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
第二天,我們到了廣州市越秀區(qū)東山口的農(nóng)林菜市場。一進門,是賣早點的鋪子,有幾位攤主或站或坐,正在吃米線。左邊是何媽拉腸,右邊是東北大餅。賣魚的攤子上擺的有馬頭魚、紅目鰱、桂花魚、巴浪魚、脆肉鯇、石斑魚、鯽魚,一條條魚靜靜地躺在碎冰塊上。有賣鱷魚肉的,有賣甲魚的,還有賣青蛙的,青蛙是活的,在絲網(wǎng)里拼命掙扎。一塊磚頭上密密麻麻地爬著很多小蝎子,小蝎子是用來煲湯的。雞蛋碼得整整齊齊:草雞蛋、烏雞蛋、土雞蛋。放養(yǎng)土雞蛋7塊錢一斤,華農(nóng)放養(yǎng)土雞蛋11塊錢一斤,湘湘五谷蛋10塊錢一斤,從化初生土雞蛋12塊錢一斤。石磨豆腐4塊錢一塊,上面工工整整地刻著字,有的刻著“山”,有的刻著“水”。蔬菜洗得干干凈凈,嫩得能掐出水。雖然時時都有顧客過來挑挑揀揀,把原本擺得錯落有致、五顏六色的水果弄亂,但水果小販馬上就會讓它們恢復原樣。賣調(diào)味品的貨架上擺著十幾種品牌、口味的醬油。買菜的人有的拎著包,有的推著自行車,車筐里放著剛從醫(yī)院取回來的核磁共振照片。
何志森指給我看,在很多菜攤頭頂?shù)恼信铺?,一邊掛著營業(yè)執(zhí)照,一邊掛著一張攤主的手的照片。這是何志森的學生馬增鋒的創(chuàng)意。馬增鋒到菜市場觀察生活,一上來就找小販聊天,直接被人家轟走了。于是,他就坐在旁邊畫這些小販,慢慢地,人們都過來圍觀,嘖嘖稱贊:“畫得真像啊,能給我畫一張嗎?”“艾云尼”臺風來的時候,整個菜市場都被淹了,馬增鋒不走,他幫著小販一起搬冰箱。馬增鋒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拍攝了菜市場108位攤主的手。每一雙手的背后,都有一個故事:蔬菜攤攤主的手,干燥而帶著泥土的痕跡;肉攤攤主的手,油膩又掛著絲絲縷縷的刀傷;海鮮攤攤主的手,透出一股又咸又腥的海洋的味道。其中有愛漂亮的手,有做著大學夢的手,有為照顧家人而轉(zhuǎn)行的手,有愛打麻將的手,有擔心女兒高考的手,有20年婚姻美滿的手……
何志森給我看其中的一張照片:“你注意到這位阿姨的手上寫著一個數(shù)字嗎?她是個文盲,每天把賣得的錢寫在手上。那個數(shù)字是800。她這一天賣了800塊錢?!?/p>
何志森贊嘆不已:“這些小販真的很有正能量。他們每天只睡4個小時,但覺得自己非常幸福。跟他們聊天的時候,他們經(jīng)常會說,你們不要覺得我們辛苦。我們也能掙錢的,只要有這個攤位,我們就能把孩子送到廣州最好的學校上學。”
我問何志森:“你在菜市場觀察到了什么?”
他想了想,說:“能量。這是一種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中求生存的能力,一種迅速利用機會萌芽的能力。這就是自下而上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