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里,筆者多次前往內(nèi)蒙古西部的烏蘭布和荒漠,進行生物多樣性的調(diào)查。這片看似荒蕪之地,其實蘊含著勃勃生機。
水是生命之源,而在荒漠這樣降水少、蒸發(fā)強的環(huán)境中,水就變得更為珍貴了。因此,烏蘭布和荒漠中星星點點的湖泊,便成了我們尋找野生動物的切入點。
我們驅(qū)車前往狼山腳下的一片湖泊。面前是藍色的湖水,遠處是紅褐色的山體,身后是金黃色的固定沙丘——好一幅明麗的“畫”。我們輕輕向湖邊走去,舉起望遠鏡,不一會兒,便瞅見湖水中央有兩個白點,它們正在湖面上漂動著——是天鵝!仔細一看,這對天鵝的嘴呈橘黃色,我們由此判斷這是一對疣鼻天鵝。
烏蘭布和荒漠中的湖泊從沒有讓我們失望。此后的幾次調(diào)查中,我們又邂逅了成群的疣鼻天鵝。與天鵝同在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候鳥,它們或于遷徙季從這里經(jīng)過,或是在烏蘭布和荒漠度過整個夏天。這其中,有嘴巴又長又扁的白琵鷺,在水邊踱著步,張著嘴在水中左搖右晃尋找食物;還有罕見的卷羽鵜鶘(tí hú),在湖中的小島張開翅膀曬著太陽……除了這些體形較大的鳥,還有成百上千的鴨子:赤麻鴨、斑嘴鴨、綠頭鴨、紅頭潛鴨等??此粕n涼的荒漠,因為這些寶石般的湖泊,擁有了活力。
獸類,往往是生物多樣性調(diào)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大型食肉動物,便是這環(huán)上的“明珠”。這是因為,大型食肉動物的生存,依賴著足夠充足的食草動物,而食草動物的生存又需要有良好的植被。也就是說,大型食肉動物的存在,意味著其生存環(huán)境的生物多樣性較為豐富。
在踩點訪談中,一位牧民大姐說,她的妹妹前兩天在山的那邊看到了兩只狼。而在新聞報道中,2011年曾有一只雪豹出現(xiàn)在烏蘭布和荒漠北部的戈壁灘上。我望著眼前的石頭山,以及在山上靈活跳動著的巖羊,腦海中已浮現(xiàn)出食肉動物與食草動物在這山中進行生死較量的場景。
在烏蘭布和荒漠湖泊中觀察到的疣鼻天鵝(供圖/李雨晗)穿行在荒漠中的赤麻鴨(供圖/李雨晗)烏蘭布和荒漠中的湖泊(供圖/李雨晗)?
不同于植物與鳥類的調(diào)查可以用肉眼看到調(diào)查對象,獸類調(diào)查多借助紅外相機。紅外相機是調(diào)查野生動物的“得力助手”,我們將其放置在合適的位置后便可離開,當有動物從紅外相機前經(jīng)過時,相機會自動拍照或者錄像,相機的存儲卡和電池可以支持長達幾個月的拍攝。
其中的一臺相機被我們放置在了一只剛死去的巖羊身旁。這是因為,新鮮的動物尸體,是最有可能捕獲到食肉動物影像的地方。大家都對這臺相機的拍攝內(nèi)容充滿期待。
不久之后,工作人員來收這臺相機的數(shù)據(jù)。狼,并未現(xiàn)身;倒是有一只赤狐反反復復地出現(xiàn),大快朵頤。這不禁讓人有些失望:是大型食肉動物太少?還是這臺相機運氣不好?或許,這個問題只有通過更多的相機、更系統(tǒng)的調(diào)查才能回答了。
一次,我和同事一起進山檢查紅外相機,剛往山谷里走了兩步,便覺得這山谷和記憶中的大不一樣:山上的石壁有一叢一簇的粉色“云霧”,周邊還有無數(shù)嗡嗡聲,竟是蜜蜂在采花蜜。
這是蒙古扁桃在山谷中熱烈開放。山坡上、山谷的石礫中,處處都擁有了粉色花海。蒙古扁桃生長于內(nèi)蒙古、甘肅、寧夏荒漠地區(qū)的低山丘陵、石質(zhì)坡地及干河床。它喜光、耐旱又抗寒,是典型的荒漠植物,生態(tài)學上將荒漠植物稱為超旱生植物。除了蒙古扁桃之外,烏蘭布和荒漠還分布著梭梭、白刺、紅砂、檸條以及沙冬青等多種荒漠植物,它們于戈壁和細沙中頑強生長,又用根系固定住腳下一方水土,阻止流沙肆意“游蕩”。
荒漠中巖壁上的公巖羊(供圖/ 李雨晗)
我曾多次踏入這片山谷,之前與蒙古扁桃的相遇并沒有留下什么驚奇瞬間:冬天,蒙古扁桃只剩下暗紅色的樹枝與枝刺,遠遠望去就像一棵棵深色的、長滿了刺的灌木;夏天,它的枝條上長滿綠色的圓形小葉,是褐色山石中的一抹亮色。然而,這對有流水經(jīng)過的山谷而言,并不罕見。唯獨在春天,蒙古扁桃成了整片山谷中獨一無二的存在。找到盛開的蒙古扁桃,便找到了荒漠中的春天。
我驚嘆于烏蘭布和荒漠的四季變幻,亦擔憂它的明天。衛(wèi)星圖中很多的湖泊,當我們?nèi)ガF(xiàn)場尋找時已經(jīng)干涸;居民口中長滿草的山坡在幾十年間變成了沙坡,能高到遮住牲畜的草地現(xiàn)在已不見蹤影。是什么,導致了這樣的變化?原因是復雜的。
荒漠是脆弱的,一朝破壞了荒漠植被,流沙襲來,需要漫長的歲月去修復與重建;荒漠又是堅強的,這里的一草一木、一鳥一獸,在看似貧瘠的土地上盛開著生命之花。作為一名自然保護工作者,我無力逆轉(zhuǎn)過去,但我希望能夠呵護現(xiàn)在與未來的多樣的生命。幸好,這里成立了內(nèi)蒙古哈騰套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使自然保護成了荒漠的底色;幸好,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guān)注荒漠,并身體力行參與到保護行動中來。
正在蒙古扁桃上采蜜的蜜蜂(供圖/李雨晗)
荒漠,并非是貧瘠、慘淡、退化的代名詞,自然形成的荒漠亦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大自然上萬年的演化中,荒漠里的植物與動物不斷調(diào)整著自身,并找到了生存的一席之地。它們獨特又美麗,和萬千生靈一同構(gòu)成了這顆豐富多彩的星球。
白天鵝和黑天鵝,誰是中國的原住民?
中國自然分布著3種天鵝:疣鼻天鵝、小天鵝、大天鵝。這3種天鵝都是人們印象中的“白天鵝”,區(qū)分它們的一個要點在于嘴的顏色:大天鵝和小天鵝的嘴端部都是黑色的,疣鼻天鵝的嘴則主要是橘黃色的。
在中國的一些公園,有時可以見到黑天鵝的蹤影。因為罕見,有的人會將其認作野生的珍稀物種。實際上,黑天鵝原產(chǎn)于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出于觀賞目的,被人們引入、飼養(yǎng)。此外,黑天鵝并沒有面臨生存危機。
(責任編輯 / 代竹蕊? 美術(shù)編輯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