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清,賈鴻飛,高學坡
燒傷主要指火焰、化學物質、電流、激光、高溫蒸汽等導致的皮膚黏膜損傷[1]。皮膚作為抵御外界物質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具有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穩(wěn)定的作用[2]。當發(fā)生燒傷時,皮膚組織受損,失去屏障功能,極易產生體液外滲、組織細胞缺氧、水電解質失衡等情況,不僅會帶來炎癥反應,還會對患者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產生影響,嚴重者還會引發(fā)多臟器功能衰竭,甚至導致死亡[3]。皮膚的再生能力具有一定限度,大面積燒傷或燒傷程度到達真皮層,較易發(fā)生瘢痕增生和攣縮,對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會造成不良影響[4]。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各種創(chuàng)面修復治療中的細胞分裂因子,具有修復表皮,促進細胞生長的作用[5]。納米銀敷料中的納米銀離子具有止痛消炎、殺菌抑菌的作用,可降低患者感染率,進而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6]。盡管近年來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在與皮膚修復相關的臨床應用中受到了極大的關注,但現臨床上將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與納米銀敷料聯合應用于燒傷患者的報道仍然較為少見[7]。鑒于此,本研究從聯合治療的角度切入,研究上述皮膚修復材料對燒傷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的作用,以期為臨床燒傷患者創(chuàng)面修復提供參考依據。
選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張家口市第一醫(yī)院收治的燒傷10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深Ⅱ度燒傷[8];意識清晰,可配合研究;創(chuàng)面未經過其他治療。排除標準:有凝血功能障礙者;伴全身感染者;伴其他復合傷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將100例分為對照組50例和觀察組50例。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20~66(43.63±8.43)歲;燒傷的病因包括23例火焰燒傷,19例電弧燒傷,8例酸堿燒傷;燒傷位置:28例四肢燒傷,22例軀干燒傷;燒傷至入院治療時間為30 min~10 h(3.25±0.49)h;體表燒傷面積10%~20%。觀察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20~66(43.18±8.22)歲;燒傷的病因包括25例火焰燒傷,17例電弧燒傷,8例酸堿燒傷;燒傷位置:30例四肢燒傷,20例軀干燒傷;燒傷至入院治療時間為30 min~10 h(3.69±0.37)h;體表燒傷面積10%~20%。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張家口市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22-KY-45),患者均簽署了相關協議。
入院后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內環(huán)境,保持良好的呼吸功能,并給予抗感染和(或)抗休克治療。使用5%碘伏對患者燒傷創(chuàng)面進行消毒清創(chuàng),然后使用等滲鹽水對創(chuàng)面進行沖洗,徹底清除壞死皮膚組織,并在保證泡皮完整的基礎上予以引流。對照組使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桂林華諾威基因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S20020113)治療,創(chuàng)面處理完成后將該藥均勻噴灑于創(chuàng)面并包扎固定,2 d換藥1次,直至創(chuàng)面愈合,換藥時注意觀察創(chuàng)面情況,發(fā)現異常及時治療。觀察組使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聯合納米銀敷料(安信納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163140192)治療,1∶1混合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和納米銀敷料敷于清創(chuàng)后創(chuàng)面,并包扎固定,間隔2 d更換1次敷料,直至創(chuàng)面愈合,更換敷料時注意觀察創(chuàng)面情況,發(fā)現異常及時進行治療。
1)血清炎性因子檢測: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后7 d抽取所有入選患者肘靜脈血5 mL,離心后取上清液保存,細胞間黏附分子-1(ICAM-1)、白細胞介素-10(IL-10)、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以上血清炎性因子檢測試劑盒均購自上海科艾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產品貨號分別為CB11444-Hu、CB13566-Hu、CB11762-Hu,所有檢驗流程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2)創(chuàng)面愈合、創(chuàng)面疼痛及瘢痕評估: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7、14 d后提取患者創(chuàng)面燒傷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yǎng)并計算細菌培養(yǎng)陽性率。統計2組炎性癥狀消失(燒灼感、水泡、滲液、劇痛)時間及創(chuàng)面愈合50%、創(chuàng)面愈合80%、創(chuàng)面愈合100%等階段所耗費的時間。按公式“創(chuàng)面愈合率=[(用藥前創(chuàng)面總面積-未愈合創(chuàng)面面積)/用藥前創(chuàng)面總面積]×100%”,計算2組創(chuàng)面愈合率?;颊咧委熐昂椭委?4 d后創(chuàng)面疼痛情況使用疼痛數字評分法(NRS)評估,分值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治療6個月后,借助溫哥華瘢痕量表(VSS)分別對2組瘢痕情況予以評估,包括患處血管分布、柔軟度、厚度等內容,分值0~15分,得分越低說明瘢痕越淺顯。
3)不良反應:觀察2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瘙癢、紅疹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不良反應發(fā)生例數/總例數×100%。
2組治療7 d后血清ICAM-1、TNF-α與治療前相比均降低,血清IL-10與治療前相比均升高,且治療7 d后觀察組變化幅度大于對照組(P<0.01)。2組血清ICAM-1、IL-10、TNF-α組間、時點間及組間和時點間交互有一定差異(P<0.01)。見表1。
表1 2組燒傷治療前后血清ICAM-1、IL-10、TNF-α比較
2組治療前均有不同程度感染,但燒傷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陽性率無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7和14 d后燒傷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陽性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燒傷治療前后燒傷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陽性情況比較[例(%)]
