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月遙相映,人間共良辰。
在安徽宿州,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除了鬧花燈,吃元宵,還有家家蒸面燈、點面燈、吃面燈的習俗。祈福新的一年風調(diào)雨順。
正月十五鬧花燈。
燈節(jié),大約是和遠古祖先對火的崇拜相聯(lián)系的。有了火,才有燈?!妒酚洝分杏涊d有西漢年間用盛大燈火祭神的活動,相傳漢文帝時期就已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jié),漢武帝推行“太初歷”,進一步奠定了元宵節(jié)的地位,每逢正月十五便在宮中張燈一夜,以此奉祭“火神”,祈求國泰民安,一時間燈火輝煌,熱鬧非常。東漢明帝永平年間,為提倡佛教,就于正月十五前后的晚上,在宮廷和寺院“燃燈表佛”,戶不論高低貴賤,人不分士宦平民,皆張燈火,以示對佛的尊敬和虔誠。張燈,既為佛教禮儀,又成為民間習俗。這大概就是元宵燈節(jié)的開始。其后,魏晉南北朝,隋唐元明清,直至今日,代代相襲,遂成固定節(jié)日。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中國地域遼闊,各地元宵節(jié)雖然燃放煙花、觀賞花燈、歌舞百戲、社火猜謎等習俗大致相同,但元宵節(jié)食俗卻各不相同。在宿州,元宵節(jié)有家家蒸面燈、點面燈、吃面燈的習俗。面燈,又叫面盞、“棉花燈”,用面粉做成,正月十五晚上點亮,在正月十六落燈之日煮而食之。
面燈用白面或豆面做成,在蒸籠里蒸熟后,插上以谷子秸稈作軸再纏上棉花的燈捻子,倒上香油,點燃后讓孩子們端在手里,先放到眼前照一照,嘴里念叨著:“棉花燈,照照眼,三年不害眼”,表達了百姓對身體健康的美好祈愿。除面燈外,還有各種各樣的燈要蒸:蒸面龍,為的是新的一年風調(diào)雨順,面龍要到二月二“龍?zhí)ь^”那天早上在湯鍋里煮了吃,據(jù)說吃了面龍干活就不再腰疼;蒸面石臼子,為的是五谷豐登,石臼子是過去農(nóng)村舂糧的工具;蒸小老鼠偷油喝多是為了逗孩子玩,讓孩子們高興;此外,還有一套齊全的十二生肖燈: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或立或臥,或輕巧靈動,或威猛沉雄,形態(tài)各異,無不畢肖。十二生肖燈的寓意在于消除病災,使家中人口興旺,也給孩子們增添節(jié)日的樂趣。有的人家還會通過蒸燈來預卜一年的雨量和年景:按照一年十二個月蒸上十二盞燈,每個月的燈都有記號,打開蒸籠后,看到哪個月份的面燈里有水,就預示哪個月里雨水充足;其次是預示該年收成,這要看燃燈后燈芯結(jié)的花,如燈花如豆粒,那么當年豆子就豐收,如結(jié)成米粒狀,就預示小麥、稻子豐收等等。
正月十五,孩子們急切地盼望著夜晚到來。夜幕降臨,街上滿是捧著面燈的孩子和看燈的人。夜幕下的鄉(xiāng)村成了一個夢幻的世界,如果是晴天,天上一輪明月高掛,皎潔的月光灑滿大地,孩子們手里的燈光和月光互相映襯;如果是陰天,夜色濃重,孩子們手里的面燈和燈籠更加明亮,大地成了天空,孩子們手中的燈光則成了移動的星星;如果是雪天,大雪飄飄,“正月十五雪打燈”,瑞雪兆豐年,人們更加喜氣洋洋。
十五晚上點著的燈是不允許吹滅的,一定要點到燈枯油盡。燈油耗盡后,面燈四周,已烤成金黃,表皮酥脆,里面松軟可口,有的面燈在和面時就添加了鹽和五香粉,此時香氣更加誘人,孩子們不管三七二十一,掰開面燈,狼吞虎咽吃下去。
進入新時代,各地都舉辦大型燈會、燈光秀、煙花表演、打鐵花、無人機燈光矩陣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來營造節(jié)日氛圍,促進旅游業(yè)發(fā)展,滿足人們?nèi)找嬖鲩L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正月十五晚上,千家萬戶的屋檐下,一盞盞面燈依舊會點燃,照亮一雙雙眼睛。不過,那一雙雙眼睛,已從過去的暗淡、昏黃,變成今天的清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