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澤西
下雪記
天黑時,天空下起了雪
我們無法看清雪的形狀
但我們能感受到雪傳遞給我們的語言
這世界的形狀,在雪寂靜的敘述中
變得更加清晰
雪落入我們的脖頸,慢慢融化成了水
被贊揚的雪堅硬的品格
在接觸到人的一瞬間化為虛無
而我們曾經(jīng)也是雪,現(xiàn)在變成了水
適應(yīng)著這世界上不同的容器
那活著是虛無嗎?是大海激起的泡沫
是由水凝結(jié)成的一場大霧
我們繼續(xù)往前走著,每走一步
雪中都會留下一個腳印的容器
但很快更多的雪跳進去將其填滿
光,從虛無的縫隙照進身體
虛無是身體里的回音
而回音塑造了寺廟和晨鐘
最大的容器是我們的肉身
而靈魂的雪,將永不融化
蘆花似雪
一只麻雀停在高壓線上向下張望
一個頭發(fā)花白的老人
仍在田地里不停地勞作
他的臉上堆滿了田壟的褶皺和溝壑
身體里隱藏著鐵鋤的銹跡
瓷碗的碎片,和墻壁的裂紋
遠遠望去,他佝僂的身體
如一截彎曲的能聽到折斷聲音的枯木
正在被太陽的余暉慢慢地點燃
他的身旁,干涸的溝渠里
一片潔白的蘆葦
被頭頂?shù)奶J花壓彎了身子
為什么生活里的雪都落在了弱者頭上
為什么命如薄紙
還要把那白高高地舉起
林間獨坐
霧以露珠的形式站在草葉上
成為植物的眼睛
山漸漸恢復(fù)到了山的樣子
我?guī)е约旱挠白?/p>
靜靜坐在草地上
想象著自己也是一棵青草
人間是宏觀的,人是微觀的
以微觀的視角打量這個世界
你會發(fā)現(xiàn)萬物擁有相同的根系和脈絡(luò)
樹葉有命運的掌紋
蚯蚓有黑暗的路徑
我們都有隱秘的苦痛和艱難
詩是我的語言,也是我的出口
鳥鳴、風(fēng)聲和光是人間的語言和出口
而寂靜,是我們共同的回聲
蟬鳴
一只蟬至死都保持著一種攀爬的姿勢
它的爪子緊緊地扣在了那根樹枝上
你可能無法理解它的偏執(zhí)和愚鈍
直到最后它仍用它那干枯的身體
發(fā)出了一截短暫又無人聽取的顫音
蟬的一生都在言說和表達
是聲音確立了蟬的存在
而詩人則通過語言確立自己
把一首詩從生活里垂釣出來
需要記憶不斷碰撞、撕裂和發(fā)聲
而一首詩的分量不足以激起這個時代的漣漪
但它在那里讓寂靜發(fā)出回聲已經(jīng)足夠
當你從一首詩里讀到它的沉默和顫栗時
你便聽到了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和回答
欄桿
鐵是否愿意成為欄桿
當欄桿佇立在河的兩岸或陽臺上
它就成了保護我們的一道屏障
當它豎著放在街道上
人群就會被分成兩部分
如果橫著放,我們就成了
被困住的那一部分
但欄桿始終都是中立的
它站在中間看著兩邊的人
有時你是里面的,有時你又是外面的
但總體來看我們都是里面的
欄桿目睹過太多形形色色的人們
有在欄桿內(nèi)默默眺望遠方的
有憤怒得把欄桿拍遍的
也有抓住欄桿拼命上岸的
還有一頭撞在欄桿上的
所以欄桿上常常沾滿了灰塵,污漬和血漬
風(fēng)雨侵蝕得久了它就會慢慢生銹
但是當人們把它反復(fù)清洗過后
再次為它刷上一層黑色的油漆時
它仍閃耀著明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