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語琪
面粉到家了
冬至這天,爸爸買了一些面粉回家。我高興極了,因為我可以和媽媽一起揉面團做面食了!面團像橡皮泥一樣,摸起來軟軟的,還可以捏成各種形狀,很好玩!
和面的時候,除了加水、食鹽和糖,媽媽還按照比例放了一些酵母粉。媽媽說酵母可以促使面團膨脹、疏松,用充分發(fā)酵的面團蒸出來的饅頭個頭更大、口感更好。不過,面團在冬天發(fā)酵比夏天慢一些,我們要等一會兒才能吃上。
聽說還要等一會兒,我這個小饞貓可不樂意了。我想,怎么能讓面團快速發(fā)酵呢?根據(jù)媽媽的話,我猜想溫度是影響發(fā)酵的重要因素??吹轿以趧幽X筋,身為科學老師的媽媽鼓勵我動手實驗,實踐出真知。
面團“發(fā)?!绷?/p>
于是,我請爸爸媽媽當助手,準備電子秤、溫度計、三個碗,以及加入了酵母粉的面團。
首先用記號筆將三個碗標記為常溫組、低溫組、高溫組。然后用電子秤稱出三份等量的面團(每份約530 g),將面團放入碗里并蓋上保鮮膜。最后,我把三個碗放在不同的環(huán)境:低溫組放在冰箱里,溫度約為-5 ℃;常溫組放在廚房里,溫度約為7 ℃;高溫組放在發(fā)熱桌下面,溫度約為38 ℃。
每隔一個小時我就去觀察面團的發(fā)酵情況,并記錄當時的溫度。三個小時后,我把三個碗拿出來擺放在一起。通過對比,我發(fā)現(xiàn)低溫組的面團還是老樣子,常溫組的面團“長大”了一圈,高溫組的面團“發(fā)福”了,幾乎占滿了整個碗。
實驗證明我的猜想是對的!溫度確實是影響面團發(fā)酵的重要因素,在較高的溫度下,面團發(fā)酵得更快。
饅頭下肚了
做完實驗后,面團也沒有浪費。我和媽媽一起將面團做成包子、饅頭,放入蒸鍋里蒸煮,沒過多久就吃上了熱乎的饅頭。吃著自己做的食物,我心里美滋滋的。
通過這次實驗,我學會了科學分析問題的方法,明白了要珍惜勞動成果、愛惜糧食的道理,也體驗了科學實驗的樂趣。我一邊嚼著饅頭,一邊想:面團發(fā)酵一定要用酵母粉嗎?酵母粉可以用其他東西代替嗎?我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展下一次實驗了!
指導老師? 胡艷輝
(欄目編輯:李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