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采訪者:山東省棗莊市高新區(qū)關工委主任 王榮義
采訪者:本刊記者 王明輝
左手剛領到光榮退休證書,右手就拿到了關工委頒發(fā)的“五老”志愿者聘書,這種做法被稱為關工隊伍的“無縫對接”。上述一幕,就發(fā)生在山東省棗莊市高新區(qū)興仁街道8 名機關干部榮退儀式上。本刊記者就此采訪了棗莊市高新區(qū)關工委主任王榮義。
記者:機關干部從退休到再上崗的無縫對接,關工委做了哪些工作?
王榮義:退休干部因自身和家庭情況不同,每個人的想法也不相同。有的家中事務繁多脫不開身,有的想加入“五老”隊伍但是怕別人說閑話。關工委堅持“條件許可、本人自愿、就近安置、鼓勵奉獻”的原則,對每年到齡退休人員的個人想法早了解,家庭情況早摸清,思想動員早發(fā)動,“再上崗”做“五老”的安置辦法早通氣,促使他們本人樂意做“五老”,家人支持干“五老”,進而充實壯大了關心下一代“五老”隊伍,保障了關工委工作的開展。
記者感受:“不打無準備之仗”同樣適用于關工委隊伍建設。一個“早”字,使得關工委在對榮退人員的“搶人大戰(zhàn)”中贏得了主動,搶占了先機。一個“早”字,為“退休即上崗”的“五老”打開了開展關愛工作的無障礙通道。一個“早”字,是“五老”隊伍實現(xiàn)無縫對接的秘訣。
記者:無縫對接的“五老”志愿者有什么特點?
王榮義:他們平均年齡還不到60歲,是比較年輕的“五老”,退休前在政法、政工、教育等部門工作。他們普遍都身體健康、思想活躍、閱歷豐富、專業(yè)能力強,樂于為關心下一代工作奉獻余熱,且干勁十足。如本次對接的退休干部漸懷進,從開始上班就沒離開過興仁街道,做過計生工作,擔任過管區(qū)書記、環(huán)衛(wèi)辦主任、經(jīng)發(fā)辦主任等職務,這都是他今后開展好關愛工作的優(yōu)勢。
記者感受:“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動員退休干部無縫轉(zhuǎn)化為“五老”人員絕不能盲選,要做到有的放矢。關工委以較年輕、思想活、閱歷廣、能力強、有熱情、干勁足等為入選標準,在為關工隊伍建設提供源頭活水的同時,也在源頭上確保退休干部今后開展關愛工作的持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
記者:從拿到光榮退休證書、“五老”志愿者聘書到參加關工活動,老干部的心態(tài)有什么變化?
王榮義:他們的心態(tài)變化非常大。如老干部漸懷進從退休前幾天就開始高興,覺得終于有時間回家看孫子了,但真拿到光榮退休證書時,心里頓感失落,有種被拋棄的感覺。從衛(wèi)計服務站退休的張慶玲拿到“五老”志愿者聘書時,高興地說,55歲感覺自己還不老,能“再上崗”為下一代奉獻余熱很自豪。從街道農(nóng)業(yè)辦退休的夏印文,今年3月第一次以“五老”的身份參加了棗莊市高新區(qū)關工委主辦的學雷鋒活動。他說:“‘再上崗’不僅能關心下一代,還能鍛煉身體,挺好!”
記者感受:“被需要”是一種幸福。從失落,到自豪,退休干部的心態(tài)變化反映出對加入“五老”隊伍的迫切需求。在此基礎上,他們主動無私關愛下一代,這又恰是關工委工作所需要的。吃透雙向奔赴的“被需要”,關工委這波退休即上崗的“無縫化”操作,既稱了被關愛者的心,也如了退休干部的意,更印證了無縫對接是穩(wěn)定關工隊伍的關鍵。
榆林市金秋春光志愿服務隊隊長
關愛下一代“禾苗課堂”創(chuàng)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