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恨歌》作為描寫上海轉(zhuǎn)型期的小說,長期以來被認為是能夠集中反映上海地域文化的經(jīng)典作品。王安憶在寫作中,明顯帶有書寫宏大歷史的沖動,其主要人物王琦瑤作為上海命運的同構(gòu)體被賦予深刻的歷史意義。然而,自身經(jīng)驗的匱乏,使得作為代言人的“王琦瑤”與真實的上海文化之間存在著強烈的割裂感。
【關(guān)鍵詞】《長恨歌》;王安憶;上海文化;王琦瑤
【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28-000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8.001
《長恨歌》作為一部長期以來被當作描寫上海城市文化的讀本,其城市主題成了歷來人們研究和關(guān)注的對象。王安憶在采訪中談及《長恨歌》,稱其為一個城市的故事,“在那里面我寫了一個女人的命運,但事實上這個女人只不過是城市的代言人,我要寫的其實是一個城市的故事”[1]。歸根結(jié)底,為上海這座城市畫像、剖析上海的文化精神是王安憶致力之所在,但是王安憶想象中的“上?!迸c現(xiàn)實的上海是否嚴絲合縫、不差分毫?她對上海文化的展示是否又與現(xiàn)實存在一定的偏離?本文從探尋上海文化出發(fā),與王琦瑤的形象進行比較,旨在揭示王琦瑤與上海文化之間存在的距離,進而思考《長恨歌》在對上海文化表現(xiàn)上存在的偏差。
一、上海文化的界定
長久以來,《長恨歌》被認為是展示上海文化的權(quán)威讀本,那么上海文化究竟是什么呢?陳思和在答《上海文化》問時,指出上海主要有三種文化構(gòu)成:“一是海派文化(新市民文化);另一則是石庫門文化(上海市民文化);另外一種則是上海本土文化,此則與江南文化相關(guān)?!盵2]
陳伯海先生曾經(jīng)提出:上海文化的底子是古代吳越和明清江南文化。人杰地靈的江南孕育了上海文化中務(wù)實理性、開放包容、精致柔美的一面。南宋以后城市商品經(jīng)濟繁榮,反映在文化中便形成了講求實利、重商業(yè)的一面。它不像北方社會偏于保守,又鮮有南方沿海一帶的排外心理。這些都為上海近代工業(yè)文明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基礎(chǔ)。五口通商,上海一騎絕塵,除了地理位置優(yōu)越外,與其良好的文化根基也是分不開的。
海派文化的形成,與上海開埠以及由此帶來的西方文化、移民文化有很大的聯(lián)系。隨著上海開埠,上海從一個封建的商業(yè)城鎮(zhèn)一躍成為我國近代最大的商業(yè)都市,帝國主義紛紛進駐上海,外來殖民的入侵與擴張,使得外來文化的加速傳播,“……貞女傳和好萊塢情話并存,陰丹士林藍旗袍下是高跟鞋,又古又摩登” ①。外國傳教士的影響、外國文化和文學(xué)作品的翻譯、西洋學(xué)堂的建立與教育等,使上海在引進和自覺接受外來文化影響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文化特點。
隨著上海現(xiàn)代管理制度和經(jīng)營模式的建立,作為東方魔都的上海,吸引力與日俱增,西方的冒險家、各省市民的大量涌入,連同孕蓄的進步力量一起,使這個城市呈現(xiàn)一種激揚奮進的精神狀態(tài)。不同人口、人種的交流碰撞融合,使其文化混雜的屬性愈加明顯,一種象征著多元開放、勇于開拓、追逐新潮但文化根底薄弱的海派文化由此建立。
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原住民,以他們?yōu)榇淼氖瘞扉T文化與江南文化、海派文化既相互和諧又有所不同。在半殖民地現(xiàn)代管理制度下形成的上海市民文化,俗稱“石庫門文化”,他們追求文明秩序、講求精致生活,強調(diào)聰穎好學(xué),行事謹慎精明。而以普通小市民為主體的石庫門文化,就形成了其功利性、世俗化、消費性的文化傾向。格局和眼界都比較狹窄,是一種相對內(nèi)斂、狹隘、保守型的文化性格。
可以說上海就是在這三種文化的影響下最終形成了其多元開放、兼容并包、勇于進取、務(wù)實理性、精致柔美的文化傾向。需要多加注意的是上海文化本身就具有多元性質(zhì),而這種“多元”本身就意味著其文化內(nèi)涵的立體和豐富,就像一個萬花筒,從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觀察方式,看到的畫面都是不同的。由上海這座城市培育出來的上海文化并非纖塵不染,絲毫不受壞習(xí)慣、壞風(fēng)氣的影響。也并非紙醉金迷、燈紅酒綠,建于苦難上的末日樂園。其善與惡、美與丑、高雅與世俗、崇高與卑下、進步與落后都是相伴相生的,它本身就是一個文化的“多面體”,因此,單獨強調(diào)其文化的哪一方面都是不準確的。
