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侘寂美學在茶服設計中的應用

2024-05-23 02:36:34劉瑩
西部皮革 2024年8期
關鍵詞:面料美學色彩

劉瑩

(南寧師范大學 美術與設計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1)

0 引言

“侘”最早在中國有夸耀之意,后傳至日本,便有了與之相反的寒酸貧乏之意,14世紀受古老神秘東方的禪宗文化和內斂蘊藉的意境影響[1],日本開始正面評價“侘”。日語中寫作“わび”,含有孤寂衰敗之意,反映了對于自然缺憾所帶來的質樸之美的欣賞與感悟。“寂”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萬葉集》中,表達的是對于精美的事物隨著歲月的變遷而黯然消逝的感傷之情[2]。侘寂一般指的是樸素又安靜的事物,侘寂美學是指一種不刻意突出裝飾和外表而強調事物質樸的內在,并且能夠經歷時間考驗的本質的美,這一理念深受中國禪學的影響,如今已成為日本獨特的審美理念。禪宗思想的本質內容是:自然、內在、超越,它適應了中國人獨特的生存、思考和言說方式,是典型的中國的智慧[3]。倉澤行洋[4]在《珠光―茶道形成期の精神》中提到日本茶道創(chuàng)始人村田珠光認為“茶,非游非藝,一味清凈,法喜禪悅之境地”。并將中國禪宗的“生活禪”融入其中。它重視事物的內在,減少外在的過度潤飾,追求簡素、自然、枯寂的意趣。

嘗試將侘寂美學運用于茶服設計中的原因如下:(1)近年來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增快,人們從消費心理上更偏向于尋找一片安寧、閑散之地,越發(fā)能夠在侘寂風格中找到情感共鳴。(2)侘寂美學源于茶道,茶服設計的色彩、面料、結構、工藝等元素都能夠與侘寂美相契合。(3)日本對侘寂美學的研究較為深入,并融入生活各細節(jié)中。主要研究有以千宗室[5]為主要編纂代表者的《茶道古典全集第三巻》中寫到茶席的料理也必須符合侘茶的精神趣向,遵循侘者一汁一菜;藤村庸軒[6]在《茶話指月集2巻》中提到若真懂侘心之茶,庭院的吊門不用太過“良苦用心”,關于落葉,如果中午茶會早晨清掃后任其自然才屬善用自然風情。我國文學作品中也常見侘寂與煮茶的場景,如《天凈沙·秋思》里關于“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的描寫;《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的描繪。因此本文通過多方面分析侘寂之美的內涵,并利用吻合侘寂之美的色彩、面料、結構與工藝進行茶服設計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為傳播侘寂美提供更佳的載體的同時也能更好地傳播茶文化。

1 侘寂之美

通過查閱大量原始資料、古籍,筆者從侘寂美學中的色彩美、殘缺美與工藝美三個方面進行了設計元素特征提煉。

1.1 色彩美

侘寂的色彩美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著根源性的關聯(lián),其以自然、樸素、沉穩(wěn)的色彩為主,體現(xiàn)了“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文人雅士精神相契合,共同追求一種超脫世俗、清新脫俗的藝術境界。這種色彩美不僅體現(xiàn)了中日文化交流與融合,更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俳諧の本質的概論[7]中松尾芭蕉在其俳諧中就用“寂色”來表示陳舊之色。比如傳統(tǒng)的水墨色,泥土的本色,建筑物上斑駁的褪色都屬于侘寂之色等。侘寂色彩崇尚由內而外的自然天成,根據(jù)精確的學識制作出來的化學染料,在色澤方面遠不如地道的植物染料。藏于日本奈良中宮尼寺的“天壽國曼荼羅繡帳”是千余年前的產品,如今可見刺繡絲線的優(yōu)美殘缺和褪色成茶色的刺繡片,這種侘寂色彩如今我們也拿不出任何顏色能與之相媲美。茶美學的興起更傾向于柔和而安靜的色彩。“利休灰”這種中性色調進入了茶的歷史,在元祿時代(1688-1704)尤為流行[8]。

