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明 戴岳
北京是一座文化名城,具有代表性的文學性地標隨處可見。今天,要帶大家領略的,是一群活躍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文壇的作家,在這座帝都留下的足跡。在那“十七年”里,活躍在北京文壇上的作家有很多,最具有代表性的,無疑是指截至1963年,正式加入北京文聯(lián)的13名著名專業(yè)作家,現(xiàn)在,我們就通過一根紅線,把這13位作家在京的軌跡串聯(lián)到一起,拼成一幅當年完整的作家地圖。通過回顧,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條紅線,不僅僅是一條辛勤編織的生活之線,還是一條閃爍金輝的創(chuàng)作之線。
這條紅線的起點,我們把它定在京城南郊,右安門大街23號4樓451號,一處磚混樓的房子里,這處房子別看很偏僻,卻是叱咤文壇多年、“東北作家群”代表人物之一雷加的家。
雷加,遼寧丹東人,解放前就寫出了大量文學作品;解放后,先是來到中國文聯(lián),后來在輕工業(yè)部任職,右安門這處房子就是輕工業(yè)部分給他的宿舍,他在這里住了四十多年之久,直到2008年秋宿舍拆遷,時年已九十三歲的雷老,才依依不舍搬到更遠的通州暫住,在搬離的第二年,他就因病不幸去世。因此,可以說,這棟房子陪伴雷加度過了他最精彩,也最坎坷的一生。北京作協(xié)原秘書長李青,寫過一篇回憶雷老的文章,提到他的住房:“沒有廳,進門一個走道,走道頂頭是衛(wèi)生間,向南三間屋,向北一小間,水泥地面,白灰墻,家具很簡單?!本褪窃谶@樣簡陋的房子里,雷老這四十多年,挑燈夜讀,辛勤耕耘,寫下了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共計一千多萬字的文學作品,成為產(chǎn)量最豐碩的當代作家之一,踐行了自己生命不息、創(chuàng)作不止的一生。至于他住過的右安門大街23號,如今早已無存,已經(jīng)被鱗次櫛比的高檔小區(qū)、學校、商店所取代。
我們沿著這條線,跨過右安門橋往西,就進入白紙坊地區(qū),來到被稱為“南菜園”的一片樓房,在西大樓九單元四層2號,我們必須稍作停留,因為這里誕生過新中國第一位工人詩人:李學鰲。
李學鰲,河北靈壽人,從小參加兒童團,1949年,跟隨解放軍進入京城,在北京印刷廠當了一名工人。后來,他除了補習文化知識以外,幾乎每個星期都要去勞動人民文化宮聽文學講座,他是老舍培養(yǎng)出的第一批優(yōu)秀學員。從那以后,他的詩歌才能被極大激發(fā),創(chuàng)作了大量與工廠有關的詩歌,1956年,他將這些詩歌收集成冊,出版了處女詩集《印刷工人之歌》。李學鰲因為文學上的成績,于1954年擔任北京市文聯(lián)理事,1962年,成為一名專業(yè)作家。據(jù)史料記載,北京印刷廠原名清印鈔廠,位置就在南菜園一帶,因此,李學鰲住的也是北京印刷廠宿舍,他從50年代就居住于此,文革前創(chuàng)作出的那些優(yōu)秀詩歌,也大部分都誕生在西大樓這棟樓房里。
離開白紙坊,一直往東行,就進入北京城核心區(qū)。首先,我們來到有名的皇城根胡同,它分成東、西、南、北四條胡同,其中北皇城根胡同61號院,住過“東北作家群”的另一位著名作家:駱賓基。
駱賓基,吉林琿春人,他是1962年調(diào)到北京文聯(lián)的,不久就與雷加一起,擔任北京作協(xié)籌委會副主席,從那時起,他就在這個小院生活,直到80年代初,他才搬到前門西大街一處臨街樓房居住。駱賓基一生也是命運坎坷,但他在這座小院,還是寫出了一系列短篇小說、報告文學和劇本。其中,《山區(qū)收購站》在他寫的所有短篇小說里,算得上是上乘之作。他寫的劇本《結(jié)婚之前》,雖然深受當時“階級斗爭論”的影響,有其局限性,但在當時影響很大;特別是,它還是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藍天野第一部執(zhí)導的話劇。當然,北皇城根胡同,現(xiàn)在也早已被寬闊的平安大街所代替。