二、作為上海文化精魂的王琦瑤
作為一種文化記憶中存在的老上海,總會讓人聯(lián)想到一個遙遠模糊而又倩麗的身影。許多人傾向于用“女性”比擬上海。程乃珊在《上海女人》中寫道:每個城市都有其獨特的靈魂,這個城市的靈魂就是女人。在《長恨歌》中,王琦瑤與鄔橋阿二有一段很是奇妙的談話,二人談起了上海的月亮。阿二說上海的月亮其實有兩個,“一個是月亮,一個是月亮的影” ②。這里不妨由此把王琦瑤看作“上海的影”。
王安憶在訪談中就曾明確將王琦瑤看作上海的代言人,稱“《長恨歌》則是一部非常寫實的東西。在那里面我寫了一個女人的命運,但事實上這個女人只不過是城市的代言人,我要寫的其實是一個城市的故事”[1]。不少學(xué)者更是將王琦瑤視為上海文化的精魂。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長久以來王琦瑤被視為上海文化精神的象征,是作為上海影子般的存在。
王安憶用王琦瑤傳奇的一生講述了上海的文化特質(zhì),使上海與“王琦瑤”之間構(gòu)成一種內(nèi)在聯(lián)系。出身弄堂的王琦瑤從“滬上淑媛”成為“上海三小姐”,先是毅然與位高權(quán)重的李主任成婚,之后又獨自生子,將其養(yǎng)育成人,經(jīng)歷種種人世變遷,最后卻因一盒黃金慘死于小流氓之手。以王琦瑤傳奇而又動蕩的一生,總結(jié)其引領(lǐng)時尚、富有情調(diào)、功利虛榮、精明務(wù)實、堅強勇敢、獨立自主的性格特質(zhì)并不困難。而作為上海文化的代言人,王琦瑤的經(jīng)歷自然與上海暗合。王琦瑤憑借年輕美貌嫁于李主任;上海則憑借其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在戰(zhàn)火中異軍崛起。西方的物質(zhì)文明涌入,帶來了思想文化的解放和碰撞,摩登新潮更是成為上海的代名詞,為其贏得了“東方巴黎”的美譽。物質(zhì)經(jīng)濟文化的極度發(fā)展,使其躍居當時亞洲最大的城市。在這繁華的表象之下,上海時刻被西方國家虎視眈眈,居住在上海的市民,被商品經(jīng)濟侵蝕,道德意識的弱化,面對著戰(zhàn)火時刻存在著身份的焦慮,整個社會浮躁不安。隨著炮火的南移,上海也承受著幾近要毀滅的威脅??上驳氖墙?jīng)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難,這座城市并沒有從此沉沒,一蹶不振。正如王安憶所說,上海的堅強就在于它會在舊上海的尸骸上,又生長出一個嶄新的上海。
王琦瑤面對苦難的堅韌勇敢、隨遇而安應(yīng)該說與上海的不屈頑強是同質(zhì)的,這也是作者對王琦瑤書寫鮮有崇高的一面,也是王琦瑤身上最為重要的文化特質(zhì):
上海的小姐們就是與眾不同的,她們和她們的父兄一樣,渴望出人頭地,有著名利心,而且行動積極,不光是光說不做的。她們甚至還更勇敢,更堅韌,不怕失敗和打擊。③
李主任的飛機失事,王琦瑤又從天上轉(zhuǎn)眼到了地下,可是之于她來說只是從愛麗絲搬到了平安里;面對康明遜的懦弱與逃避,王琦瑤并沒有憤怒與責怪,而是想盡辦法承擔責任,撫養(yǎng)女兒長大;程先生無法直面生活的磨難,選擇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女兒陪同女婿一起出國;最后帶給她對人世一絲依戀的老克臘也相繼離她遠去。似乎王琦瑤的一生始終是孤獨的,沒有一個人能給她完整的歸屬感。然而她仍然是選擇冷靜又自持地生活著,正是這股堅韌的力量支撐著王琦瑤,使她比那些曾經(jīng)輝煌風(fēng)光的男性們走得更長、更遠。能把普通平凡甚至乏味的生活過得精致美好、從容優(yōu)雅,這才是市民生活中永恒而又堅毅的力量。
王琦瑤身上追求時尚、不甘落伍、務(wù)實理性、富有情調(diào)、功利虛榮、獨立自主的這些特質(zhì),與上海文化特質(zhì)是相合的。王安憶不厭其煩地將筆力傾注于對上海的空間景觀、飲食、交際的描寫,目的在于再現(xiàn)逝去的上海的記憶,是“直接寫城市的故事”[3],直接表現(xiàn)“城市的街道,城市的氣氛,城市的思想和精神”[3]。誠然,王安憶有想借王琦瑤的一生表現(xiàn)上海近代風(fēng)起云涌的變化和歷史的沖動,但是作為“城市的影子”“文化精魂”的王琦瑤,真的能代表這座城市的文化特質(zhì)嗎?又或者說作者的這種都市書寫包含了一定的價值判斷和理性分析,還是僅僅簡單地淪為了對上海逝去文化的介紹和普及?