1.2 殘缺美

“侘寂”一詞更傾向于形容不完整的美。物品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消耗質色、光澤,形成不可逆轉的殘缺。但這殘缺恰是光陰走過的證據(jù),每道斑痕都凝聚著只可意會的從容與謙遜,引發(fā)觀者的共鳴。有人說:“書籍墨寶用薄絹裝裱,容易損壞,真是沒有辦法?!鳖D阿聽了說:“薄絹裝裱的東西,兩端有所破損,或其螺鈿卷軸上的貝殼有所脫落,都是可喜的事。”真是超人一等的見識。又有人說,一部草子中的各冊裝幀不統(tǒng)一,看著令人極不舒服。弘融僧都卻說:“把什么都弄得整齊劃一,是無聊人才會做的事。就要參差殘缺才好。”沒有完成的東西,保持其尚未完成的樣子,不僅具有趣味性,還有意猶未盡之妙[9]。這段話來自徒然草第八二段。侘寂之美是殘缺的、質樸的、斑駁陸離的,是用金繕工藝將破碎的碗重新聚合起來,是織布機織出的不規(guī)則破洞面料。莊子有關于道法自然和人力必須順應自然之道的思想,這在審美趣味上反對人為雕琢,努力追求一種自然天成的境界,提倡非人為的自然之美。反對人為做作的藝術,覺得憑借人力雕琢而成的東西會破壞人們的審美趣味,使人忘了樸素自然之美,過于完美的外在形式反而容易忽略內在的真實性,殘缺亦是一種美。

1.3 工藝美

古拙的茶碗與甚至有些扭曲的插花器,初見很難將它認定為美的對象,但確實反映著獨特的美學思想。伊賀窯有耳的插花器,“伊賀耳付花生”乍一看像是燒制失敗的殘缺品,口沿處釉脫落漏出胎土,看上去十分粗糙,造型也不太規(guī)則,侘寂之美恰恰是這種自然純粹的工藝美。不追求規(guī)整的造型,完美的釉色和精致的紋樣。人們與這些器物日復一日的共同生活產生了不可分離的情感,這種“親切感”就是工藝之美的情感所在。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溫暖,茶人們利用嘴唇的接觸,來體會這樣的溫情[10],同時也能感受到制作他們的手工藝人掌心的溫度。

2 飲茶場景與茶服的跨文化審查

表1內左圖一是日本江戶時期關于茶屋的浮世繪,在江戶時代茶屋是貴族武士們吃飯喝茶的娛樂場所,在茶屋喝茶與看歌舞表演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左圖二是仆人制茶烹茶的場景。左圖三是宋代文人雅士煮茶的場景。左圖四是暮春時節(jié)山間聚會敘暢的情景。日本茶道文化發(fā)展至今已有固定的規(guī)則和復雜的程序儀式。與中國現(xiàn)有的茶道相比日本的儀式規(guī)則更為嚴格,如入茶室前需凈手,進茶室要彎腰脫鞋,以表示謙遜和潔凈。當然這些都是從中國古代學來的,中國唐宋禪寺中就開始專門設“茶寮”,以供僧人吃茶。中國文人對茶寮的要求更為高雅。中國古代的文人名士大多愛茶、嗜茶,在文人們的眾多雅事之中,煮茶品茗,怡情冶性,被認為是雅中之雅。

表1 飲茶場景與茶器Tab.1 Tea drinking scene and tea utensils

在中國的習俗中,茶是坐在椅子上喝的。由表1內左圖一可見,日本茶是端坐在榻榻米上。從今天的角度看在茶道中引入椅子是日本平安時代的一次嘗試,也可視為對中國文化的學習或借鑒。此外,有趣之處還在于器物的陳列和服飾的紋樣,左圖一有水波紋、云紋、錦紋,左圖二煮茶的仆人穿著類似龜甲紋,從紋樣上體現(xiàn)了階級的區(qū)分。整個服飾與場景氛圍和諧。

3 侘寂美學在茶服中的應用

我國是舉世公認的茶文化發(fā)源地,早在郭璞注釋的《爾雅》中就有關于茶的釋木,常言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由此可見茶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茶服正是呈現(xiàn)侘寂美學的最佳載體,侘寂在茶服中也能有更為鮮明的體現(xiàn),無論是從茶文化還是品茶的心境來說都有著深度契合,古人有為品茗而尋泉,好茶配甘泉,香茗自醇美。著素凈、寬簡、穿舒適的茶服去品茶也是十分必要的。筆者嘗試將提煉的侘寂美元素運用于茶服設計之中,分別從色彩、面料、結構、工藝四方面去表達,以期將天然、返璞歸真的生活態(tài)度傳達給穿著者。

