o氣泡。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進行適當養(yǎng)護,保持混凝土濕潤,以保證其強度和耐久性。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進行模板拆除。拆模時要注意保護混凝土表面,避免損傷。對樁承臺基礎進行全面質量檢查[3],確保符合設計和施工規(guī)范要求,檢查項目包括尺寸偏差、混凝土強度、鋼筋保護層厚度等。
2.3 底板施工
在基坑底部鋪設墊層,使用素混凝土或碎石。確保基礎平整,防止底板混凝土直接接觸地基土,提高地基承載力。在底板的土石方開挖至底板底部時,為避免地下水的長時間滲透,應砌筑明溝。其中磚砌截面240 mm×240 mm,四周各設一集水井,磚砌截面600 mm×600 mm×800 mm(高)。引集地表水、降水及連續(xù)墻滲水,用水泵抽排到基坑外。底板雙層鋼筋一次綁扎完畢,雙層鋼筋網(wǎng)之間加Ф25:1 000 mm×1 000 mm凳子筋固定其位置,在底板鋼筋安裝過程中,必須及時插入防雷施工及水電預埋工作。
底板分為6個施工段進行施工操作,首先是后澆帶留置操作處理,將有調整沉降要求的后澆帶兩側結構澆筑后封閉處理,后澆帶的梁柱和地下室底板與主墻體的主筋鏈接。確定大體積混凝土的配合比,盡可能減少混凝土裂縫生成,其中承臺底板位置的混凝土料運用525硅酸鹽水泥和粉煤灰進行摻和,外加緩蝕劑和減水劑,使用2 cm的碎石子進行混合,控制20 cm的坍落度,混凝土初凝時間控制在12 h左右。現(xiàn)場設置液壓活塞泵機,其中混凝土輸送管道為管徑125鋼管,保證路線更短,街頭更密?;炷帘盟瓦^程應密切注意液壓表的工作狀態(tài),如果出現(xiàn)堵塞則反轉運行,清理泵機位置堵塞的混凝土,清理完畢后,重新泵送。
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采用斜面分層的方式,自由流淌澆筑,混凝土澆筑的方向為輸送管拆管方向,混凝土連續(xù)開展,間歇性澆筑,控制好澆筑時間,在前混凝土凝結澆筑完成之前,確保后側混凝土澆筑完成。大體積混凝土的砂漿層較為厚實,混凝土初凝后應該磨平兩次,及時收水裂縫,防止變形。
2.4 墻柱施工
施工前需詳細審查設計圖紙和施工方案,確保所有細節(jié)清晰無誤,包括墻和柱的尺寸、鋼筋配置、混凝土標號等,對施工現(xiàn)場進行勘察和清理,確保地基穩(wěn)固、無雜物和積水,標記出墻和柱的位置,根據(jù)設計要求準備模板和支撐系統(tǒng),確保模板強度和剛度足以承受混凝土的壓力,避免漏漿和變形。
根據(jù)設計圖紙進行鋼筋的下料和加工,包括剪切、彎曲等工序,按照圖紙要求進行鋼筋的綁扎和安裝,確保鋼筋間距、保護層厚度符合規(guī)范,并安裝必要的支撐件以固定鋼筋位置。由專業(yè)人員進行鋼筋綁扎質量的檢查[4],確保鋼筋連接牢固、位置正確。
安裝好施工模板,嚴格根據(jù)圖紙要求拼裝固定,注意模板的垂直和水平度。按照規(guī)定順序和方法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分層進行,每層厚度一般不超過30 cm,并使用振搗器進行振搗,確保混凝土密實、無蜂窩。澆筑完畢后進行混凝土表面覆蓋和保濕養(yǎng)護,防止快速失水引起的裂縫。根據(jù)混凝土強度增長情況確定拆模時間,墻體需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方可拆模,柱體需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對拆模后的墻和柱進行全面檢查,檢查項目包括尺寸偏差、表面質量、垂直度、水平度等,確保施工質量達到規(guī)范要求。地下室施工梁柱截面圖如圖1所示。
3 地下室防水控制措施
3.1 防水材料的選擇
