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科
小星星,中華文明綿延幾千年,美好的傳統(tǒng)美德是它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長久不倒的基石.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精神有哪些呢?這種美德的代表人物又有誰呢?“神畫中國說·美德篇”正式拉開帷幕.今年,就請大家跟隨我們,一同學(xué)習(xí)、傳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吧!
小星星,我們在家時有鄰居,在學(xué)校時有同桌,就是乘坐地鐵、火車等交通工具時,也會和鄰座的乘客當一回“臨時鄰居”。與鄰居和睦相處、互相幫助是我國傳統(tǒng)美德之———睦鄰。古人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鄰居的善意。
為人著想
站在鄰居的角度考慮問題,做對鄰居有利的事,是最直接的睦鄰方式。有兩位古人就是這樣做的。
明代的禮部尚書楊翥家里養(yǎng)了一頭驢,以驢代步。后來,鄰居家里生了一個孩子,這孩子一聽到驢叫聲就哭鬧不止。于是,鄰居登門請求,楊翥為鄰居著想,直接賣掉了驢。這應(yīng)該是最早妥帖處理噪音擾民事件的例子啦。
北宋人于令儀家境富裕。有一天半夜,鄰居的兒子居然到于令儀家中偷盜,被抓獲。于令儀得知,這個原本老實的年輕人是因為父親染上重病,無錢醫(yī)治才偷盜時,直接大方地贈予他一大筆錢財。于令儀還考慮得十分周到:留他住了一夜,天亮再護送鄰居回家。
引人向善
鄰居之間可能會有些沖突。處理沖突時,如果直接吵鬧,那結(jié)果往往是兩敗俱傷。所以,有些智慧的古人在發(fā)生沖突時會用行動來引導(dǎo)鄰居向善。
“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毙⌒切牵宕鷱堄⑦@首勸告家人的詩很有名。他勸告了家人,家人挪墻的舉動又感化了鄰居,這才有了如今代表著睦鄰美德的六尺巷呀。
同樣用行動感化鄰居的還有漢代的羅威。鄰家的牛多次啃咬羅家的莊稼,羅威去和鄰居告狀,情況也沒有改善。于是,羅威每天在天亮之前就割回許多青草,偷偷放在鄰居家牛圈旁。這樣,牛吃飽了青草,也就不去啃莊稼了。鄰居得知他的做法后,十分羞愧,之后便加強了對牛的看管。
小星星,睦鄰的美德從古代傳到今天,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你的身邊有這樣的事例嗎?可以寫下來,投稿給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