3.1 侘寂色彩的運用

侘寂之物擁有模糊、隱晦、衰退的特征,就像接近于虛無或剛從虛無中走出。曾經堅硬的外殼呈現(xiàn)柔和的光,以往實質性的東西展露海綿化,曾經明亮飽和的顏色褪變成暗淡的土褐色,或類似黎明與黃昏的朦朧灰色調。這些自然的褪色正是日月星辰留下的色彩語言,是侘寂的原色。利休在茶話指月集中寫到“即使什么都沒有,只要有干凈潔白的茶布就能好好地品茶?!逼椎牟际亲畛跫儍舻纳?。所以侘寂的色彩色調樸素,表現(xiàn)為淡弱調、弱調、澀調與鈍調。大多是灰白,米黃,淺咖,大地色這些基礎色。侘寂美學受禪學影響,不會有鮮艷跳躍的色彩出現(xiàn),不追求第一眼的驚艷,這種還原織物本身的色彩質樸且健康,更接近大自然。茶根據(jù)不同的加工方式可以分為六種類型:白、黃、綠、烏龍、黑、普洱。白茶、黃茶和綠茶是“未發(fā)酵的”;烏龍茶是“半發(fā)酵的”;紅茶是“發(fā)酵的”。不同類型的茶能沖泡出不同的湯色,這些色彩特別適合運用于茶服設計之中,配合飲茶的環(huán)境,雖然只是簡單的色彩搭配組合,卻能更好地表現(xiàn)出對禪宗寧靜志遠、淡泊明志等思想的熱衷,如表2所示。

表2 侘寂色彩的提煉及在茶服設計中的運用Tab.2 The extraction ofwabi-sabicolo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ea clothing design

只要我們留心觀察自然與生活會發(fā)現(xiàn)侘寂的色彩會得到具體的呈現(xiàn),如同含苞待放的花苞、山茶樹的新芽;亦是對生命幻滅的賞析,夏日枝葉繁茂的樹木到了冬天成為光禿禿的枝干,華廈傾覆,徒剩雜草與青苔,這些正是自然進程的示意,有著屬于侘寂的樸素色調。侘寂可以說是一種純粹理想的形式,是那些在虛無之中弱化的蹤跡及隱約的證據(jù),就像那些精致的淺粉色櫻花,每年春天,僅僅怒放幾周,只要任意一陣風雨就會使之隕落。人們喜歡抓住這個短暫的美好,趁陽光明媚的日子在櫻花樹下鋪上墊子。一個地點與一個事件此時此刻正在形成。此時的櫻落形象——就是持久而深刻的侘寂力量,來自人們對這一切短暫性的不斷認識:剛剛還含苞待放,少頃即繁華盡落。服裝也應該“穿上時間,縫上記憶”,甚至讓穿著者能真切感受到侘寂之美。

3.2 侘寂風格面料的運用

眾所周知,面料是設計的物質承載者,直接影響到服裝的款式和風格,服裝面料以其獨特的質感、紋理為茶服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設計語言。如設計師馬可的《無用之土地WUYONG/the Earth》系列服飾作品,是用最古老的木制紡織機純手工制作而成。其中最賦予情感的設計就在于服裝成衣過程的后半部分是埋藏在泥土里由自然去完成的。當衣物“出土”時本身就會記錄埋葬它的時間、地點及所有物質留給它的痕跡。這種痕跡提醒人們它也曾擁有充滿活力的時刻,而侘寂之美正是在被充分欣賞的那一瞬間得以體現(xiàn)。再如,Come des garcons品牌有“瑞士起司”之稱的破洞毛衣系列[11],松垮垮的毛衣大領,隨著模特兒的擺動而歪斜露出肩膀。毛衣的衣擺或袖口也未經松緊針編織處理,向外翻折卷起。川久保玲在runway上的作品,面料上常常可見未收的邊、綻裂的縫線,表現(xiàn)服裝尚未完成的殘缺美,或已然老朽的面料,這種面料是經過特殊的處理讓面料呈現(xiàn)穿舊、磨損的劣化感而不是舊衣改造的懷舊感,反而顯出侘寂美。

