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偉
山東省寧津縣畜牧業(yè)發(fā)展中心,山東寧津 253400
禽腺病毒病是1種危害蛋雞養(yǎng)殖業(yè)的傳染性疾病,該病原感染可以引發(fā)3種臨床病癥,分別是雞包涵體肝炎、產蛋下降綜合征和火雞出血性腸炎。禽腺病毒對雞群造成的危害非常嚴重,一旦發(fā)生腺病毒感染,就容易繼發(fā)大腸桿菌,這樣就會導致2種病共同危害,使得蛋雞出現(xiàn)發(fā)病急、病程長和高死亡率等特點,甚至會導致雞群喪失產蛋性能并出現(xiàn)大量死亡,給養(yǎng)殖場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
禽腺病毒(avian adenovirus)是一種屬于腺病毒科(adenoviridae)的DNA 病毒,不具有囊膜、二十面體對稱的病毒顆粒。病毒粒子大小75~90 nm,其中核心大小55~65 nm[1],禽腺病毒有12個血清型,分3個群,其中Ⅰ群和Ⅲ群主要感染雞,流行的主要病原類型包括禽腺病毒1型(FAdV-1)和禽腺病毒4型(FAdV-4),其中FAdV-4 是目前最為常見和致病性最高的類型。
禽腺病毒的病毒顆粒在環(huán)境中相對穩(wěn)定,病毒顆粒的外殼由蛋白質構成,能夠保護內部的DNA避免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在干燥的環(huán)境中能夠維持一定的活性。禽腺病毒顆粒在低溫和低濕環(huán)境下能夠存活較長時間,尤其是在冷凍條件下,其對高溫也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可以在60 ℃下存活1 h 左右,但隨著溫度的升高和持續(xù)時間的延長,病毒的活性會逐漸降低。禽腺病毒在酸性條件下(pH 3~5)仍能保持一定的活性,而在堿性條件下(pH 9~11)則會迅速失活;該病毒對一些常用的消毒劑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對含氯消毒劑(如次氯酸鈉)和醇類消毒劑(如乙醇)的抵抗力較強,需要使用更高濃度或更長的消毒時間才能有效殺滅。
雞大腸桿菌存在多個菌株,其中一部分是致病性菌株,可以引起蛋雞大腸桿菌病。致病性菌株通常具有特定的毒力因子,如腸毒素、腸毒性質粒和附著因子等,這些因子使其具有致病性。一些蛋雞大腸桿菌菌株已經產生多重耐藥性,對多種抗生素均耐藥。蛋雞大腸桿菌適應于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45 ℃,最適生長溫度為37 ℃。
禽腺病毒的傳染源主要是感染禽類動物,包括家禽(如雞、鴨、鵝等)和野禽(如鴿子、鶴等)。感染禽類動物的禽腺病毒可以通過糞便、呼吸道分泌物、眼淚、唾液等排泄物傳播給其他禽類動物。禽腺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有直接接觸傳播和間接接觸傳播2種方式。禽腺病毒通過禽類動物之間的直接接觸(如接觸感染禽類動物的分泌物、排泄物等)傳播給其他禽類動物,禽腺病毒還可通過污染的環(huán)境、飲水、飼料、工具等間接接觸傳播給其他禽類動物。此外,該病毒還可以進行垂直傳播,病雞產出的蛋內含有病毒,孵出的雛雞也帶有病毒[2]。腺病毒感染的易感動物主要是禽類,尤其是家禽。禽腺病毒的發(fā)病季節(jié)主要與氣候條件和禽類動物的養(yǎng)殖管理有關,在溫暖濕潤的季節(jié)更為常見,如春季和秋季。此外,禽腺病毒的發(fā)病季節(jié)還與禽類動物的養(yǎng)殖密度、環(huán)境衛(wèi)生狀況、養(yǎng)殖管理措施等因素有關。
大腸桿菌病的傳染源主要是已經感染雞,它們的糞便、腸道內容物和呼吸道分泌物中均含有大量的大腸桿菌。部分蛋雞可能是隱性感染,不表現(xiàn)出明顯的臨床癥狀,但仍然可以排出病原,成為傳播病原體的潛在傳染源。蛋雞大腸桿菌病主要通過糞-口傳播途徑傳播,病原菌還可以通過空氣中的飛沫或氣溶膠傳播,當感染的蛋雞咳嗽、打噴嚏或呼吸時,病原菌可以通過空氣傳播給其他蛋雞。蛋雞之間共用飲水器、飼料器、籠子等,也可能傳播病原,青年雞更容易受到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蛋雞更容易受到感染。蛋雞大腸桿菌病在夏季和秋季的發(fā)病率較高,這與氣溫升高和環(huán)境濕度增加有關,這些條件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長和繁殖。