順著北皇城根胡同往北去,是大名鼎鼎、歷史悠久的靈境胡同,這里不僅因蓋過一座“靈濟宮”而得名,還有許多名人居住于此,如33號的陳寶琛故居,41號的陳賡故居;如今,還要加上一條,靈境胡同11號,還住過另外一名當代作家李方立。李方立,山東菏澤人,現(xiàn)在年輕人可能都沒聽說過這個人,可在文革前,卻是北京文聯(lián)13名專業(yè)作家之一。能在雷加、管樺、浩然、林斤瀾、劉厚明這13名著名作家中,占有一席之地,可知他的文學水平不低。延安時期,他就畢業(yè)于魯迅文學院文學系,發(fā)表了不少作品;新中國成立,他又陸續(xù)寫出《第一年》《第一犁》這樣很有分量的長篇小說。只是改革開放后,別的老作家都紛紛拿起筆,煥發(fā)青春,寫下一篇又一篇精彩大作,李方立卻沒有什么作品問世,導致現(xiàn)在人幾乎不知道這個作家的存在,有些可惜。
挨著靈境胡同的是石板房胡同。石板房胡同,也分為頭條、二條、三條,因為這里的平房房頂,大都用石板做成的瓦鋪蓋,故有此稱。石板房胡同早已被拆除,但這條胡同的24號小院,在歷史上卻很出名,不為別的,只因為這里是傳出“月亮在白蓮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歌聲的地方,這里也是創(chuàng)作出文學巨著、長篇小說《將軍河》的地方;北京作家協(xié)會第四任主席,著名作家、詩人、畫家管樺,就住在這個小院。
管樺,河北豐潤人,很早就參加革命,他的代表作中篇小說《小英雄雨來》,就是在1947年完成的。新中國成立,他剛開始是在天津從事歌詞創(chuàng)作,后來,于1952年調(diào)到北京中央歌舞團,負責為作曲家寫詞。自此,便在石板房胡同24號住了下來,直到1985年喬遷新居,搬到西壩河一處樓房里。雖然石板房胡同是管樺的家,但他卻很長一段時間都不住在這里,為響應作家要下去、走出書齋的號召,從1957年起,他和妻子李婉就選擇回到家鄉(xiāng),河北豐潤縣女過莊去體驗生活,這一去就是十年。因此,有什么信件,都是先寄到石板房胡同24號,由李婉的家人李才負責轉(zhuǎn)交。當然,作協(xié)有什么活動,或者開會學習,管樺也會準時回到北京參加。一次,管樺回京,我父親還特意去24號看望他,管樺興致勃勃談了不少在農(nóng)村的經(jīng)歷,當他說到,自己經(jīng)?!跋氯ンw驗生活,與群眾共甘苦,冰雪天上機井架上打井,每月只有12斤定量,吃樹皮、棒子芯、野菜”的時候,父親聽完很心疼,回到作協(xié)就跟領導反映了情況,領導勸管樺回北京工作,但他“堅決不肯,仍然堅持和群眾一起吃苦”。這充分反映出管樺身為一名作家,為了能寫出更真實、更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自覺地與群眾同吃苦,共命運,這不僅是一個作家,也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可貴品格。
再接著往下,我們就來到市中心,來到這條紅線標志的作家地圖中心,什剎海旁邊的李廣橋西街11號,也就是現(xiàn)在的柳蔭街29號。這座大院,原屬于濤貝勒府一部分,院外緊鄰熱鬧的恭王府,現(xiàn)在,它已成為北京師范大學的職工宿舍,可在六十年前,這座大院可是誕生過《青春之歌》的地方,它是女作家楊沫的故居。
楊沫,湖南湘陰人,出生于北京,解放后擔任過很多職務,如北京市婦聯(lián)宣傳部副部長、中央電影局編輯、北京電影制片廠編輯,1962年才調(diào)到北京文聯(lián),第二年當選北京作協(xié)籌委會副主席。這時候,《青春之歌》已經(jīng)被拍成電影發(fā)行,感動了成千上萬的青年男女,她已經(jīng)是一名名滿天下的大作家。她從1954年起,就在李廣橋西街11號居住,一直住了二十六年。這里緊鄰后海,漫步在后海岸邊,近看,波光瀲滟,綠柳成蔭;遠眺,遙遙西山為黛青色山嵐遮覆,若隱若現(xiàn),是一處風景絕佳的京華勝地。這樣的環(huán)境,讓楊沫心曠神怡,創(chuàng)作出了很多好作品,如她調(diào)到文聯(lián)寫的幾篇短篇小說,接續(xù)《青春之歌》寫的《英華之歌》,都是在這座院落內(nèi)完成的。雖然,楊沫后來搬離了那里,但柳蔭街29號,仍然吸引全國各地、喜愛《青春之歌》里林道靜的青年男女,每天到這里打卡、參拜。