茶服的面料選擇極為考究,一般都選用純天然的面料,重視面料的質地與肌理。如麻布給人返璞歸真的印象,有著簡單、樸素的侘寂美,麻布又分為亞麻、苧麻、蕉麻、劍麻、黃麻等,是通過各種麻類植物纖維織造出的一種布料,由于麻布具有透氣清爽、經久耐用等特點。又如純棉土布,由木質的手工紡車紡織而成,土布的質地柔軟、不易卷邊、經久耐用,給人一種樸素之美。土布織造極為復雜,其間包含72道工序,如軋花、彈花、紡線、打線、漿染、刷線、作綜等。具有柔軟的質地、豐富的圖案。再如絲綢,養(yǎng)蠶紡絲被視為中國的偉大發(fā)明,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早在4700多年前河南安陽小屯村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蠶、桑、絲、帛”等文字。中國絲綢種類繁多,主要有帛、縵、絹、紗、綈、素、縞、紈、縠、縐、纂、綺、縑、綃、綾、羅、綢、錦等十余種。西漢時期,張騫出塞開辟了絲綢之路,使中國絲綢傳到了周邊國家并受到了普遍的喜愛。絲綢之質突出了生活的舒適與隨意,柔和的質感讓人回歸到舒適純粹的生活本質,無負擔地自在獨行。

3.3 侘寂結構形態(tài)的運用

茶源于自然,取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方能抵達物我相通的精神境界,因而在茶服設計中應注意神形兼?zhèn)?。侘寂之美主要通過平面與立體兩種形式在結構上呈現(xiàn),立體形式則是將面料覆蓋在模臺上進行折疊、聚集、轉省、提拉等,以此將平面轉換為立體的、吻合人體尺寸的胚樣。侘寂的結構不會有禮服的貼合、職業(yè)裝的規(guī)矩、運動衣的休閑等,它會是略寬大的款式結構,較少的破縫,合理的轉省。領型可以借鑒漢服的右衽形制,中衣交領、外衣圓領、外披直領;袖身與肩部不做破縫處理,使得人體腋下有較多的活動量,強調服裝與人體間的空間量;衣身結構可以在后片或側邊做大開叉處理,進行復片或多裁片式結構創(chuàng)新。山本耀司可以說深受侘寂美學中接納物體殘缺、無常之美的理念影響,崇尚不對稱的美。他主動打破對稱、貼合身體曲線的主流結構,將古代東方寬衣博帶的風格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中,他也曾說過“時裝要從背影做起,背面的姿態(tài)確定下來之后再做前面?!鄙眢w在不斷前行,服裝的生命力留在結構輪廓的剪影里,是余韻,是擦肩而過稍縱即逝的侘寂美。侘寂美學的精髓就是去除一切多余的設計,這點在茶服結構設計中得到體現(xiàn),簡素毫不拖沓。結構之型主要受領型、袖型、衣身結構的影響。茶服的領型主要為旗袍立領、對襟、大襟、船形領等;袖型主要有無袖、連身直袖和插肩袖;圖1衣身結構則是在中國古代服裝中的典型結構上進行的改良,有深衣、袍衫、襦裙、半臂、褙子等。開合方式上除了常規(guī)的隱形拉鏈之外,一字扣與系帶打結固定的方式運用更多,搭配的恰到好處。

圖1 侘寂風格茶服結構示意圖

3.4 侘寂工藝技法的運用

設計師馬可致力于傳統(tǒng)手工藝的活態(tài)傳承與創(chuàng)新,她的設計傾向于侘寂風格,她的“奢侈的清貧”系列作品以動態(tài)展示與裝置藝術相結合的方式展示了一件服裝從種子到棉花、再到紡紗織布、染色,最后制成成衣的完整誕生過程。她認為:“現(xiàn)在世界奢侈已經不再奢侈,而唯有清貧最為奢侈?!闭褂[上可見服裝的工藝,無論是機縫、手縫還是熨燙歸拔都做的恰到好處,沒有時尚的圖案元素卻有著質樸的手工藝。如刺子繡、草木染和拼布這些傳統(tǒng)的工藝技法非常適合表現(xiàn)侘寂美。

