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陌書
歷史,是已發(fā)生的事情之和,早已凝固冷卻,形同化石。
史籍給人物下了定論,就故事的角度來說無異于劇透,所以很多作者更愿意書寫當下和未來,捕捉流動中的未知更有意趣。但我并不認可歷史這門學科缺乏想象力的看法,相反,由于史料的涂抹與散佚,對歷史真相的推理往往更需要天馬行空的遐想。在以人殉為風俗的殷商,紂王是否算得上殘暴是可疑的。烽火戲諸侯的背后,隱藏著平王勾結犬戎弒父奪位的嫌疑,幽王為博美人一笑葬送江山的說辭,可能只是將過錯推諉給女子。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死后,其子拓跋嗣的繼位過程含混不清。建文帝的下落更是說不清道不明。
很大程度上,我們看到的歷史是經(jīng)過加工創(chuàng)作的,歷史不是“真實”,而是創(chuàng)作者們“想讓我們認為的真實”,和“虛構”的小說在血緣上本來就是近親。我很是敬佩太史公的刀筆,寫衛(wèi)霍時羅列斬首、俘獲的枯燥數(shù)字,寫李廣時繪聲繪色,奪馬突圍,箭穿石虎,悲憤自盡后百姓落淚,一位悲劇英雄躍然于竹簡之上,難怪文人騷客為李廣惋惜了兩千年。太史公的文學成就斐然,卻被史學成就奪色不少。越早期的歷史越有神話與奇幻文學的色彩,盤古創(chuàng)世、涿鹿之戰(zhàn),再到頭頂祥云的劉邦斬白蛇起義,正史和野史的區(qū)隔微乎其微。
更何況,留存的史料在歲月長河里不過是寥寥幾筆,有太多廣闊的留白,留白正是滋生故事的土壤。兒時閱讀啟蒙讀物,我分不太清《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區(qū)別,把演義當做史實,毋論做法求東風、點七星燈續(xù)命的諸葛亮,連近乎神鬼的管輅、左慈我都信以為真。對歷史的二創(chuàng)是浪漫的,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變化無窮。
我認為解構歷史是很值得寫的題材,為此而花費半年寫了七篇不同朝代的故事,暫定名為《奇行怪狀錄》。其中《紫匣記》講述宋代畫師盧桑醉心于畫卻又卷入俗世陰謀;《殘章記》偽托古代章回體小說的殘章,講述了背負滅門之丑的丁翼下山,在龍蛇混雜的客棧和各方人士打交道;《離魂記》講述唐憲宗元和年間,國子監(jiān)學子蕭子升無意間得到《四荒經(jīng)》,遭遇各種詭異離奇之事;《盜馬記》講述了唐末五代時期的亂世,一個避世的游俠在一座荒廟里,跟畫師、盜匪還有女人牽扯到一起;《朝行記》講述了古代的一場家庭糾紛,主人公一路上回憶自己一生的種種往事,他在走向歷史注定的死亡,他的身份在最后揭曉;《浮舟記》講述明末清初一個船夫的故事,他曾是紈绔子弟,朝代更迭后落魄,他在河上擺渡遇到敵對的兩撥人,卻不知自己該去何方。
至于《垣伯記》,是背景年代最久遠的一篇,故事發(fā)生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時期。越是久遠的年代創(chuàng)作的自由度越高,在明末故事《浮舟記》里我只能虛構幾個人物,而在《垣伯記》里我能虛構一個國家。畢竟西周分封的諸侯上百,史書遺漏的可能性是有的,比如考古才發(fā)現(xiàn)的霸國。借助古典文本以及史料來再創(chuàng)作的手法并不新鮮,就當代小說而言,近有王小波的《唐人故事》,馬伯庸的《長安十二時辰》,等等。珠玉在前,我的創(chuàng)作并無新意,更多是出于私人趣味性質(zhì)的游戲。
為何將《垣伯記》的故事背景設定在東周?
在我看來,東周列國,蓬勃、動蕩而且血腥。
宗法制和分封制下的華夏,并不像秦漢之后的大一統(tǒng)王朝那樣天無二日,俠士和說客們能周游列國,一展抱負。周天子只具象征意義,諸侯們在周禮的價值觀下既互相討伐又締結盟約,像是如今的國際關系。不過又保留著人殉、奴隸制以及巫術崇拜等等愚昧的元素。這時的文明質(zhì)樸、莽撞,沒有一套定論,充滿無限可能。
所以我將故事背景設定在這個時代,設定發(fā)生在虛構的國度,葭國。兩位公子爭權,內(nèi)亂即將爆發(fā),主人公涉歸去魯國找孔子拜師,被拒后投身少正卯門下。涉歸生在沒落的士族階級家庭,祖先曾經(jīng)是顯貴的卿大夫,他懶散浪蕩,恣意隨性,他想要出人頭地,但做什么事都難堅持,對愛情、事業(yè)、仇恨,都是如此。他具有作者強加的現(xiàn)代性的思想,卻也只能隨波逐流。人是被環(huán)境塑造的產(chǎn)物,他有著被歷史推著走的無奈,沒能阻止什么或者改變什么,僅僅是經(jīng)歷,如一塊熱鐵被歷史鍛造。
從現(xiàn)代視角解剖這樣的題材,用超現(xiàn)實的手法來解構,賦予人物超脫時代的跳脫性。這樣的敘事多少會有上帝視角的弊病,可相較于批判或贊揚,我更認可敘事只是呈現(xiàn),能跳出價值體系的范疇,一個念頭、一次選擇、一件事,人物心中計較的往往不是對錯,而是利害。我沒用善惡二元的觀念作為小說基調(diào),道德帶有自我滿足的屬性,我僅僅是刻畫曾經(jīng)發(fā)生過、正在發(fā)生并且將來還會發(fā)生的人性傾軋。復雜的社會運行邏輯建立在本能之上,人是既簡單又復雜的,生而殘缺又渴望完美,要修補殘缺往往要從別人那掠奪材料,結果就是永恒的精神與物質(zhì)的互相剝奪,這種矛盾是小說創(chuàng)作長久的母題,也并無什么標準答案。
感謝《青年作家》,讓我能夠在此心無羈縻,陳述關于寫作的種種妄思。也許寫這樣一篇小說,讓假想從當下的鏡面反射到以往,終究投映到未來的黑洞,期間自我會被短暫撕碎,播撒于所有時空的角落,我通過虛構追溯到起初,也抵達到終結,諸神與群畜的語言沉默如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