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仿
母親節(jié)是一個充滿愛與感恩的節(jié)日,它起源于古希臘,在多個國家流傳和發(fā)展后,最終在美國確立。此節(jié)不僅弘揚了母愛的偉大,更成為億萬兒女感恩母愛的表達方式。
近年來,情深意重的中華兒女約定俗成,自發(fā)地歡度慶祝母親節(jié)。每到這一天,花店的康乃馨供不應求,孝順的兒女們用精彩紛呈的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感恩和崇敬!
今年5月12日,是第110個母親節(jié),吃早飯時,妻子的手機“嘀嗒”一聲,她打開一看,是在肥西農(nóng)商銀行工作的女兒發(fā)來的“520”紅包,附言是:媽媽,祝您母親節(jié)快樂!她立即撥通女兒手機:伢啊,我和你爸衣食無憂,生活幸福,你問候一句就行了,發(fā)大紅包干什么?女兒回答說:一點小心意,請老媽笑納,我也收到紅包啦!兩代媽媽喜不自勝,笑聲朗朗。原來在我女兒給媽媽母親節(jié)祝福的同時,遠在上海“華東師大”上學的外孫女,也給她媽媽同樣的“禮物”,一家三代人演繹了一場精彩的母愛“接力賽”。
看著妻子的高興勁,我情不自禁地打開手機,屏幕上顯示著母親節(jié)提示語,點到微信頁面時,猛然發(fā)現(xiàn),微友們都沉浸在母親節(jié)的歡樂中,一位老漢的歌聲飛入耳畔,歌名叫:再唱媽媽的吻。歌詞是:當年我唱著媽媽的吻,還是個年輕人,如今我唱著媽媽的吻,已白發(fā)鬢鬢……此歌好像是為我作的詞,唱出了我的心聲。聽著聽著,我情不自禁地思念起逝世的母親。
2011年7月11日,是我肝腸寸斷的傷心日,這一天,我81歲的老母親溘然長逝,永別了相伴一生的老父親和血脈相連的兒女后孫。轉眼13年過去了,母親的音容笑貌,母親的勞苦身影,時常出現(xiàn)在我的夢境,醒來后總是傷感萬分。
我兄妹三人,下有弟妹,作為長子,我和母親相親相愛的時間最長,感情最深。母親辭世時,我已花甲之齡,60年情深意長,恰似日月星辰,彼此照映,共度光陰。小時候放學回家,我第一件事就是喊聲“媽媽”,在我心里,媽媽就是我的“天”,我的“神”!
常言道: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對于母親的稱謂,各地叫法不一,有的地方叫“娘”,有的地方叫“媽”,北京人叫“媽媽”,上海人叫“姆媽”,少數(shù)民族更是千差萬別。我們肥西地區(qū)普遍叫“媽姨”,而我家三兄妹卻別具特色,用標準的普通話喊“媽媽”,這是怎么回事呢?聽我娓娓道來。
1958年開學季,我上小學一年級,當時父親是肥西縣豐樂小學校長,我是一位“住校生”,班主任邵守江教拼音字母“媽媽”時,要求我們回家后不要再喊土里土氣的“媽姨”,一律喊普通話“媽媽”,并囑咐我們說:誰要是按老師的話做了,獎勵一枝鉛筆,他還要就此事家訪。老實聽話的我,立即照辦,喊得媽媽喜笑顏開,特地到辦公室向邵老師“報喜”,我不僅獲得了獎勵,還成了全班學習的榜樣。此后,妹妹和弟弟也有樣學樣,擇善而從,滿懷深情的喊“媽媽”,直到天人永隔。
母親和我有許多趣事,長駐心田,有件事特別記憶猶新:我喜歡讀書看報,每次看到經(jīng)典故事,就想回家和媽媽分享。有一天,我從河北日報主辦的“書刊報”上看到一篇紅色母愛故事,回家后就急著念給母親聽。記得當時母親正在土灶前燒飯,聽說我要念報紙,連忙端來小板凳,示意我坐到她身旁。母親左手推拉風箱,右手不停地向灶膛撒糠,灶膛里的火苗伴著風箱的節(jié)奏,一閃一閃地舔著鍋底,像在跳著歡快的舞蹈,慶祝我們的母子灶臺“故事會”。
這是一篇講述老一輩革命家李先念主席的母愛故事。李先念17歲鬧革命,父母日夜擔心他的安危,1932年,正在遠離家鄉(xiāng)河口鎮(zhèn)指揮部隊作戰(zhàn)的李先念,突然看到母親來到戰(zhàn)場上。原來母親打聽到紅軍即將轉移的消息后,生怕今后見不到兒子,千難萬險也要見兒子一面,這位思兒心切的小腳母親竟然尋著槍聲,邁著孱弱的“三寸金蓮”,一步三搖地步行了幾十里山路,找到日思夜想的李先念。母親激動地喊著他的乳名,沉浸在久別重逢的喜悅中。槍林彈雨中的李先念隱約聽到母親的呼喊,回頭大聲吼起來:娘啊,你怎么跑到這里來了,我們在打仗,子彈打到你怎么辦?!母親并非不知道危險,只是太想兒子了,高興地叫起來:伢,我來看看你!此時的李先念根本沒有心情和母親對話,他迅速命令通訊員將母親送走,母親戀戀不舍地拉著兒子衣服,匆匆囑咐幾句后,含淚離開。