3.4.1 挑花繡

挑花是民間刺繡中最普及的一種工藝,2008年望江挑花入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藝術最早始于唐代,距今約有1100多年的發(fā)展歷史,由望江區(qū)域內老一輩的手工藝人世代相傳,具有正反成趣、細膩精湛、色彩素雅的特點。目前市面上挑花繡的作品大多都是手工制成,配色淳樸,正好與侘寂之美相吻合??梢試L試將這種工藝手法及形式用于茶服及服飾品設計之中,為茶服增添些樸素且獨特的氣質。

3.4.2 草木染

草木染是從植物、礦物及動物中提取染料為織物染色的工藝,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以前,在古埃及法老的墓中,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了由茜草染紅的亞麻布?!对娊洝芬灿涊d了人們采集藍草、藎草等植物染色的經歷。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偶然地將植物的根莖、花葉、果實在溫水中浸泡發(fā)現(xiàn)形成了染液,可以使織物染上豐富的色彩。至今人們仍在沿用這種改良的煎煮法,通過加熱染料使植物色素滲入水中形成染液。也會使用媒染劑使染出的色彩飽和度更高,用多種顏色的染料相互套染,用扎染、蠟染這些防染工藝來染出好看的圖案。服裝設計師王汁的父親是一位中醫(yī),需長期熬制中藥,中藥在熬制時汁水蔓延形成的水痕,往往會產生一種侘寂色調。王汁或許是受其啟發(fā),常采用草木染的方式進行面料創(chuàng)新,將面料作為極佳的設計語言。

3.4.3 拼布

拼布顧名思義就是將各種不同質感與肌理的面料拼接在一起,比如具有祈福意義的“百家衣”,它就是向眾鄰親友討取零星碎布拼合而成[12]。從服裝拼接的歷史中可以看出,在物質較匱乏的年代,人們將原本失去作用的服裝通過拼接、縫補繼續(xù)穿。有著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說法,在物質資源不斷豐富的今天,拼布已由昔日實用的生活技術轉變?yōu)榻袢盏囊环N拼布藝術,呈現(xiàn)出了異彩紛呈的藝術魅力。它以“以針代筆、用線暈色、縫情入布”的特征,體現(xiàn)了民間手工藝實用與審美的雙重價值。將拼布工藝運用于茶服及服飾品的設計中不僅吻合環(huán)保的設計理念而且兼具簡素侘寂之美。

4 結語

茶服與傳統(tǒng)文化緊密相連,通過茶與茶服傳遞文化價值是一種有效且值得推廣的服飾文化形式。本文深入剖析侘寂美學,并將其應用于茶服設計中,旨在傳播茶文化,引導人們在繁忙的生活節(jié)奏中放慢腳步,關注生活本質,理解不完美中蘊含的美。當前,許多茶服設計在融合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元素時,僅停留在表面模仿,缺乏真正的茶服特色與中國茶文化的內涵。侘寂風格的茶服并非追求時尚新奇,而是展現(xiàn)穿著者的自然生活狀態(tài),兼具形態(tài)與神韻之美。它傳達了心靈的靜謐與安詳,體現(xiàn)了禪茶一味的空靈,以及化繁為簡的智慧與灑脫。這種侘寂美學為服裝設計注入了獨特的著裝理念。

猜你喜歡
面料美學色彩
仝仺美學館
杭州(2023年3期)2023-04-03 07:22:36
盤中的意式美學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08
女裝流行面料
熱銷面料及輔料
純白美學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01:37
神奇的色彩(上)
女裝流行面料
熱銷面料
春天的色彩
色彩當?shù)?俘獲夏日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3:18:25
紫云| 惠水县| 扎赉特旗| 鹤峰县| 阳朔县| 雅安市| 浦北县| 天柱县| 绥宁县| 石家庄市| 游戏| 伊川县| 丰城市| 云龙县| 长汀县| 宁南县| 临西县| 乾安县| 金溪县| 洛阳市| 阳东县| 洛南县| 山东| 商洛市| 东安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临沧市| 酒泉市| 元阳县| 黑河市| 塘沽区| 洛浦县| 象州县| 乐平市| 石屏县| 顺平县| 营口市| 柘城县| 万源市| 丹凤县| 丹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