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軍
早在兩千年前,荀子就說:“不知羞恥,乃不能成人?!泵献右舱f:“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鄙鵀槿耍鋈魏问率紫纫獙Φ闷鹱约旱牧夹?。然欲求“無愧”,需先“知愧”。時代雖在變遷,這種懷德自重、知愧而行的清廉作風仍然值得提倡,它對我們在利益誘惑面前、公私抉擇之時明晰方向、經(jīng)受考驗有深刻的啟示。
知愧而行,是一種職業(yè)操守,也是一種高尚品格。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清正廉潔,深受百姓愛戴。但他離任時,卻為自己做的一件小事倍感羞愧,自責寫道:“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此抵有千金,無乃傷清白?!卑拙右滓驗槿温毱陂g在天竺山取得兩片石頭而感到傷了自己的“清白”,是“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的自律,是“知愧而行”的覺悟。
無自愧則無良知,無良知則無以為人。為官從政者只有時刻以“愧民之心”察民疾苦、責己慮事,樂民之樂、憂民之憂,才能一直被百姓口口相傳,最終彪炳史冊。
知愧而行,是一種修身正己,也是一種人生智慧。一個人保持清醒,知愧而行,就會少犯錯誤甚至不犯錯誤。吳玉章在81歲生日時,寫下一篇《自省座右銘》:“年過八一,寡過未解,東隅已失,桑榆未晚。必須痛改前非,力圖挽救,戒驕戒躁,毋怠毋荒,謹銘?!敝⑷缓笾蛔悖獝u而后能奮進,無不需要知愧而行的自我批判。
“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痹谛涡紊恼T惑面前,如果沒有一種知愧而行的能力,缺乏應有的政治敏銳性和斗爭精神,就會滋生貪念,迷失自我。事實證明,唯有知愧而行,心存敬畏、心中有戒,方能做到嚴格自律、行有所止。
知愧而行,是一種責任擔當,也是一種崇高境界?!盀楣僖蝗危旄R环?。”為人處世知羞恥,才會不失人格;為官從政知慚愧,方能不辱使命。
知愧,就要勤政有為、造福百姓。周恩來曾講:“我們應該把整個身心放在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上,以人民的疾苦為憂,以世界的前途為念?!?為什么勤勉盡責之人令人信服、值得信賴?因為他們敢于作為、勇于擔當,任務不落空、部署能落地。說到河南蘭考“除三害”,人們就會想到焦裕祿;提及福建東山治風沙,人們就會懷念谷文昌;看到山東壽光的蔬菜,人們自然憶起王伯祥……一名領(lǐng)導干部離開崗位之后留下什么,群眾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作為新時代黨員干部,惟有以“有愧”之心求“無愧”之境,不負重托、干凈干事,真正把“俯首甘為孺子?!钡臑槊袂閼褍?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