現(xiàn)在,讓我們暫且離開市中心,一路向西北行,跨過北二環(huán),就來到當年算是比較偏僻的小西天1號部隊大院。在這座大院門口有棟灰色六號樓,住的是總政干部和家屬,其中有一對名人,那就是在3門4樓住著的、作家圈里沒有人不認識的夫妻作家:杜印和李強。杜印,江蘇鎮(zhèn)江人,延安魯迅文學院戲劇系畢業(yè),作為最早一批魯藝戲劇社成員,演過不少經(jīng)典話劇,是個很有才氣的文學青年。也就在隨軍到沈陽期間,認識了同樣喜歡表演的女青年李強。李強,陜西華縣人,14歲為投奔革命就來到延安,也演出過許多舞臺劇,他們因為共同愛好而相戀,并于1949年正式結(jié)婚?!队啦幌诺碾姴ā?,就是1958年,杜印與妻子李強共同寫出的劇本,并于次年改編成電影,在當時引起巨大反響。后來,夫妻二人又共同創(chuàng)作了《鳳凰樹下》等話劇,這些都是他們在小西天1號院那個不起眼的小樓完成的,那里也成了他們的福地。
我們順著這條紅線,再次返回北京城內(nèi),先來到位于北城和平里二區(qū)的20號樓,這棟樓里,當年同樣住著一位叱咤風云的著名作家,他叫古立高。
古立高,河北阜平人,是一位有名的軍旅作家,后來主攻工業(yè)題材的文學創(chuàng)作,他與人合作完成的劇本《千錘百煉》,描寫人民解放軍的戰(zhàn)爭題材,曾被拍成電影,公開上映。古立高早在1949年就加入了中國作家協(xié)會,是《人民文學》雜志創(chuàng)刊者之一,1950年代初,他還兼任中國文聯(lián)機關黨支部書記,就在那時,他分到了這套中國作協(xié)宿舍。古立高的代表作,長篇小說《屹立的群峰》,和許多作品都是在和平里這間小房子里完成的。1962年,他被調(diào)到北京文聯(lián),成為一名專業(yè)作家,依然孜孜不倦埋頭搞創(chuàng)作,沒想到的是,整風運動開始,古立高因為50年代時與丁玲走得比較近,又加之為她說了不少好話,而被當成“丁陳反黨集團”分子,在文聯(lián)挨批,受到不公正待遇??删驮谶@樣艱難的環(huán)境下,他依然創(chuàng)作完成了他的另一部代表作,長篇小說《生活的道路》。好在歷史證明了他的冤屈,改革開放后,他以更飽滿的姿態(tài)和熱情,投入到工作和創(chuàng)作當中,他是一位不屈不撓的硬漢。
緊接著這條紅線,我們再一次回到南城,這一次是停留在崇文門幸福大街上,這里有個北11樓二層7號,與前面諸多老一輩作家不同,這處房屋的主人,是一位僅有三十多歲的年輕作家,別看他年輕,卻才氣縱橫,佳作頗出,他就是被當時老舍贊譽大有前途、有“短篇圣手”之稱的著名作家林斤瀾。
林斤瀾,浙江溫州人,他的一生很豐富,15歲就從家里出走,開始自己的獨立生活,到全國各地闖蕩。他于1950年到的北京,先后在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和北京文聯(lián)工作,大概在那時,就已經(jīng)在崇文門幸福大街住下了。林斤瀾因為出版短篇小說集《春雷》而成名,而后,他就一直在短篇小說這個領域辛勤耕耘,形成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深受讀者喜愛。林斤瀾不僅以小說聞名,更為文壇所津津樂道的,是他與妻子谷葉美麗而堅貞的愛情,同樣感天動地。1957年,他們的獨生女林布谷降生,林斤瀾起這個名字,也是為了紀念當年他第一個劇本集《布谷》的出版。原《北京文學》編輯陳世崇,在一篇紀念林斤瀾的文章中,曾回憶起他的住處,“兩間房面積都不大。一間大點兒的房間也不過十一二平米。小點兒的房間是女兒住的,也就七八平米,擺一張單人床、一架鋼琴,就再也沒有放下兩把椅子的地方了。我們談話是在廳里,面積大不過五六平米吧,那廳既是過道又是客廳?!?023年,是林斤瀾誕辰一百周年,相信那間不大的房屋,林先生的創(chuàng)作室,現(xiàn)在依然還保存完好吧。
離開崇文門,往西過不了幾站,是另一處充滿老北京味道的地方:虎坊橋。如果說前面介紹的林斤瀾,代表的是年輕一代作家,那么,在虎坊路1號樓1單元住著的端木蕻良,應該算是老一輩作家的代表。端木蕻良,遼寧昌圖人,早在1934年,就以一部長篇小說《科爾沁草原》,成為“東北群作家”的代表性作家之一。解放后,他積極參與北京文聯(lián)的組建工作,擔任了文聯(lián)副秘書長、出版部部長;沒想到,在隨之而來的批判“胡風反黨集團”運動中,端木蕻良無端受到牽連,所有職務被一抹到底,只保留北京專業(yè)作家這個稱號。粉碎“四人幫”,他的冤案被昭雪,端木蕻良重新煥發(fā)出青春,創(chuàng)作出另一部代表作,長篇小說《曹雪芹》第一卷、第二卷,只可惜這部鴻篇巨制沒能寫完。
