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洪偉?崔璀璀
宓宓是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不知從何時起,媽媽要求宓宓做事的時候,她養(yǎng)成了說“等一下”的習慣:要她寫作業(yè),她會說“等一下”;要她吃飯,她也說“等一下”;早晨快要出門了,媽媽要她抓緊換衣服,她也會說“等一下”。媽媽很不理解,孩子為何不能立刻執(zhí)行呢?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常說“等一下”,可能出于以下三點原因。
首先,對時間的感知模糊。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對時間的概念和感知還比較模糊,小學數(shù)學教材三年級下冊才涉及時間的認識和計算,就是因為這個階段他們才有關于時間的模糊概念。所以當家長和他們說“一會兒”的時候,他們并不真正了解到底是多長時間,這段時間到底能做哪些事情,所以會用“等一下”這樣的詞來應對。
其次,被動接受父母的指令。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在家庭中還處于依賴狀態(tài),對于父母的指令可能會感到被動和無能為力,因此會說“等一下”,表示自己需要時間來作出回應。比如孩子正沉浸于拼拼圖,這時候你和他說快來吃飯。他突然接到這個指令,還很難從之前的沉浸感中抽離出來,所以會說“等一會兒”來緩沖一下。
最后,由于蔡加尼克效應的影響。心理學家蔡加尼克發(fā)現(xiàn)了一個人類的行為規(guī)律,又稱為蔡加尼克效應,指人天生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如被一本偵探小說迷住了,哪怕明天早上有一個重要會議,也要讀到凌晨上點仍不釋卷。在心理學中,這種本能或傾向又稱為“完成欲望”(need for closure),指人類在面對不確定性、模糊性、不完整性等情境時,傾向于尋求一種確定性、結論或完成狀態(tài)的心理狀態(tài)。孩子這種本能意愿更強烈,比如看一部動畫片,快要看到結局的時候,大人讓他去做另外的事,這時他肯定是不愿意的,會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反抗情緒,于是會隨口說“等一下”,然后繼續(xù)把動畫片看完。
當孩子說“等一下”時,家長該如何應對呢?本文提出以下四點建議。
第一,了解原因。家長可以問問孩子為什么需要等一下,需不需要幫忙。這樣你就可以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孩子也不會產生抵觸情緒,他會認為你和他是一伙的,你們在共同面對問題。
第二,讓孩子看見時間的長短。如果短時間內還不能結束手中的任務,父母需要限定一個時間,并且要指導孩子看到這段時間的長短,可以借助數(shù)字計時器或番茄鐘定時器。這樣他就能直觀地感受到時間的長短了。
第三,給予獎懲。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和孩子一起設立一個契約,如果孩子能夠在規(guī)定時間結束手中的活動,可以給予適當?shù)莫剟?;如果孩子不能在?guī)定的時間從當前的活動中抽離出來,那就給予相應的懲罰。
第四,避免蔡加尼克效應。家長在給孩子安排活動的時候,盡量讓他能夠在足夠長的時間內完成手中的任務,比如允許他看一集動畫片,而不是只看十分鐘;提醒把拼圖拼完就來吃飯,而不是只允許拼五分鐘。盡量讓他能夠完整地完成手中的任務,避免蔡加尼克效應對孩子的影響。
總之,對于年紀較小的孩子來說,培養(yǎng)時間觀念是需要耐心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習慣的養(yǎng)成,伴隨著父母適當?shù)囊龑?,他們一定會慢慢養(yǎng)成守時、律己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