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滌
“吹吹腔”又名吹腔,俗稱“嗩吶戲”,是中國少數民族白族傳統(tǒng)的戲劇,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流傳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龍縣。據老藝人回憶,吹吹腔能數出的劇目達三百余本。白族戲劇家楊明1961年著文指出,源起于“弋陽腔”中的“羅羅腔”,隨明初屯墾軍民帶來,并在大理地區(qū)生根開花得到發(fā)揚。
作為一種古老的白族民間劇種,吹吹腔有古裝戲和現代戲之分,行當分工非常細致,生旦凈丑齊全,講究手、眼、身、法、步,有完整的表演程式和身段譜,步法與嗩吶旋律相適應,舞蹈性強。吹吹腔以唱、吹為主,吹又以嗩吶為主要器樂吹奏過門,故又稱“嗩吶戲”。四句為一段,唱詞格式為“三七一五”,即前三句為七字,第四句為五字。第一句為起板,二三句為中板,四句為落板,其間以嗩吶間奏,擊樂配之。吹吹腔以上引、詠詩、作對、表白、做功為基礎,有“一吹、二唱、三敲打”的說法。唱腔則有九板十三腔,唱詞和對白一般都用白語,特別吸引人的是雜戲“一字腔”,屬自編自演,語言通俗詼諧,十分貼近生活,在唱腔音樂上除傳統(tǒng)唱腔外,還有白族的山歌小調,顯得十分生動有趣。
據史書記載,吹吹腔的發(fā)展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是以洱海為中心的白族古代文化中的一個古老民族劇種。白族吹吹腔在明清時期比較盛行,但由于歷史原因導致白族吹吹腔退守到了交通不便的山區(qū),因此至今尚能較為完整地保留了吹吹腔的風貌。
吹吹腔演出的劇目以傳統(tǒng)劇目居多,這些傳統(tǒng)劇目有些取材于歷史章回小說,有些出自白族民間故事。吹吹腔生于鄉(xiāng)野,演于民間,愉悅心靈的同時,還傳遞著社會的道德倫理與價值取向。在這些才子佳人、帝王將相的演繹中,正邪忠奸,善惡美丑,盡顯其中。悠悠的聲腔,既有兒女情長,也有家國情懷。吹吹腔是白族的文化印記,是白族兒女心中濃濃的鄉(xiāng)愁、深深的鄉(xiāng)情。
2021年5月24日,白族吹吹腔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摘自“文旅中國”微信公眾號)(責任編輯辛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