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睿
人到中年,訝然發(fā)現(xiàn):歲月并不溫柔。于是,自然而然不再曬經(jīng)常去游覽錦山秀水,孩子乖巧懂事之類的朋友圈內(nèi)容,不再假裝過得很從容,而是坦然接受平淡甚至庸常的生活。其實,這未嘗不是人生的一種成長。
每天清晨五點半,我開始為家人精心準(zhǔn)備早餐,再目送他們上學(xué)、上班后,發(fā)現(xiàn)距離自己上班出門還有二十分鐘的閑暇?!赌υX僧祗律》中說,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一須臾為四十八分鐘。而這一晨的光陰中,有近半須臾真正完全屬于我自己。如此,對時間存有敬畏的同時,心中又不可抑止地生出絲絲縷縷的歡喜來。
做點兒什么呢?能做什么呢?嘗試暫別塵世喧囂,靜心細(xì)閱一首詩歌。不想,日復(fù)一日,偶然將之串聯(lián)起來欣賞,竟別有一番意趣。
例如,席慕蓉的詩歌《我》:“我喜歡出發(fā)喜歡離開/喜歡一生中都能有新的夢想/千山萬水隨意行去/不管星辰指引的是什么方向?!遍喿x這首詩,我不自覺于耳畔回想起《壯志凌云》一曲,感受被牽引的心思前進、升騰、穿越迷霧、突破云層。我享受此刻身體的獨立,糟糕的情緒被放逐,情志散發(fā)出了多彩之光。
利用這碎片時間的閱讀,又仿佛是一場令人驚喜的邂逅??搭櫝堑摹讹L(fēng)偷去了我們的槳》“:風(fēng)偷去了我們的槳/我們/將在另一個春天靠岸/堤岸又細(xì)又長/楊花帶走星星,只留下月亮/在我們的嘴唇邊/把陌生的小路照亮?!弊x罷此詩,自己不禁莞爾,原來《我》中的“星辰”是被本詩中的“楊花”帶走了。有人評價,只有對理想懷有最誠摯的追求的人,才會畫出如此純凈的理想的象征圖。我故意將兩首詩結(jié)合起來,想起了“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一句,亦或許因為“星辰”“月亮”的存在,那夜色中前行追夢的腳步才更具打動心靈的力量。
再比如舒婷的《也許》:“也許我們歌唱太陽/也被太陽歌唱著/也許肩上越是沉重/信念越是巍峨/也許為一切苦難疾呼/對個人的不幸只好沉默/也許/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喚/我們沒有其他選擇。”讀到這里,我長舒一口氣,欣慰于人們漫過夜色,太陽已然升起。
陽光里,讀一讀戴望舒《在天晴了的時候》:“新陽推開了陰霾了,溪水在溫風(fēng)中暈皺,看山間移動的暗綠——云的腳跡——它也在閑游?!蔽夜室鈱⒆x過的詩歌按照光陰的主線進行串聯(lián),靜靜參悟生活的平凡美好,神奇的大自然總是毫不吝惜賜予我們創(chuàng)作的靈感,使我們兼具清醒與曠達(dá)、柔軟卻明媚、溫暖又風(fēng)情的特質(zhì)。
我喜歡在閱讀中這般體味靜處的近半須臾,誠如老子《道德經(jīng)》中所言“空生靜,靜生定,定生慧,慧至從容,從容生活,有何不可至,不可求”,心思愈發(fā)澄明無礙,眼前如此淡然而深邃。
人至中年的我暫別朋友圈,晨閱詩歌半須臾,不啻為心靈做了一套保健操,以便我每天都能以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
責(zé)編:馬京京實習(xí)生:陸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