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夏光清德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江蘇省家庭教育名師,被評為“南京市首屆德育工作帶頭人”“南京市第六屆十佳家長”,獲得“南京市行知教學獎”。出版家庭教育專著3部,發(fā)表文章一百余篇,開展家庭教育、班級管理講座二百余場,百余集“家庭教育義診”微視頻被譽為“云宣講的一面旗幟”。現(xiàn)為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qū)江浦實驗小學班主任。
開學第一天,小捷媽媽領(lǐng)著小捷來報名。一進辦公室,小捷一眼就看見劉老師放在辦公桌上的手機,便直奔過去拿在手中熟練地打開。小捷媽媽并沒有制止,而是問:“寶寶,手機用英文怎么說?”小捷脫口而出:“Mobile phone!”小捷媽媽的臉上寫滿了自豪。6歲的孩子英語說得這么溜,我不禁抬起了頭。
劉老師要回手機,誰知小捷又伸手敲劉老師的電腦鍵盤,小捷媽媽依舊沒有勸阻,而是問:“寶寶,電腦用英文怎么說?”小捷頭也不抬,回答:“Computer!”劉老師趕緊把小捷請到一邊,開始錄入小捷的相關(guān)信息。
我隱隱覺得,看似聰明的小捷身上有哪里不對勁。
一個月后,一年級班主任張老師與我交流,說班里一個男孩令她十分頭疼:老師訓練學生常規(guī),只有這個男孩置之不理;老師提問,不先請他回答立馬生氣,甚至大喊大叫;寫作業(yè)時找不到橡皮,不經(jīng)允許就拿走別人的橡皮;看到同桌午餐盤中的炸雞腿一直沒動,不由分說拿過來就吃……
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個男孩正是小捷。眾所周知,剛?cè)雽W的孩子幾乎都有一個相同的特點:愛鬧騰。然而,有邊界意識的孩子往往懂得適可而止,做事有商量的余地;而沒有邊界意識的孩子,父母往往沒有辦法約束,很容易成為別人眼里的“熊孩子”。
張老師經(jīng)常與小捷媽媽交流,可小捷媽媽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哪有什么壞心眼,一些不當?shù)男袨橹皇呛闷娑眩晳T差一點又不會影響學業(yè),老師為什么就不能寬容一些呢?
如果什么也不做,事情只會朝著更糟糕的方向發(fā)展。果不其然,小捷無視課堂紀律,總會不管不顧地打擾別人;以自我為中心,總覺得別人都應該聽他的,班里不少孩子都被他打過。張老師教育小捷時,小捷竟然對張老師動手,還振振有詞地說:“我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
融入集體生活,是個體人成長為社會人的途徑,這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然而,小捷的邊界感缺失,他常常模糊對錯的邊界,分不清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險,不知道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
什么是邊界意識?簡單而言,是孩子對自己的權(quán)利和責任的認知。邊界意識,就像懸崖邊或大海邊的一道護欄,雖然這道護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們的自由,但在邊界內(nèi)是安全的。一些孩子之所以不受人歡迎,正是因為他們一直在挑戰(zhàn)父母的容忍度、他人的邊界和社會規(guī)則。如果說孩子是一張白紙,父母要做的是在白紙上界定邊界,明確地告訴孩子,有些底線是不可觸碰的。
小捷在班里成了一個不受歡迎的人,小捷媽媽終于意識到兒子的問題,開始焦慮了。小捷缺乏邊界感,暴露的是家庭教育問題。我與小捷父母進行了一次長談,想了解個中緣由。
原因一:家長本身沒有邊界感
邊界意識追求的就是劃清“你”和“我”,而小捷媽媽把兒子照顧得細致入微,孩子頭被碰疼了,就責怪桌子,責怪自己;一家人舍不得讓小捷做家務(wù),小捷3歲不會吃飯,5歲不會穿衣,上了小學不會掃地;家長不知道“給予”的意義,孩子想要什么就給什么,沒有節(jié)制;爸爸教育孩子,而媽媽卻當面幫孩子辯護……小捷慢慢模糊了邊界意識。
原因二:一些行為準則沒有灌輸給孩子
小捷媽媽比較重視兒子的智力開發(fā),很少從日常行為規(guī)范、自我管理、待人接物等方面立規(guī)矩,阻礙了孩子的“外化”過程,導致小捷缺乏一種對己、對人、對事、對社會的邊界感,總愛挑戰(zhàn)他人的原則,有失教養(yǎng),如對奶奶大呼小叫、從不考慮他人感受、缺乏約束自己行為的意識和能力、不懂得承擔后果,再加上好奇和貪玩,常常制造出不小的麻煩,甚至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傷害。
原因三:錯過把握心理邊界形成的關(guān)鍵期
孩子的逆反期一般從6歲開始。所謂逆反,其實是孩子想做一回自己,這是一個將“自我”與“他人”進行區(qū)分、建立邊界、形成自我意識的過程。小捷媽媽著力培養(yǎng)小捷的專注力、記憶力、反應力和思維力,卻忽略自控力的培養(yǎng),殊不知自控力是孩子邊界意識建立的必備能力,沒有自控力的孩子不會明白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更難以建立良好的自尊體系和界限意識。
對孩子的愛需要放手,因為放手了,孩子才會從“共生關(guān)系”走向“獨立個體”,成長為一個心智健全、有邊界意識的人。小捷媽媽低聲問:“夏老師,幫助孩子建立邊界意識,我接下來該怎么做呢?”