混合感染禽腺病毒和大腸桿菌的病雞表現(xiàn)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完全停食,雞冠和肉髯蒼白,被羽蓬亂,還可見有呼吸困難、喘息、咳嗽、打噴嚏等癥狀,發(fā)病嚴重的病雞還可能出現(xiàn)神經癥狀,如運動障礙、肌肉顫動、抽搐、癱瘓等。嚴重感染時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tǒng)炎癥和神經損傷等神經系統(tǒng)疾病。有的病雞還可能出現(xiàn)生殖障礙、卵巢炎、睪丸炎等癥狀,嚴重感染時可導致生殖系統(tǒng)疾病和生殖功能受損。病雞還會出現(xiàn)腹瀉,表現(xiàn)為糞便稀薄、呈現(xiàn)黃綠色水樣,甚至帶有黏液和血液,產蛋期的雞群還表現(xiàn)為產蛋率下降的情況。
剖檢后,病雞表現(xiàn)為嚴重的心包積液,液體呈現(xiàn)出淡黃色,有時呈現(xiàn)膠凍狀,有的病雞可見心臟腫大嚴重,心肌變得松軟,有時可見心包膜渾濁。病雞腸道黏膜充血、水腫、糜爛和潰瘍,糜爛和潰瘍可能出現(xiàn)在小腸或大腸的不同部位,嚴重時可見有腸道出血,也可能同時出現(xiàn)。肝臟充血、水腫、黃染,在肝臟表面有大量斑點狀的出血。在繼發(fā)大腸桿菌病后,肝臟表面常被纖維素性膜所覆蓋,還表現(xiàn)出氣囊渾濁;鼻腔和氣管黏膜充血、水腫、糜爛和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肺臟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水腫和淤血,脾臟可見顏色變深,失去彈性;卵巢和輸卵管部位也會有炎癥和大量的分泌物。
這2 種病混合感染的診斷較為困難,由于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較為復雜,僅通過對癥狀和病變的觀察難以確診,還需要通過實驗室技術輔助診斷。
通過血清學檢測方法中的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或血凝試驗可以檢測蛋雞血清中的腺病毒特異性抗體,以確定是否感染腺病毒。ELISA 的結果通常通過比較待測樣品的信號強度與標準曲線或對照樣品的信號強度來判定。標準曲線法是通過制備一系列已知濃度的標準樣品,測量其信號強度,繪制標準曲線。然后,將待測樣品的信號強度與標準曲線進行比較,從而確定待測樣品中目標分子的濃度。對照樣品法是設置正對照樣品和負對照樣品,正對照樣品中含有目標分子,負對照樣品中不含目標分子。測量待測樣品、正對照樣品和負對照樣品的信號強度,通過對照樣品的信號強度來判斷待測樣品中是否存在目標分子。
還可以對組織標本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檢測,可以檢測到腺病毒的抗原,進一步確認感染的腺病毒的類型和分布情況。試驗是通過收集組織樣本,進行固定、切片和染色等處理后將特異性的一抗體加入樣品中,與目標蛋白質結合。加入酶標記二抗或熒光標記二抗,與一抗體結合。根據(jù)使用的標記物(如酶、熒光物質等),使用適當?shù)臋z測方法進行信號的可視化或測量。其結果判定通??梢愿鶕?jù)信號的強度和位置判斷目標蛋白質的表達水平和亞細胞定位或組織分布情況,并做好陰陽性對照,輔助判斷。也可利用電子顯微鏡觀察蛋雞組織或糞便中的腺病毒顆粒的形態(tài)特征,禽腺病毒顆粒為非包膜的多面體病毒顆粒,直徑70~100 nm。它們呈現(xiàn)為規(guī)則的六角形或二十面體形狀,禽腺病毒顆粒表面通常具有6 個突起的二十面體結構。
