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麗燕
左讀范文
三角梅
◎劉成章
那年春天,我們陸續(xù)給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們知道三角梅可以開出很繁盛很燦爛的花,所以對它懷著極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墻邊極為顯眼的地方,希望無論是誰來到我家門前,一眼就能看見。
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喪的事情。栽的時候,對每一株花木都一樣認真,一樣施足了底肥澆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沒有偏三向四,可是別的花木都長得歡歡勢勢,到抽條時抽條,到開花時開花,一年下來,都長得很像個樣子了,唯獨那棵三角梅老是嬰兒似的趴在那兒,停滯在那兒,好像完全忘了自己應(yīng)該長長了。
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無變化。
第三年,滿院子的花木都長得青春勃發(fā),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葉片卻比當(dāng)初栽下時還少了好多,病懨懨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我和老伴感傷地想,它總有一天會死去的。但自己親手種下的,還曾懷有那樣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絲絲的期盼。
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個年頭了。春天,當(dāng)別的花木都在泛綠、發(fā)芽時,那三角梅依然毫無生機,一點要擁抱春天的意思都沒有。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皺眉,嘆息,甚至責(zé)備。我們說,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還占著一塊地方,還要天天浪費幾勺水。我的女兒和女婿,也是這樣的觀點。至此,全家的意見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然而,事情卻出現(xiàn)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就在我們說這話后的不長時間,我們驚喜地看見,三角梅可憐兮兮的枝葉間,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著細致紋路的新條,而且長得很快,不久就長到二尺長了,接著又在那新條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幾條側(cè)枝。我們高興極了??蔀槭裁磿蝗话l(fā)生這么大的變化呢?也許是我們要挖掉它的議論被它聽懂了吧!如果是,對它來說,那可是個性命攸關(guān)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終于把生命的力量給搏出來了。好像每天太陽一出來,它就死盯著周圍的花木,與它們比賽著成長。它身上透露出來的生機,非常生動地展現(xiàn)在藍天之下,是那么醒目。這時候與其他花木相比,它毫無遜色之處。它像沉默了好幾年的毛毛蟲,蓄滿力量,開始向著花蝴蝶的方向蛻變了。
又過了一個多月,我出門要干什么去,忽見山墻邊露出一段紅色的花枝,仔細一看,才發(fā)現(xiàn)竟然是三角梅開了一串火紅的花。它靜靜地趴靠在墻邊,正好長了一人高。我急忙叫來老伴,讓她也高興高興。老伴的眼中閃耀出多年來少見的美麗光彩。
又是一個春天來臨了,此時的三角梅已長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樹,比房檐都高,它的紅色花瓣就像紅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輕輕撞擊就能發(fā)出動人的聲音。太陽照射的時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著紅色的光暈;風(fēng)兒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紅的蝴蝶張開了翅膀,扇動著,奮爭著,仿佛急欲掙脫枝頭,翩翩飛去。
生命,在堅忍中真是蘊藏了無法言說的奧秘和潛能?。?/p>
(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亮點借鑒
托物寓意是文學(xué)作品中常見的一種寫作手法,借客觀事物或景物來抒發(fā)主觀情思,把一個深刻的道理通過對某一物的記敘、描寫、議論等表達出來。在描寫事物時還可以有意識地運用多種寫作技巧,如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及象征的寫作手法等,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運用托物寓意的手法,會收到以下效果:
1.使文章內(nèi)容曲折有致。在選文中,栽種下三角梅的第一年,家人“懷著極為美好的憧憬”;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無變化”,隱含了作者的一絲焦急;第三年,一家人對其“心中仍存那么一絲絲的期盼”;第四年,“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皺眉,嘆息,甚至責(zé)備”;然而,不久之后,三角梅可憐兮兮的枝葉間抽出了新條,“我們高興極了”;到了第五年,三角梅已長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樹。作者及家人對三角梅的情感態(tài)度起起伏伏,使文章內(nèi)容曲折有致,讀來饒有趣味。
2.使“物”“情”“理”完美融合。文中所寫之“物”為三角梅,但作者不是只寫三角梅,而是巧妙地將一家人對三角梅的情感態(tài)度融入其中,并在結(jié)尾處用“生命,在堅忍中真是蘊藏了無法言說的奧秘和潛能啊”一句,揭示寓意,使“物”“情”“理”三者完美融合。
3.使讀者有思考、有收獲?!巴形镌⒁狻笔前岩粋€深刻的道理通過對某物的記敘、描寫、議論等表達出來。本文表面上是寫一株三角梅由不生長到生長,由不開花到開花的經(jīng)歷,實際上則是借三角梅的生長故事給讀者以啟示:生命在堅忍中隱藏著無法言說的奧秘,生命也在堅韌中擁有了更多的可能。至此,讀者有了更深的思考,也有了諸多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