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鐵石
一個形容詞,加一句具體描述,可以讓你看見更具體的畫面。那么,還有其他辦法可以讓形容詞被“看見”嗎?
本期,我們再講一個辦法:一個形容詞,加一句比喻。當然,你也可以用擬人等其他修辭手法。但是,毫無疑問,比喻是大家最常用的。比喻是形容詞的翅膀,用比喻來“形容”,這個“形容”就起飛啦。
“瘦肉鮮明似火”,是個不錯的比喻,和后面的“肥肉依稀透明”搭配在一起,就是個絕佳的形容了?;?,不僅是紅色的,而且還有炙熱的感覺,有光澤。后面的肥肉,我們根據常識知道它是白色的,是偏冷色調的,依稀透明,那么就是半透明狀的。二者對比鮮明,互相成就。比喻能讓我們更容易地想象出畫面。
“鮮明似火”“依稀透明”,作者只用了8個字,就把火腿的外形寫得入木三分了,筆墨非?!肮?jié)儉”。
這句話選自古龍的散文《臺北的小吃》。在這句話里,對形容詞“干”進行了展開和解釋,用的方法就是比喻。甘蔗大家應該吃過,它的纖維粗糙,而且比較長,嚼完后需要吐渣。裹著面粉油炸之后,這塊甘蔗板應該和干巴巴的瘦肉很像了。通過這個比喻,我們就能知道這種黑暗料理的口感到底是什么樣的,到底有多么“慘絕人寰”了。比喻能讓我們更容易地想象出具體感受。
比喻就像是菜里的鹽,菜里沒有鹽就沒有滋味,但是如果鹽多了,這菜就太咸,也沒法吃。比喻不可多用,如果用,一定要新奇,不要用別人用過的。
寒冷的冬天從北方來到了狐貍母子居住的森林。
“媽媽,什么東西扎到我眼睛里了,快給我拔出來啊,快點兒快點兒!”小狐貍說。
——[日]新美南吉《小狐貍買手套》
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寫的是雪地反光太亮。小狐貍第一次見到雪,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兒,以為有東西扎進眼睛里了。這句話實際是個比喻,將雪光太亮晃眼,比喻成有東西扎進眼睛里。仔細想想,我們常說的“刺眼”這個詞,把它展開了,不就是小狐貍說的這句話嗎?
你如果要寫陽光刺眼,或者雪光晃眼,會怎么寫?你能像新美南吉寫得這么生動嗎?
酸甜苦辣咸,哪種食物令你念念不忘?你能用一個比喻形容一下它的味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