其實,孩子的邊界意識包括以下3個方面。
一是物權(quán)邊界。即清楚每個物品的歸屬和使用條件,這是同學關(guān)系建立的前提。家庭的物權(quán)邊界是非常薄弱的,父母的物品孩子可以隨意用,但到了集體,缺乏物權(quán)邊界是容易討人厭的。如,使用別人的東西要征得對方的同意;要保證物品完好無損;用完之后一定要說“謝謝”。
二是責任邊界。即集體活動中要明確每個人需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等。如一起出板報,確定完成板報的時間、參與成員的分工、板報的質(zhì)量要求等,這有利于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三是信用邊界。即答應做的事情能夠做到,如“準時不拖延”,給作業(yè)設(shè)定完成時間、準時參加集體組織的活動、看電視等不超過規(guī)定時間且有懲戒措施等。
《愛和自由》有句話:“父母的職責是用愛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边吔缫庾R雖然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不會離開具體的行為表現(xiàn)。父母不妨從行為入手去觀察與實驗,將引導方法融入行為干預過程,通過規(guī)范孩子的行為促進其邊界意識的建立。我給小捷媽媽提了幾點建議。
首先,以身作則,加強參與感。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越來越獨立的過程,如果家長覺得自己跟孩子“綁”得過緊,自己離不開孩子,或孩子離不開自己,那就需要反省一下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邊界。因為溺愛和尊重之間只隔著一位是否懂教育的家長。每個缺乏邊界感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對漠視規(guī)則的父母。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重新建立家庭規(guī)則,從基本的飲食起居、語言行為、人際交往等,告訴孩子邊界在哪里,慢慢幫孩子建立“我”的邊界。父母不越過邊界冒犯孩子,也要防止自己的邊界被孩子冒犯。
二是在社會上尊重他人、遵守社會規(guī)則,也就是說三觀要正。如家長騎電動自行車不戴頭盔、超市購物插隊結(jié)賬……父母自己都不能以身作則,怎么能給孩子做榜樣呢?家長一定要意識到自己只是一個“有限責任公司”,只為孩子提供成長所需的資源,而不是事必躬親。要分清哪些是自己該管的,哪些是要拒絕的,多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如,孩子吃飽了,可奶奶還在不停地喂,直到孩子吃吐。這既不符合“新食不見舊食”的養(yǎng)生之道,也侵犯了孩子的邊界。再如,出一份語文小報,這本來是孩子的責任,不是家長的事,家長可以指導,可以協(xié)助,但不要代勞。即使小報很丑,但畢竟是孩子自己動手制作的,孩子經(jīng)歷了才是真成長。正如兒童心理學家魯?shù)婪颉さ吕卓怂拐f的:“永遠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力所能及的事,當我們以愛的名義解救孩子時,卻剝奪了孩子的能力感?!?/p>
其次,循序漸進,樹立邊界感。
對于孩子來說,讓他們完全理解“安全、尊重、包容”的邊界意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循序漸進。
第一步,穩(wěn)定情緒看事實。邊界意識的培養(yǎng)重在“理性”,不讓情緒主導自己的行為?!皠e人的玩具我想玩,就要與別人好好商量!”“我不能隨便翻弄別人的東西!”孩子喜歡讀的書,喜歡的玩具,父母自作主張或強行借給其他小朋友時,孩子哭鬧,父母卻認為孩子不懂得分享。這樣的想法也是錯誤的。
第二步,冷靜分析劃邊界。梳理事件的關(guān)鍵節(jié)點,找出引發(fā)矛盾的根源,查明是誰越界了。如,在與他人相處時,不打擾別人,不傷害別人;同時,自己的頭、臉等,未經(jīng)允許,別人也是不能觸摸的。這些都是在樹立身體邊界感。
第三步,分清責任找方法。不要覺得“為了孩子好”是合理的管教,其實,親子間往往沒有建立起情感的邊界。如青春期逆反,父母不知道如何應對,往往發(fā)一頓火了事,說明父母缺乏安置自己情緒的能力。嘮叨、指責、恨鐵不成鋼,只是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卻不解決任何問題。如果是家長的責任,就要向孩子道歉;如果是孩子的責任,就要讓孩子清楚自己應承擔什么責任。
第四步,梳理事件多復盤。通過復盤劃分邊界,有利于孩子形成清晰的思維,看到父母的底線和邊界,從中吸取教訓,便于今后更合理地處理類似問題。
最后,堅守底線,拒絕豆腐心。
對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家長就要對孩子說“不”。語氣可以溫柔,但態(tài)度一定要堅定。父母蹲下來和孩子說話,絕不是跪下來和孩子說話。如果總是用商量的語氣征詢孩子的意見,就容易給孩子造成錯覺,以為自己可以決定一切。要明白,選擇權(quán)可以交給孩子,但決定權(quán)需要父母掌握。
教育孩子不應帶太多情緒,孩子需要溫和的引領(lǐng)者。孩子哭泣、鬧騰,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情緒。孩子得不到滿足,發(fā)脾氣是行為不正確,不是情緒不正確,不妨把孩子帶回家,提供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讓他盡情宣泄。這樣明確的選擇和清晰的回應才是溫和的管教。
培養(yǎng)孩子的邊界意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然而,一步步往前走,就會離目標越來越近,因為教育的每一步都不會白費。
小捷的媽媽點點頭,從她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堅定。
責任編輯? 劉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