聚合酶鏈反應(PCR)是1 種敏感且特異的檢測方法,可通過檢測蛋雞糞便、組織或血清中的腺病毒核酸來確認感染情況。常用的PCR 方法包括傳統(tǒng)PCR、實時熒光PCR 和逆轉錄PCR 等,應用瓊脂糖凝膠電泳或者通用對熒光信號的觀察,可以確定有無病原特異性基因序列片段(圖1),對PCR 擴增的腺病毒核酸進行測序,可以進一步研究其遺傳變異、毒力因子和抗原性等特征。
圖1 禽腺病毒PCR擴增電泳鑒定圖
大腸桿菌的檢測是采集發(fā)病蛋雞的腸道內容物或挑取病死雞的肝臟和脾臟等病變組織接種于營養(yǎng)瓊脂和麥康凱瓊脂培養(yǎng)基上,經過37 ℃培養(yǎng)24 h,可見在普通瓊脂上有邊緣整齊,光滑的灰白色菌落,而在麥康凱瓊脂上為紅色菌落(圖2),經革蘭氏染色呈陰性桿菌(圖3)。也可以通過血清學檢測方法,如凝集試驗或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蛋雞血清中的大腸桿菌特異性抗體,以確定感染的大腸桿菌的類型和感染程度。有條件的也可以通過PCR檢測來更準確地判斷病雞是否感染致病性大腸桿菌。
圖2 大腸桿菌麥康凱培養(yǎng)
圖3 大腸桿菌染色鏡檢
1)生物安全管理。建立合理的隔離和分區(qū)制度,將不同批次、不同健康狀況的蛋雞進行隔離,防止疾病的傳播和擴散,加強人員的衛(wèi)生和健康管理,包括定期體檢、穿戴適當?shù)姆雷o裝備、嚴格遵守衛(wèi)生操作規(guī)程等,以避免人員攜帶病原對蛋雞造成感染的風險。定期清潔和消毒雞舍、設備和工具,確保良好的生產環(huán)境和設施衛(wèi)生。
2)環(huán)境控制。維持適宜的雞舍溫度和濕度,提供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減少蛋雞的感染風險。保持良好的通風系統(tǒng),確保新鮮空氣的流通,減少空氣中病原的濃度,確保飲水系統(tǒng)的清潔和無污染。
3)疫苗接種。根據(jù)當?shù)氐牟∏楹土餍兄?,選擇合適的禽腺病毒疫苗和大腸桿菌疫苗進行接種,當前主要是新城疫-禽流感-禽腺病毒病三聯(lián)疫苗以及各種大腸桿菌的蜂膠滅活苗,以提高蛋雞的免疫力,減少感染風險。
4)健康監(jiān)測。定期對蛋雞進行健康監(jiān)測,包括糞便樣本、血清樣本等的采集和實驗室檢測,及時發(fā)現(xiàn)和診斷感染情況,定期對雞舍環(huán)境、飼料和水源進行病原菌監(jiān)測,了解病原的分布情況,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
1)禽腺病毒病的治療。禽腺病毒病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沒有相應的藥物進行治療,一旦發(fā)現(xiàn)有雞發(fā)病,應立即將發(fā)病雞隔離并進行徹底的消毒,防止病原體的傳播和擴散,給予高營養(yǎng)、易消化的飼料,適當?shù)木S生素和微量元素,維持蛋雞體內的水電解質平衡,減輕病情,提高蛋雞的抵抗力和康復能力。根據(jù)臨床癥狀的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抗炎藥物進行治療,減輕炎癥反應。
2)大腸桿菌病的治療。使用抗生素可以治療大腸桿菌病,在用藥前需要進行藥敏試驗,根據(jù)試驗結果選擇合適的抗生素,并按照規(guī)定的劑量和療程使用,以減少抗生素濫用和耐藥菌株的產生。在臨床上常用的藥物有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氟苯尼考和恩諾沙星等。根據(jù)蛋雞的體重和病情,確定抗生素的給藥途徑(口服、注射等)和劑量,保證藥物的有效濃度;根據(jù)病情的嚴重程度,確定抗生素的療程和間隔,避免過度使用和抗藥性的產生;根據(jù)需要,可以考慮聯(lián)合使用不同類別的抗生素,以增強治療效果,定期觀察蛋雞的臨床癥狀和體征變化,評估抗生素治療的療效,對于需要長期使用抗生素的蛋雞,可以進行藥物濃度監(jiān)測,確??股卦谥委熎陂g的有效濃度。還可以應用中草藥治療大腸桿菌病,用0.2 kg 穿心蓮、黃柏和大青葉,0.15 kg龍膽草、大黃和黃連等混合后加入8 kg水[3],煎汁供雞群飲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