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喝著營養(yǎng)早茶,一邊品著甜點美食。突然發(fā)現(xiàn),插在花瓶里的一株桃樹枝丫是那么完美地融在書房里,給這冬日平添了一份暖意。我的心被融化了。
這是上月打理院子里的花草樹木時的戰(zhàn)果。
臥龍崗家的院子里種滿了綠植,巴掌大的庭院,還挖了一個小魚塘,能栽花種樹的地方就不多了。
香滿庭院的桂花、南國的紅豆杉、美國的月季、法國的紅楓、陜西的石榴、矮腳梔子花、繞墻騎行的金銀花藤、薔薇,還有芍藥、牡丹,還有一些叫不上名的植物,高矮錯落、各領(lǐng)風(fēng)騷。這棵桃樹是某年花開時節(jié)在柳陂集市上買的,正是含苞待放的早春,我被她那種有生命氣息的紅所感染了。
院子小,不敢讓她長高。一米不到的個子,居然掛滿了桃子。嘗試著吃了幾個,酸酸甜甜。年復(fù)一年,不想要太占空間,稍有病枝贅葉,我就大力修剪砍伐。閑時,把剪下的枝葉扎成把,曬干,給老爺子熬藥燒柴時引火用;忙時,就直接掃走,扔垃圾桶了。這次是準備掃走的,光禿禿的枝干猶如一幅水墨畫,自然、干凈、線條舒展,恰如妙齡少女,婀娜多姿;又似風(fēng)燭殘年的老者,干枯的面頰上刻滿歲月的年輪。我憐惜地捧在手心端詳,決定給她一個去處。
吳祥診所搬到林安國際物流園后,妻子在網(wǎng)上買了兩個長頸花瓶,平時都是注滿水,插幾株綠植什么的,總感覺不倫不類的,有些別扭。今天,正好用上。
發(fā)現(xiàn)美,享受美,生活中的美真的是無處不在。
無獨有偶,那塊“追星趕月”的奇石和妙文不也是這樣被發(fā)現(xiàn)的嗎?
關(guān)注昊兒時,記錄下他在生活中的點滴,寫下了《哈兒外傳》;有了昊妏,朋友圈滿是孫女的倩影;書寫和眾的文字,更是多次登上了《青年文學(xué)家》雜志……
了無大智,所以更在意身邊的一草一木。
眼里有光,心中有愛;目光所及,皆是美好!
昨天給和眾理發(fā),小家伙提條件了:“晚兩天可不可以?”
媽媽說不行,馬上要過年了,正月不能剃頭。
“可剃光頭婆婆會笑話我的!”
三歲四個月,嫩聲稚語,一字一句,竟出自一個幼童的口,我被震撼了。真的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我開始重視和眾的意見:理發(fā)時在頭頂前部留下了一塊鍋鏟的造型;提前給婆婆打招呼,要說發(fā)型很帥、很酷,不能玩笑,要很誠實的樣子。和眾覺得不放心,理完后,他還自己跑到穿衣鏡前左瞅瞅、右瞄瞄,直到心滿意足。
《春歸有期,山水共赴》,這是前幾天周貴玉社長發(fā)過來的《青年文學(xué)家》2024年1月上旬刊的卷首語。
我喜歡文中的這段話:“新的一年,愿我們山水共赴,心中有春,眼中有景,奔向美好?!?/p>
我調(diào)侃周社長:“你一個東北人,吃的是滿肚子大豆、高粱,是怎么寫出這么多錦繡文字來的呀?每期都寫,期期有異。每每讀起來都有如沐春風(fēng)、甘飲飴餳的快意。”
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這是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又何嘗不是我們創(chuàng)作的源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