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軍良
孩子取得進步時要激勵、表揚,出現(xiàn)問題時是不是就要批評、指責呢?當然不是,是要進行正確歸因、正向引導。
常常有家長向?qū)W校反饋,為什么監(jiān)督孩子學習時,孩子無動于衷甚至還會反抗?其實,無論是言語還是動作提醒孩子要“認真學習”,都是在打斷孩子的思路,分散他的注意力,更會讓孩子產(chǎn)生一種感覺:如果沒有大人監(jiān)督,我什么都做不好。
類似情形如果發(fā)生在學校,只要不是嚴重擾亂課堂紀律,很多老師可能都會視而不見。有心理學研究結(jié)果表明:同樣的任務,在心情愉快的情況下完成,效率比在不愉快時完成要高50%。因此,當孩子正在學習時,除非他主動求助,否則家長最好回避。
在學校,老師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優(yōu)點,哪怕取得一點兒進步都會及時表揚。比如有個孩子從前上課老打瞌睡,但現(xiàn)在努力克制,老師會表揚他:“看得出來,你在努力打起精神聽課,這種狀態(tài)很好,繼續(xù)保持?!边@樣的反饋,無疑會讓孩子感到驚喜,他也會在下一次表現(xiàn)得更好。
孩子學習不認真或拒絕學習時,家長應該先給他空間;當孩子愿意主動學習時,則要及時給予肯定、鼓勵。這樣,孩子會覺得努力和進步是有價值的。
我常常對家長說,要多對孩子進行激勵教育。激勵教育的范圍很廣,不一定非要通過物質(zhì)體現(xiàn)。
不間斷的小獎勵。當孩子寫好一個字時,給他一個大拇指或擁抱;當孩子寫完一整行字后,給他一顆小糖果;當孩子寫完一頁時,讓他看半小時動畫片(在學校,老師可能會當著全班同學表揚他)。
偶爾讓人意外的大驚喜。當孩子較之前取得很大進步時,班級或?qū)W校會進行表揚、發(fā)獎狀(小獎勵)。建議家長安排一個周末,一家人出去郊游,或者允許孩子做他自己想做的事。需要注意的是,大驚喜最好是孩子取得明顯進步之后再公布,這會讓他覺得有被驚喜砸到的感覺,也會讓他對于下一次的大驚喜充滿期待。
再小的進步也要鼓勵。家長會上,老師表揚幾位考試取得較大進步的學生,有家長反而說:“人家都進步七八十名,你怎么才進步20名?”一句話就把老師給孩子的那點兒信心給徹底澆滅了。今天比昨天早睡半小時,早到校5分鐘;這次考試比上一次多幾分,提高一個名次……進步微小,家長也要夸贊。
孩子取得進步要表揚,出現(xiàn)問題要勇于面對,找出背后原因再跟孩子一起解決問題。家長要敢于接受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接受的目的不是接著否定,而是想辦法給孩子搭把手,幫助他認識到自己的問題,然后一起制訂計劃,落實并改變。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取得一丁點兒進步,家長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時,家長要積極探尋問題的原因。比如孩子的作業(yè)質(zhì)量和完成度不高,是否與他在學校不認真聽課、時間規(guī)劃能力差,或者行動力和專注力不夠相關(guān)?孩子總是忘帶作業(yè),老師一般不會批評、懲罰,而是會提醒家長,幫孩子強化入校前核對、整理作業(yè)的習慣,家長最好能配合老師,多花時間幫孩子改正習慣;孩子沉迷于游戲,可能是自我規(guī)劃時間能力不足、課余生活不豐富,或者缺乏學習興趣,比起批評,向老師了解相關(guān)情況,更有助于從本質(zhì)上解決問題。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動機是對所學知識本身的興趣?!比绾巫尯⒆訉W習產(chǎn)生興趣?需要家長行動起來,多激勵,多找背后原因再對癥下藥。切記:“望子”不會“成龍”,“教子”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