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揚帆
便血是什么?
便血,即糞便中出現明顯的血液,呈鮮紅、暗紅、柏油樣等顏色,可與大便相混或不混合。便血既可能由良性疾病引起,如肛裂、痔瘡等,也可能由惡性疾病引發(fā),如腸癌等。根據便血顏色的不同,可以初步判斷出血位置。
便血的顏色
便血在日常生活中較易被人們忽視,但便血或許是體內發(fā)生疾病的報警信號,應引起關注。在眾多癥狀中,便血的顏色變化尤其需要注意。下文簡述便血顏色的不同類型及其可能表明的健康狀況。
(一)鮮紅色便血
鮮紅色便血多與排便過程中的直接損傷有關,如同割傷皮膚時涌出的血,顏色亮紅,可凝聚成塊狀。這種現象表明出血點距離肛門較近,血液與糞便的接觸時間較短。以下情況多與鮮紅色便血有關。
1 痔瘡
痔瘡是導致便血最常見的原因。它可能是混合痔或內痔在不同階段的表現。血量少時可能只是在衛(wèi)生紙上留下血跡,血量多時可能出現滴血或噴射狀出血,往往伴隨其他癥狀,如肛門疼痛或黏液血便。外痔不會導致大便出血。
2 肛裂
肛裂是發(fā)生于肛部的小裂口,這可能導致大便時的劇烈痛感,通常在排便后緩解。肛裂引起的出血通常表現為大便表面有血跡,但也可能出現排便后滴血的情況。一般情況下,肛裂造成的出血較少,并且血液不會與糞便混合。
3 低位直腸癌
直腸位于消化道末端,若此處形成癌瘤,其組織在排便時易受到損害,導致鮮紅色血液出現在大便上或單獨排出。
(二)暗紅色便血
便血如果呈現暗紅色,意味著血液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由于與消化道中的酶類、細菌相作用,顏色發(fā)生了變化。這可能提示出血點位于消化道較遠處。以下是導致暗紅色便血的常見情況。
1 高位直腸癌
當腫瘤位于直腸較上部位時,出血可能不那么明顯,但可以觀察到便秘或腹瀉交替出現,血液與糞便、黏液混合。疾病的進展可能導致排便形態(tài)改變,如大便細長,或出現腸梗阻癥狀。
2 結腸癌
同大多數胃腸疾病一樣,結腸癌早期容易被忽視,其間或伴有腹痛和腹脹癥狀。隨病情進展,膿血或黏液混在糞便中,血色暗淡。
3 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炎癥性腸道疾病,早期癥狀往往是血性腹瀉,病變部位會出現暗色血便。其他癥狀包括腹痛、體重減輕等,有時會出現急迫或頻繁的便意。
4 多發(fā)性腸息肉
腸息肉是腸道內鼓起的軟組織,可能為良性,也可能發(fā)生癌變。早期癥狀不顯著,隨著病情發(fā)展,患者可能經常出現便血,且血量逐漸增加,特別是在發(fā)生感染時,癥狀會顯著加重。
便血雖然是較為普遍的現象,但每個病例都具有其特殊性。身體通過這種方式給出的信號可能代表不同程度的健康隱患。因此,遇到這些癥狀時不應掉以輕心或過度焦慮,理智的做法是向專業(yè)醫(yī)師咨詢,醫(y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腸鏡、血液檢測等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
直腸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直腸癌是一種嚴重的健康問題,它可以影響任何年齡段的人,但是特定人群的發(fā)病風險會更高。
(一)年齡因素
50歲或以上人群的直腸癌發(fā)生概率更高,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應進行定期篩查。
(二)遺傳因素
個人或家族的癌癥病史也是一個重要的風險因素。若自己或家族成員曾經患有任何類型的癌癥,那么個體患直腸癌的風險就會提高。這個范圍不僅局限于直腸癌,還包括其他類型的癌癥,如乳腺癌、子宮癌等。
(三)特定疾病
某些特定的病癥也會增加直腸癌的發(fā)生風險。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病癥,可引發(fā)長期的炎癥,增加患腸癌的風險。腸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更是直腸癌的一個前驅狀態(tài),需定期進行內鏡檢查,發(fā)現后及時處理。
(四)外科手術史
有些外科手術史也被視為直腸癌的危險因素。研究顯示,曾經患有慢性闌尾炎或進行過膽囊切除手術的患者,患直腸癌的風險可能會增加。這可能與手術后身體的內部變化和微生態(tài)的調整有關。
確保自身健康的關鍵是保持警覺,了解自己屬于哪個風險分組,并采取適當的預防和檢查措施,對于早期發(fā)現和治療直腸癌至關重要。醫(yī)師可能建議高風險人群進行更頻繁的篩查,包括定期的結腸鏡檢查等。這些篩查可以幫助人們早期發(fā)現息肉和癌變,并在它們發(fā)展到更危險階段之前進行治療。
其他人群也應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飲食均衡、適量運動、避免吸煙和過量飲酒等,這些都是預防的重要手段。
四招教你輕松辨別痔瘡和腸癌
辨別痔瘡與腸癌并不是直觀易行,但了解二者的差異有助于及早診斷并接受正確的治療。
(一)注意血液的特征
由痔瘡和腸癌引起的便血,顏色和出現的位置有顯著差異。痔瘡通常導致出現鮮紅色血液,血液多數時可見于糞便表面,或者在用力排便后以滴血形式出現。相比之下,腸癌所致便血的顏色可能傾向于暗紅,甚至血液與糞便混合,有時血液不那么明顯,難以被肉眼察覺。
(二)觀察伴隨癥狀
痔瘡除了便血之外,常見癥狀還包括肛門區(qū)域的疼痛、瘙癢或不適感等。腸癌則可能伴隨一些更加廣泛且非特異性的癥狀,包括但不限于持續(xù)性腹痛、長期的大便習慣改變(習慣性便秘或腹瀉),以及無明顯原因的體重減輕等。這些癥狀可能是由于腫瘤影響了腸道功能,或對身體整體狀態(tài)產生了影響。
(三)進行醫(yī)學檢查
面對便血問題,盡早尋求專業(yè)醫(yī)生的意見和幫助至關重要。直腸指診和肛門鏡檢查是診斷痔瘡的常規(guī)程序,腸癌的檢查則可能需要更進一步的診斷手段,如結腸鏡檢查或CT虛擬結腸鏡檢查。
(四)注意生活方式和風險因素
生活方式和風險因素也是區(qū)分這兩種疾病的重要方法。痔瘡的風險因素包括長時間站立或坐著、慢性便秘或腹瀉等,這些因素可能增加痔瘡的發(fā)病風險。腸癌則與年齡(50歲以上人群)、家族遺傳史、慢性炎癥性腸道疾病史、高脂肪飲食和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因素密切相關。
結語
便血既可能是痔瘡這樣相對較輕的情況,也有可能是腸癌這種嚴重疾病的標志。正確分辨的關鍵在于關注血液特點、伴隨癥狀、進行醫(yī)學檢查,以及了解個人的生活方式與風險因素等。對于任何形式的便血,及時診斷是關鍵,千萬不可自行判斷或忽視。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定期體檢,以更好地預防疾病,維護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