觀察組炎性癥狀消失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50%所需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80%所需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100%所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創(chuàng)面愈合率高于對照組(P<0.01,P<0.05),見表3。
表3 2組燒傷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比較
2組治療14 d后NR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其中觀察組較對照組降低更明顯(P<0.01)。2組NRS評分組間、時點間及組間和時點間交互有一定差異(P<0.01)。見表4。
表4 2組燒傷治療前后NRS評分比較分)
2組治療6個月后VSS評分與治療前相比均降低,且觀察組降低程度較對照組更低(P<0.01)。2組VSS評分組間、時點間及組間和時點間交互有一定差異(P<0.01)。見表5。
表5 2組燒傷治療前后VSS評分比較分)
觀察組2例(4.0%)發(fā)生不良反應,瘙癢和紅疹各1例;對照組9例(18.0%)發(fā)生不良反應,瘙癢4例、紅疹5例。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燒傷是常見的皮膚損傷之一,嚴重時幾乎會對機體的所有器官和系統都造成影響,并引發(fā)各種嚴重并發(fā)癥,甚至導致死亡[9-10]。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計顯示,每年與燒傷有關的死亡病例在18萬例以上[11]。創(chuàng)面愈合過程伴隨著許多潛在風險,如創(chuàng)面感染作為燒傷治療中的一大挑戰(zhàn),是導致燒傷患者死亡的最常見原因[12]。由此可見,及時對燒傷患者的創(chuàng)面進行處理并治療是非常必要的[13]。尋找合適的治療燒傷方法不僅有助于提高臨床效果,還能減輕燒傷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不適,改善患者預后[14]。自體移植通常被認為是燒傷治療的金標準,但在實際臨床實踐中,供體皮膚極其有限,其應用也受到許多因素限制,因此臨床在治療燒傷時更常見的是使用各種敷料[15]。鑒于此,本研究探究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聯合納米銀敷料治療燒傷患者的效果及對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等的影響,以期為臨床燒傷患者的治療提供參考。
燒傷的創(chuàng)面愈合是一個漫長而又復雜的過程,會涉及到一些免疫反應及炎癥反應。ICAM-1是介導黏附反應重要的炎性因子,可影響燒傷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16]。IL-10與促炎細胞的合成、釋放有一定關系,可起到抑制機體炎癥反應作用[17]。TNF-α是一種脂肪因子,參與全身炎癥反應,其大量釋放不僅會影響燒傷患者的創(chuàng)面愈合率,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膿毒癥的發(fā)生[18]。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治療7 d后血清ICAM-1、TNF-α與治療前相比均降低,血清IL-10與治療前相比均升高,且治療后觀察組變化幅度大于對照組。表明觀察組采用的聯合方案治療燒傷患者可以更好地減輕炎癥反應,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治療7、14 d后,觀察組燒傷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陽性率更低,這與SHIN等[19]研究結果一致,說明表皮生長因子聯合納米銀敷料治療燒傷患者燒傷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檢出率較低。分析其原因為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可促進皮膚組織再生,納米銀敷料中的納米銀可長效抗菌,二者聯合可發(fā)揮較好地作用,能更好地預防細菌感染。LI等[20]報道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聯合納米銀敷料治療燒傷(深Ⅱ度)可縮短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并提高創(chuàng)面愈合率。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炎性癥狀消失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50%所需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80%所需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100%所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創(chuàng)面愈合率高于對照組,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提示相較于單一使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聯合納米銀敷料治療時燒傷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更快更好。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為納米銀敷料中的銀顆??梢种萍毦L,有利于創(chuàng)面愈合。另外,本研究發(fā)現采用聯合治療的觀察組血清ICAM-1、IL-10、TNF-α水平改善更為顯著,更利于減輕燒傷患者炎癥反應,有助于燒傷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21-23]。
MULDER等[24]研究顯示,燒傷患者的創(chuàng)面疼痛程度可通過使用濕性敷料得到有效緩解。本研究結果顯示,與治療前相比,2組治療14 d后NRS評分均降低,其中觀察組較對照組降低更明顯,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表明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聯合納米銀敷料治療可有效改善燒傷患者疼痛。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聯合納米銀敷料可加快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從而減輕患者疼痛。深Ⅱ度燒傷在創(chuàng)面愈合后易產生瘢痕攣縮畸形等情況,從而對患者燒傷部位功能造成限制,進而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一定影響[25]。本研究顯示,2組治療6個月后VSS評分與治療前相比均降低,且觀察組降低程度較對照組更低;治療期間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聯合納米銀敷料治療更有利于燒傷患者瘢痕的修復,且安全性較好。
總之,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聯合納米銀敷料治療燒傷患者效果顯著,可緩解疼痛,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