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杰
“我們博物館結合自身文物藏品優(yōu)勢,擷取榆社史上最為精彩的篇章,在館內設置了自然造化—地質遺跡廳、生命信息—古生物化石廳、千年凝眸—石刻造像廳、文明積淀—歷史文物廳、紅色記憶—革命文物廳五個展廳,這些展廳記錄和展示了榆社的悠久歷史……”
位于太行山西麓的晉中榆社縣作為聞名世界的“化石之鄉(xiāng)”,是中國最早開始研究化石的地方。3月28日,《科學導報》記者來到榆社縣化石博物館,置身古生物化石展廳,透過一件件珍貴的化石,仿佛穿越時空隧道,回到遙遠的洪荒時代,感受這些史前動物繁衍、生息、滅絕的悲壯歷程。
榆社縣化石博物館現為國家二級博物館,是山西省唯一一座縣級化石專題博物館。該博物館占地面積3200平方米,陳列布展面積超過1500平方米,因館內化石數量大、種類多、層位連續(xù)、延續(xù)時間長,被我國著名古人類學家賈蘭坡稱贊為“古脊椎動物化石的寶庫”。久而久之,榆社也有了“化石之鄉(xiāng)”的美譽……
“我們博物館有各類館藏文物2000余件、化石600余件,其中不乏榆社劍齒象、榆社原大羚、榆社銀郊中國肯氏獸等珍貴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尤其是這里陳列的大量古生物化石,填補了世界地質史上研究530萬年至250萬年前的空白階段,具有‘承上啟下性和‘唯一性。”榆社縣化石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眼前這具連體大唇犀骨架化石,左右各有一個頭,據專家考證,它們是在一起飲水、吃草或戲耍的時候,突然發(fā)生了強大的地質災害,把它們重疊擠壓在一起形成的,這件化石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是保存最完整、也是最有研究價值的一件化石,是我們館的鎮(zhèn)館之寶?!?/p>
這些化石如同一面鏡子,動物們透過時間的塵埃看見了百萬年前的自己,而世人透過這面鏡子感受生物演化與自然變化的豐富多彩。展館內有讓人驚嘆的劍齒虎撕咬鬣狗化石,有長達3米的榆社劍齒象頭骨化石,有保存完整的三趾馬頭骨化石、原始野牛角化石、榆社原大羚角化石……這些獨特的化石歷經滄海桑田、穿越百萬年時光與我們“相見”,它們矗立在展柜中,無聲敘述著生命進化的故事,似乎在告訴世人這里曾是一片動物的天堂,氣候和環(huán)境的巨變使它們走向絕滅,形成了這些稀有的動物化石。
漫步博物館,記者還看到館藏的石刻造像、青銅器、陶器和瓷器等文物,這些文物既有彌足珍貴的戰(zhàn)國車馬器、凝重威嚴的西周青銅鼎,又有俊雅的宋代定窯白瓷缽,還有清新飄逸的清代哥窯地粉彩盤……一件件珍貴文物穿越時光向我們走來,與這些文物相望,與時光相觸。
地質遺跡廳訴說著自然的奇跡;古生物化石廳激蕩著生命的信息;石刻造像廳展示著精湛的技藝;歷史文物廳傳承著文明的記憶;革命文物廳記述了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期間榆社人民奮起抗戰(zhàn)、無私奉獻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