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興華建筑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項目鳥瞰
項目位于南京市雨花臺區(qū)板橋新城中部組團,其中A、B、C分區(qū)為二類居住用地,D、E、F、H分區(qū)為商業(yè)用地,G分區(qū)為基層社區(qū)中心用地,并且D、E、F、G、H分區(qū)內現存有工業(yè)遺產建筑。本次用地分A、D兩個地塊,其中,A地塊定位年輕人的社區(qū);D地塊保留工業(yè)遺址建筑,作為社區(qū)商業(yè)和配套。
項目區(qū)位
“折”體現整體規(guī)劃:順應城市肌理,營造靈動空間。
“疊”體現單體設計:層疊彈性模塊,創(chuàng)造共享家園。
“街坊”表明方案旨在承襲傳統文化,構筑城市街坊。
以城市尺度為切入點,著眼于當代居住模式、現狀城市風貌與傳統文化的融合,理性建構面向未來居住需求的住宅社區(qū)。
整體構思是想創(chuàng)造一個“折疊街坊”,以設計復合重構居住、社交、城市活動的空間載體,融入街坊的空間,打造功能復合、路徑復合、空間復合的開放社區(qū)。
折疊概念
方案立足于區(qū)域歷史風貌與城市肌理,通過統一的規(guī)劃手法、理性的建筑語言,營造一個開放共享的5分鐘鄰里生活圈居住區(qū)。
設計從南北延伸的城市綠軸出發(fā),串聯北側蓮花湖公園與南側工農河景觀帶;整合中船綠洲一期地塊居住區(qū)與歷史商業(yè)片區(qū),形成以D分區(qū)為區(qū)域核心的5分鐘生活圈。
設計融入東側綠地的T型外“街”將住區(qū)劃分成3個組團,沿“街”點狀布置的公共配套強化了住區(qū)的開放性。建筑單體優(yōu)先考慮居住舒適度,呈正南北向布置,住宅端部及單元連接處折線處理,順應了城市肌理并圍合形成豐富的內“坊”空間。
自由彈性生長的居住組團,融入花園底盤和多維度的公共服務空間,通過建筑形體的轉折以及居住模塊的疊加、共享平臺的連接,最終形成靈活可變的現代街坊。建筑高度呼應周邊空間關系,形成有韻律的城市空間。
總平面圖
折——單體平面順應道路肌理,與城市空間呼應,以核心筒連接折線消解變異空間,在滿足規(guī)范的前提下,設置消防電梯及前室,每層貫通,滿足消防要求。
連——穿梭電梯與鄰里客廳構建共享平臺,點亮社交屬性,打造青年活力社區(qū)、鄰里共享社區(qū)。單元組團中,通過室外樓梯連接樓上樓下,方便就近到達鄰里客廳,層間設置聯系電梯,方便就近入戶,減小公攤面積,提高得房率。
巷——單體通過北側外廊連接,入戶處形成放大節(jié)點,輔以綠化花園,形成街坊里巷,構建綠色健康生活,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促進鄰里關系和諧發(fā)展。
單體模塊設計
整體設計風格現代簡約,強調體塊之間的疊加與錯動,形體多變,富有韻律。通過平臺連接和底層架空,形成多維度的交流空間和共享花園。
水平系統:單體設計中,戶型自由拼接組合,通過入戶層共享平臺連接,形成鄰里街坊。
垂直系統:單體疊加每4層一組洋房組團,每2層一組復式組團,打造集成住宅。
公共連廊水平串聯鄰里街坊,將一般生活配套和交往空間融入居住空間,加強單元之間的聯系,形成共享開放空間。
穿梭梯作為豎向交通樞紐,垂直聯系各住宅組團,打造功能復合、路徑復合、空間復合的開放社區(qū)。
“入戶門廳”“空中大堂”“鄰里客廳”等歸家動線上的空間設置為住戶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交流機會。
方案設計之初,設計團隊注重建筑工業(yè)化的設計理念,統一戶型產品進深,空間彈性可變,最大程度實現戶型之間的自由拼接與組合,以標準化、模塊化的設計標準,高度滿足裝配式建筑的設計要求。
一是從任務書產品需求出發(fā),結合居住設計一般做法(兩進深+ 走廊)以8100毫米進深為基礎,生成單元模塊;二是單元模塊組合自由拼合,形成彈性標準層平面;三是融入多層次入戶大堂共享空間,形成單體建筑組團;四是引入“空中洋房”理念,消解高容帶來的壓迫感,形成2-4層宜人尺度的洋房。
結構形式采用框剪結構,結構墻肢位于主體外側,結構整體抗側力構件對齊,能夠形成較強抗側力“榀”的作用,形成圍合結構體系??蚣荏w系好似抽屜,戶型單元可以自由在框架內進行移動組裝。
東側沿街效果圖
以基本戶型單元75平方米、89平方米、108平方米為模塊,進行戶型間上下左右自由拼接,組合形成豐富的標準層單元模塊。戶型內部契合家庭每個階段的不同需求,實現一宅一生、全生命周期設計。
通過調研及評估,現存廠房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排架結構,空間高大,結構清晰,保存完整;其外圍護墻面及屋頂破損較為嚴重,亟待改造。
“折疊”商業(yè)空間——折線形步道串聯D地塊與周邊各功能組團,與城市對話;原廠房空間高大,可實現多層模塊疊加,營造更具趣味的商業(yè)空間。
以功能需求作為切入點,策劃豐富的業(yè)態(tài)集群,形成5分鐘社區(qū)活動客廳全天候正循環(huán)。
強調連續(xù)——采用多層級、多樣式的連廊、盒子及步道來聯系各地塊和功能。
對話歷史——新舊共生,保留元素,置入“折疊”商業(yè)空間的新理念。
城市化進程從街坊時代的“熟人社會”到高樓時代的“生人社會”,人們對現代生活的向往永遠摻雜著對過去無限的懷念。折疊街坊,不僅僅是空間的折疊變化,更是傳統街坊煙火場景的現代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