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楊路路
蛤蘭(Conchidium pusillum) 為附生草本,生于海拔600~1500 米陰濕的巖石或樹干上。植株矮小,高僅2~3 厘米,遠(yuǎn)處觀看狀似苔鮮,常成片或片狀附于巖石表面,也常與苔蘚混生。
根狀莖細(xì)長,表面灰白色,每隔2~5 厘米著生一對假鱗莖,假鱗莖極小,近半球形,直徑約3~5 毫米,可貯存大量水分,以度過干旱季節(jié)。
①蛤蘭的生境
假鱗莖上一般頂2 小葉,有時3 個,從對生的假鱗莖之間長出,葉小,倒卵狀披針形、倒卵形或近橢圓形,葉片鮮綠色,長7~10 毫米,寬2~4 毫米,先端收狹而成芒狀,有5 條主脈,具關(guān)節(jié)。
花序從葉內(nèi)側(cè)發(fā)出,花梗纖細(xì),較短,長僅1.5 厘米,具1~2 朵花,花黃綠色,花苞片較大,卵形,中萼片卵形,先端漸尖,側(cè)萼片三角形,先端漸尖,唇盤上具2 條線紋,延伸至近中部。
花期10-11 月。
產(chǎn)福建、香港、廣西、云南、廣東、海南及西藏。印度東北部、緬甸、越南和泰國也有分布。
③營養(yǎng)生長時間的蛤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