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楊翾,王勝,李婀娜,李娜,任亞莉
(隴東學院 智能制造學院,甘肅慶陽,745000)
腦– 機 接 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1~2]是近幾年神經(jīng)工程領域內的一個研究熱點,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非肌肉輸出通道,可實現(xiàn)腦神經(jīng)信息與外部設備的直接通訊。運動想象腦電信號是應用于BCI 系統(tǒng)最多的腦電信號之一,而且運動想象(Motorimagery,MI)能夠促進受損傷的運動傳導通路修復或重建,使部分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神經(jīng)突觸蘇醒過來并擔當代償?shù)淖饔?。近年來借助BCI 技術的運動想象訓練已廣泛應用于神經(jīng)運動功能的康復訓練,成為一項很有潛力的康復訓練方法。
研究表明,人體在真實運動或者想象運動但無明顯動作輸出狀態(tài)下,大腦的感覺運動皮層區(qū)處于活躍狀態(tài),具體表現(xiàn)為特定頻段的腦電能量出現(xiàn)明顯的下降,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事件相關去同步(Eventrelated Desynchronization,ERD)現(xiàn)象。ERD 現(xiàn)象是腦電信號的基本特征,以ERD 特征分析為基礎的MI-BCI 運動功能康復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能否有效提取腦電信號中的ERD 特征是決定腦–機接口性能的關鍵,因此研究受試者何種刺激模式下會產(chǎn)生明顯的ERD 特至關重要[3~5]。
實驗以右手和左手抓握運動想象為任務,設計了4 種刺激模式,分別是:一是圖形符號、二是靜態(tài)文字+音頻、三是視頻、四是黑屏。研究這4 種刺激模式下,左右手抓握運動想象時激活的大腦皮質層的ERD 特征有何不同,以尋找能夠激發(fā)最深激活程度和最廣激活范圍的刺激模式,并將其應用于MI-BCI 系統(tǒng)中,提高系統(tǒng)性能,改善用戶的認可度和接受度。
實驗程序采用PSYCHTOOLBOX(PTB)工具箱編寫,圖形用戶界面開發(fā)環(huán)境(Graphic User Interfac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GUIDE)進行設計,通過圖形化的交互界面來設置參數(shù)為腦電信號的采集和信號采集前的訓練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具有很好的參考和應用價值[6~7]。
4 種刺激模式分別是:一是圖形符號(→或←);二是靜態(tài)文字+音頻(左手+“想象左手運動”或右手+“想象右手運動”);三是視頻(左手或右手抓握視頻);四是黑屏。刺激模式示意圖如圖1 所示(以右手抓握運動想象為例)。一個試次10s,分為4個時段:0~2s為準備時間,出現(xiàn)紅圓盤;2~3s 為即將開始實驗,出現(xiàn)黃圓盤;3~8s 為任務期,受試者注視屏幕中的刺激模式進行右手或左手抓握運動想象任務;8~10s,出現(xiàn)綠圓盤,其間被試保持靜息放松狀態(tài)即可,等待下一個試次。
圖1 任務模式示意圖
程序設計流程如圖2 所示,實驗開始和結束都有相應提示語。共實驗采集5 組腦電信號,每組實驗包括40 單次任務,4 種刺激模式隨機出現(xiàn),各10 個單次任務。
圖2 程序設計流程圖
每組腦電采集開始和結束時出現(xiàn)“滴…”聲,每組腦電采集結束會有“本節(jié)實驗結束,按任意鍵繼續(xù)…”提示,這樣可以讓被試充分休息,方便信號采集。
實驗開始發(fā)送Marker1,表示整個實驗的開始。每個Trial 發(fā)送一個Marerk,出現(xiàn)在紅色圓盤開始呈現(xiàn)的瞬間,為三位數(shù):第一位無意義;第二位1 表示左手,2 表示右手;第3 位數(shù)1234 分別表示4 種刺激模式,即圖形符號、靜態(tài)文字+音頻、視頻及黑屏。
音頻材料為采樣率一致的單聲道音頻。視頻幀速率為30Hz,視頻材料的分辨率建議為360p,不應太高,因為可能影響播放速度,命令窗口會有“視頻播放速度過慢,請壓縮視頻尺寸,或改善電腦配置”的信息提示。需要將屏幕刷新率設置為60Hz,否則命令窗口會出現(xiàn)“需要將屏幕刷新率設置為60Hz”的信息提示。實驗中,在5s 任務期,按ESC 可以退出程序,命令窗口出現(xiàn)“用戶終止程序”的信息提示。