三、王琦瑤與上海精神的矛盾
《長恨歌》借女性來表現(xiàn)一座城市的靈魂,無疑是對上海城市書寫令人驚喜的一次嘗試。其對市民生活的挖掘,也有相當可觀之處,然而,作者并未對這一形象做出明確的價值判斷。對上海舊史的態(tài)度也顯得含糊不清、曖昧不明,對上海現(xiàn)實形象的理解趨于簡單化,而關(guān)于這座城市的未來走向,也顯得莫知所措。
首先,王安憶在對王琦瑤的刻畫上,很多都做了背景模糊的處理,以此實現(xiàn)對最能代表上海文化的弄堂女性的普遍象征。書中幾乎沒有王琦瑤與父母親情的記憶,母親的唯一出場,是在王琦瑤生產(chǎn)后的幾幕,擁有的也不過是只字片語。至于王琦瑤如何獨自撫養(yǎng)孩子長大,甚至又如何在亂世保留一盒金子,則都被其一筆帶過。這種模糊化的處理,使得人物更好地為中心服務(wù),那就是成為一種象征,不僅是作為上海的象征,同樣也象征了一類女性——上海弄堂女性:
王琦瑤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兒。每天早上,后弄的門一響,提著花書包出來的,就是王琦瑤;下午,跟著隔壁留聲機哼唱四季調(diào)的,就是王琦瑤;結(jié)伴到電影院看費雯麗主演的《亂世佳人》,是一群王琦瑤……每間偏廂房或者亭子間里,幾乎都坐著一個王琦瑤。④
王琦瑤是最為典型的上海弄堂女孩,她們追逐時髦,精致精明,又有著些許虛榮高傲。但是正如徐秀明所說,不可把上海女性的時尚前衛(wèi)混淆于墮落放蕩。王琦瑤選擇去做李主任的“外室”,這類事不能說沒有但絕不具有普遍意義?!吧虾5钠胀ㄊ忻衽c上流人士,在文化取向上并無二致:既熱愛世俗生活,又講求優(yōu)雅尊嚴,看不上自甘墮落之行?!盵4]誠然上海文化有其世俗功利,虛榮物質(zhì)的一面,但從整體上來看,在其多元開放兼容的姿態(tài)中,仍然是保持著昂揚進取、積極向上的。上海雖然是冒險家的樂園,但是源自上海本地市民的文化,有其保守謹慎的一面。大多數(shù)的上海本地市民謹慎精明,對于關(guān)系一生榮辱利害的婚嫁之事更是慎之又慎。更何況王琦瑤出身自小康家庭,衣食無憂。如此這般的“進取”,給人的可信度并不高?!巴蹒帯苯K歸與現(xiàn)實中的“上?!边€是存在一定的距離的。
遺憾的是王安憶始終對上海文化缺乏明確的價值判斷。對于王琦瑤的態(tài)度上也是關(guān)系曖昧,甚至不免流露出欣賞與同情。在寫到愛麗絲里住著的“金絲雀”,她這樣贊美道:
她們個個都是美,還是高貴,那美和高貴也是別具一格,另有標準。她們是徹底的女人,不為妻不為母,她們是美了還要美,說她們是花一點不為過。⑤
王琦瑤等女性的人生選擇,顯然受到了上海殖民文化和海派文化中一些不良風(fēng)氣的影響??杀牟⒉皇峭蹒幍淖陨磉x擇,而是其背后透出的文化價值觀是根本盲目的、不值得同情的。文化的多元需要有辨別是非的能力,然而王安憶并沒有對這些不良風(fēng)氣做出明確的價值判斷,相反有些時候甚至流露出對這些女性的哀憐欣賞與感傷情緒。
其次,如果以王琦瑤作為上海文化的象征,那么其對上海形象的理解就過于趨向簡單化了?!堕L恨歌》民間敘事方式使得王安憶對市民生活多有矚目,然而王琦瑤等人的市民生活,更多令人看到的是每天糾結(jié)于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的家長里短。很顯然,讀者并沒有從《長恨歌》的世俗生活中,看到人物創(chuàng)造優(yōu)雅生活的才能,更多體會到的是人物得過且過,消極逃避的一種末世態(tài)度。仿佛人生只有世俗的衣食情欲在翻滾,而沒有了其他,一切崇高在這里都被消解,屈服于一種原始的動物性的追求,仿佛只有這些才是生活,才是生命存在的一切真實。