最后,我們要把這條紅線,落在北京最繁華的前門大街,這里順著大柵欄往東有一個鮮魚口街,沿鮮魚口街再往東,可以找到一個叫青云胡同的地方。鉆進胡同,幾乎是到達終點有一處29號大院。說起這個29號院,歷史上可不簡單,它是梅蘭芳來到北京最早落腳的地方,過去青云胡同叫慶云巷,這個大院門牌還是9號,據(jù)梅蘭芳自己回憶:它分為前后兩個院落,共有房屋二十間,是他花二千多銀子買下來的,他從1916年一直住到1922年離開。沒想到的是,解放以后,又有一位名人住進這個大院,這就是北京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劇作家劉厚明。
劉厚明,北京人,北京師范學校畢業(yè),畢業(yè)后先后在北京師范第二附小、北京工讀學校擔任教師,后被吸收進《兒童讀物》雜志,成為一名編輯。他自1954年就開始發(fā)表作品,主要是寫童話、兒童詩和關于孩子的短篇小說,二十多歲就已經(jīng)出版了《常河叔叔》《朝霞》《星星火炬》《蝸牛姑娘》等作品,是北京非常年輕、非常有前途的一名作家。我們不曉得劉厚明是何時搬到青云胡同29號院的,只知道,他在60年代初就已住在這里了。劉厚明住的這座大院,對門是“顏料會館”,往西走不遠,則是過去梅蘭芳和許多京劇名家,經(jīng)常在那里登上舞臺表演的“天樂園大劇院”;在這種環(huán)境的長期浸染下,劉厚明無疑也對舞臺劇表現(xiàn)出強烈興趣。1963年,就在這座大院里,他先后創(chuàng)作出話劇《箭桿河邊》《山村姊妹》,在全國引起極大轟動,從此,奠定他杰出劇作家的地位。同樣,讓人值得慶幸的是,劉厚明住過的青云胡同29號,在歷史的動蕩顛簸中難得沒有拆毀,給保存了下來,只是現(xiàn)在它已搬空,無人居住,前院改造成了飯館,后院也變成了茶社。
至此,這張60年代作家地圖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但它還缺少一塊,還有一位北京作家白刃的地址仍有空缺,我們?nèi)缃裰恢浪≡谝粭潣欠康囊粚?,具體什么地方,還有待知情者來填充。
白刃,是另一位很有聲望的老作家,他是福建石獅人,14歲就隨叔父到菲律賓打工,抗戰(zhàn)爆發(fā)回國參加了八路軍,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戰(zhàn)役,是我國少有的著名華裔軍旅作家,他最有名的作品,是在1957年創(chuàng)作、到現(xiàn)在許多人都記得的話劇《兵臨城下》。1962年,父親剛調(diào)到北京文聯(lián)創(chuàng)研部,第一個拜訪的就是白刃的家。當時,他正忙著要把《兵臨城下》改編成劇本,準備拍成電影,急需一個安靜環(huán)境,可偏偏周圍條件不允許,這也就難怪老作家向父親抱怨了。父親在這天的日記里寫道:“他的房子是那樣不適合于創(chuàng)作,一是周圍環(huán)境的吵鬧,一是理發(fā)館煙囪中的煤屑,再是家中女兒的練琴?!彼荒芟蝾I導反映,能否想辦法解決。但就是在這樣嘈雜的環(huán)境里,白刃還是把《兵臨城下》改編成電影,并于1964年,由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發(fā)行,成為“十七年”里最經(jīng)典的影片之一。
到了這里,活躍于北京五六十年代的13名專業(yè)作家的地圖,就算是繪制完成。這些為我們奉獻過大量精神食糧的大家們,解放后,為了更好地創(chuàng)作這個共同目標,陸陸續(xù)續(xù)從全國各地來到京城;不僅是他們,包括浩然、草明,于1964年10月,也加入到北京專業(yè)作家的行列。這15位鼎鼎大名的著名作家,用他們不朽的作品,撐起了北京文學整個天空,也鑄造出那個年代中國文壇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