MATLAB 圖形用戶界面GUI 是指由窗口、菜單、圖標、光標、按鍵、對話框和文本框等各種圖形對象組成的用戶界面,它允許用戶定制與MATLAB 的交互方式。GUIDE 是MATLAB 提供的用于GUI 界面設計的工具,具有“所見即所得”的特性,操作簡單,用戶可以根據(jù)需要在GUI 組件布局編輯器中添加控件對象,設置控件屬性,保存文件后會生成相應的.fig 圖形文件和.m 腳本文件。
按照系統(tǒng)實現(xiàn)功能和設計思路在GUI 編輯界面中添加相應的控件,如圖3 所示。對每個控件的回調函數(shù)進行編程,達到預期要求的設計效果。
圖3 腦電信號采集系統(tǒng)編輯界面
GUI 界面設計完成后,需要對系統(tǒng)平臺進行測試,即要反復運行系統(tǒng),修改程序,進行大量的驗證以確定該系統(tǒng)平臺能夠較好地實現(xiàn)預期功能。
GUIDE 操作界面如圖4 所示,文本框中的參數(shù)及按鍵選擇為系統(tǒng)第一次啟動默認參數(shù)及選擇。
圖4 腦電信號采集界面
窗口界面由以下六部分組成:(1)參數(shù)調整區(qū),由“窗口參數(shù)”“模式參數(shù)”“試次時間”及“系統(tǒng)參數(shù)”四部分中的可編輯文本框和選擇按鍵組成;(2)運行時間顯示區(qū),運行時間顯示在“運行時間”文本框中;(3)數(shù)據(jù)采集區(qū),由“數(shù)據(jù)采集”中兩個可編輯文本框組成;(4)研究對象選擇區(qū),由“研究對象”中兩個選擇按鍵組成;(5)程序運行區(qū),由“運行”按鈕;(6)菜單區(qū),有4 個菜單:“說明文檔”“箭頭”“音頻”及“視頻”。
(1)窗口參數(shù):可改變刺激界面及窗口的背景色置和大小。背景色默認是黑色,通過“背景色”三個可編輯文本框調整,文本框中輸入0~255 之間的整數(shù)即可,該數(shù)字是三原色的值,如果輸錯會出現(xiàn)信息提示。
系統(tǒng)默認全屏打開刺激界面,可以指定窗口的位置和大小,“左上角”兩個文本框為窗口左上角的橫縱坐標值,“右下角”兩個文本框為窗口右下角的橫縱坐標值,坐標原點為屏幕的左上角。輸入?yún)?shù)前首先讓“全屏顯示”按鍵處于未選中狀態(tài)。
(2)模式參數(shù):即圖5 中各元素的參數(shù)。
圖5 每個試次的運行時間
信息字體是指刺激界面任務期出現(xiàn)的“左手”或“右手”。提示字體是指圖6 中“歡迎參加實驗,按任意鍵開始”“本節(jié)實驗結束,按任意鍵繼續(xù)…”及“實驗任務完成,按任意鍵結束”。視頻尺寸兩個參數(shù)分別為長和高,如果視頻材料不符合這個尺寸,則視頻播放時會發(fā)生變形。箭頭尺寸,兩個參數(shù)分別為長和寬。
圖6 實驗界面
(3)試次時間:對應圖5 中的4 個時段。
(4)系統(tǒng)參數(shù):“并口地址”根據(jù)所用電腦自行更改即可?!巴綔y試”若選“是”表示同步性檢測,若選“否”表示跳過同步性檢測,正式試驗中建議選“是”。
(5)運行時間:是指每個試次的運行時間,在程序運行結束后顯示在該文本框中,如圖5 所示。
(6)數(shù)據(jù)采集:由“組數(shù)”和“試次數(shù)”兩個文本框進行修改,試次數(shù)必須為4 的整數(shù)倍,否則點擊“運行”按鈕會出現(xiàn)信息提示。
(7)研究對象:系統(tǒng)默認是右手,“左手”和“右手”可任意選擇,4 種刺激模式除黑屏外會做出對應的形式。
(8)程序運行:做好一切準備后,點擊“運行”按鈕即可。所有實驗界面如圖6 所示。
在圖6 實驗界面中,圖6(a)是實驗開始提示語;圖6(b)是2s 的準備時間;圖6(c)是即將開始實驗;圖6(d)、(f)及(h)是想象左手抓握;圖6(e)、(j)和(i)是想象右手抓握;圖6(j)是黑屏;即將想象和進行右手左腳同時抓握;圖6(k)是2s 的休息時間;圖6(l)是一個試次結束休息;圖6(m)是實驗結束提示語。
(9)菜單操作
點擊“說明文檔”,打開該系統(tǒng)說明文檔。點擊“箭頭”,打開箭頭圖片,是實驗程序中所用左右箭頭素材。“音頻”和“視頻”各有“左”和“右”兩個下拉菜單,點擊任何一個,會打開程序中用到的音頻、視頻文件。
(10)退出系統(tǒng)
點擊窗口右上角“×”按鈕,出現(xiàn)如圖7所示的信息提示,選擇“是”即可。
圖7 “退出系統(tǒng)”信息提示
運動想象(MI)能夠促進受損傷的運動傳導通路修復或重建,使部分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神經(jīng)突觸蘇醒過來并擔當代償?shù)淖饔?。近年來借助BCI 技術的運動想象訓練已廣泛應用于神經(jīng)運動功能的康復訓練。文章對4 種刺激模式下左右手抓握運動想象時激活的大腦皮質層的ERD 特征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為多模式、高精度的運動意圖解碼提供了科學基礎。通過MATLABGUIDE 圖形化的交互界面來設置參數(shù),為腦電信號的采集和信號采集前的訓練提供了方便,具有很好的參考和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