激戰(zhàn)之后的行軍路上,李先念突然聽到衣袋里發(fā)出哐當哐當?shù)捻懧?,伸手一摸,竟然是母親悄悄塞給他的兩塊銀元。那個年代,一塊銀元可買160斤大米,李先念猜想,這兩塊銀元可能是母親夜夜紡線換來的,也許是賣掉家里的牲口或是活命的糧食,接濟他生活。一時間心里無法平靜,后悔不該對母親發(fā)火,此后他南征北戰(zhàn),再未見到母親。
1992年6月21日,李先念主席逝世,彌留之際,他用微弱的聲音對女兒說:昨晚我夢見你奶奶了,我不該對他發(fā)火啊……終生革命,視死如歸的老革命家,卻在最后時刻流露出深深的愛母柔情?,F(xiàn)在,母親當年給他的兩塊銀元存放在“李先念故居”,作為母愛的象征供后人瞻仰。
故事念完后,媽媽輕聲對我說:自古以來,兒行千里母擔憂,大人物小人物的媽媽都一樣,都心疼自已的孩子。說得我只點頭。是啊,媽媽為了我們?nèi)置?,操勞一生,倍受艱辛。
母親出生在商人之家,外公家境殷實,媽媽22歲前從未干過農(nóng)活,麥子和韭菜也認不清。和父親相伴后,來到巢湖岸邊的小村莊,忍受了無數(shù)次腰酸背痛,才學會了農(nóng)活本領,掙到了與其他婦女一樣的工分。1961年我10歲,有一次生產(chǎn)隊挑磷肥,母親一下午赤著腳,從12里路的嚴店往返到家三趟,肩上100斤的擔子,腳下72里路程,最后一趟腳泡磨破了,一走一個血印,我見了大聲哭起來。
母親有一顆愛國心,上世紀70年代初,父親在縣城工作,我和弟妹都小,家里就母親一個主勞力,我家是多年的“超支戶”,一到年終分配就低人一等。1969年,我年輕力壯了,和男勞力同工同酬,眼看家庭就要擺脫超支的帽子,母親毅然同意我當兵。當時我國正同前蘇聯(lián)發(fā)生“珍寶島事件”,她手摸我胸前佩戴的光榮花,動情地說:到部隊一定要好好干,不要掛念家。此時此刻,我自豪有一位堅強的母親。
勤儉是母親的傳家寶,親友們有口皆碑。1963年弟弟出世時,母親的唯一補品是早晚一碗紅糖水,中餐一個蒸雞蛋。弟弟稍大時,母親連一個雞蛋也舍不得吃,省著上街賣錢,給我們兄妹交學費,那時一個雞蛋5分錢,一學期學費僅五元錢。后來父親調(diào)到縣糧食局工作,家庭經(jīng)濟有所改觀,母親仍然節(jié)儉依舊,經(jīng)常瞞著父親,把10多只雞下的蛋賣給單位食堂,日積月累,變成定期存款。母親去世時,留下了6萬元國庫卷,連父親也感到驚訝。改革開放后,家庭生活明顯改善,母親的內(nèi)衣和床上用品仍是補了又補,像隨手關燈,生活用水重復使用,吃飯不剩米粒,煤球不燒盡不扔等好習慣,伴隨她一生。
母親特別講衛(wèi)生,左鄰右舍都佩服,親友們到我家串房作客,見到我家一塵不染,物見本色,物品擺放有序,床鋪疊得很整齊,總忍不住贊美。每逢單位檢查衛(wèi)生,我家總會獲得“最清潔”標志,成為鄰居羨慕的模范戶。
母親有濃厚的舔犢之情,自已節(jié)衣縮食也要為兒女奉獻愛心。曾記得全家下放回鄉(xiāng)時,有一年冬閑,母親連續(xù)十幾個晝夜紡棉花,換來了我們兄妹身上嶄新的土布衣,結束了我小學六年級內(nèi)衣還穿開檔褲的寒酸日子。三年困難時期,母親在縣直“三八鞋廠”上班,廠里一天發(fā)一個大饃,母親餓了也舍不得吃,晚上帶回家給我和妹妹各一半,(弟弟未出世)自已出去挖野菜充饑。
母親從苦難中走來,有太多的磨難和艱辛,正當家庭苦盡甘來時卻壽終正寢,每每想起,我就痛悔萬分。漫漫人生路,月有陰晴圓缺是常理,人有悲歡離合是常態(tài),人到晚年長思母是常情。
母親節(jié)上午,我把家庭相冊上的父母舊照用手機拍照后發(fā)給弟弟,共同追思天堂里的雙親。弟弟回復我:大哥,我倆對父母最好的告慰,就是保重好身體,有個好心態(tài),力所能及地關愛下一代。弟弟說得好,我給他一個大大的“贊”!
天堂里的父母若有靈,看到我們兄弟和睦,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當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