防水材料的選擇是地下室防水工程的關鍵。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防水劑,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和抗?jié)B性,防水卷材包括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熱塑性聚烯烴(TPO)防水卷材等,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施工便捷性。本工程地下室防水主要采用2 mm厚復合雙面自粘橡膠卷材柔性防水層。
3.2 防水施工工藝
基層清理是清理基層表面的雜物、灰塵和油污,確保表面干凈、干燥、平整,修補基層上的孔洞、裂縫和不平整處,使其達到防水施工的要求。如果基層含水率過高,需要采取措施進行干燥處理??梢允褂蒙皾{將基層表面凸處鏟平,凹處使用聚合物砂漿填平操作。檢查空鼓、開裂等缺陷,對于沾有灰塵和油污的區(qū)域應及時清除處理?;鶎犹幚硗瓿珊?,需要在基層表面涂刷底漆。底漆的作用是增強防水層與基層之間的粘結力,防止防水層脫落,底漆應均勻涂刷,不得漏涂或堆積,干燥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防水卷材施工要按設計要求裁剪防水卷材,將卷材平鋪在基層上,從一端開始滾鋪,用專用滾筒或刷子將卷材壓實,并排出卷材下面的空氣,每層卷材應有搭接,搭接寬度一般為100 mm左右。用熱風槍或專業(yè)膠粘劑對搭接部位進行密封處理,使用防水涂料均勻涂刷在基層表面。涂刷時應按照橫豎交錯的方式進行,確保防水層厚度均勻、無漏刷。通常需涂刷兩道或多道,每道涂刷之間需待前一道完全干燥后進行。在施工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地下室的細部節(jié)點,如陰陽角、管道根部、施工縫等[5]。這些部位容易發(fā)生滲漏,需加強處理,一般可采用附加層、加強層或專用密封材料進行處理,確保防水性能。
防水層施工完成并驗收合格后,需要在防水層上鋪設保護層,以防止后續(xù)施工過程對防水層造成破壞。可以使用水泥砂漿保護層、聚苯板保護層等,具體選擇應根據(jù)設計要求和現(xiàn)場情況確定。地下室防水做法圖如圖2所示。
3.3 防水質量控制
防水質量控制貫穿于地下室施工的全過程,防水材料進場前應進行檢驗,以確保材料符合設計要求和規(guī)范標準。防水施工各工序完成后應進行檢查,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要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整改,防水層施工完成后,應進行滲漏試驗和抗?jié)B性能檢測[6],確保防水效果達到設計要求,地下室投入使用后,應定期檢查防水層的完好性,及時修復損壞部位,確保防水效果長期穩(wěn)定。
4 結束語
本文圍繞商業(yè)中心地下室工程的施工技術和防水控制措施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和分析,包括地基處理技術、基坑支護技術、結構施工技術、防水材料選擇、防水施工工藝及防水質量控制等方面。通過分析文獻、工程案例分析等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和防水控制措施,助于提高商業(yè)中心地下室工程的施工質量和防水性能。
參考文獻
[1] 李紅玲.高層建筑地下室工程防水施工技術[J].大眾標準化,2023(5):67-69.
[2] 王明偉.高層房建工程地下室混凝土結構防水防滲施工技術[J].工程機械與維修,2024(5):37-39.
[3]李云卿.高層建筑地下室混凝土接縫防水施工技術研究[J].工程機械與維修,2024(4):121-123.
[4] 馬樂.房建工程中地下室防水施工技術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4(6):170-172.
[5] 馮慈云.地下室外墻防水卷材接頭脫落的難點優(yōu)化[J].城市建筑,2024,21(6):201-204.
[6] 段文文,王華磊.高層建筑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9(2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