如果作者只是想要通過王琦瑤展示上海世俗功利、物欲翻騰的一面,這是沒有什么問題的,但如此一來對上海文化的認識就不免流于簡單,讓人覺得淺薄乏味。誠然這個多元的地方,有其世俗的一面,但同樣也有其崇高優(yōu)雅的一面。難道只有飲食男女的世俗生活才叫真,亭子間里孕育的有識之士的進步力量,巷弄里出現(xiàn)的精通多國語言的仁人志士就都成了假的了嗎?如此這般,王安憶所描繪的這座城市就不可避免地缺乏理想和信念感,也讓這座城市的氣質(zhì)喪失了一定的力量感,沒有質(zhì),似乎只有浮華,難以讓讀者領(lǐng)會到一個城市的精魂。盡管書中有對上海精致建筑發(fā)自肺腑的贊賞,但是這種對建筑、精致生活的沉溺是浮于表面的,人們需要看到的源自這個城市內(nèi)部所煥發(fā)的一種精神,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尋求一種民間的敘事角度并不意味著讓整個城市的文化走向平庸。
最后,王安憶對這座城市的未來走向,也顯得游移不定。小說的結(jié)尾王琦瑤被長腳殺死,作為上海文化象征的王琦瑤,最終走向了終結(jié),這就是說作為舊日的精致、追逐時髦、功利的上海精神走到了終點。但與此同時王安憶對現(xiàn)代化的商業(yè)發(fā)展帶來的種種問題也有所質(zhì)疑:
薇薇她們的時代,照王琦瑤看來,舊和亂還在其次,重要的是變粗魯了。⑥
在她筆下,上海經(jīng)濟的復(fù)蘇帶來的是人的道德水平的下滑,原先生活方式、倫理關(guān)系的瓦解。但是上海的未來又指向何方,或者說該如何重建新時代下的上海精神,王安憶并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可以說王安憶對于上海的書寫仍舊是停留在了表面的感性認識上,未有深刻的理性分析。
四、結(jié)語
《長恨歌》對上海的生存狀況、文化精神、價值觀念等方面的闡釋,還是有其獨特理解的。但上海文化紛繁復(fù)雜,小說再現(xiàn)上海的文化和歷史不可避免地存有偏差。歸根結(jié)底,尋其原因,與王安憶本人缺乏個人經(jīng)驗進而由此導(dǎo)致的上海想象有很大緣故。王安憶隨母遷往上海,盡管長時間生活在上海,但這種“文化上的無根蒂”也讓其始終對上海文化保持一個清醒冷靜的審視距離,但是未有深入,其對上海文化的復(fù)現(xiàn),難免帶有“想當然”的味道。同時,市民生活也是《長恨歌》著力之所在,但王安憶本人長期生活所接受的是完全不同于普通市民的教育。這種成長經(jīng)歷上的隔閡,也讓《長恨歌》筆下的市民生活難有親切可靠,與平民生活緊密相連之感。王安憶出生于“新上?!?,而書寫的卻是極度遠離她生存空間的“老上海”,間接經(jīng)驗難以填補直接經(jīng)驗的空洞,也就是說即便作者翻閱遍了故紙堆,也由于其本人的缺乏經(jīng)驗,導(dǎo)致其無法向讀者傳達一種清晰的經(jīng)驗,而只能是模糊地去想象她心中的上海世界。
注釋:
①②③④⑤⑥王安憶:《長恨歌》,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12頁,第124頁,第47頁,第18頁,第89頁,第243頁。
參考文獻:
[1]齊紅,林舟.王安憶訪談[J].作家,1995,(10):66.
[2]陳思和.談?wù)勆虾N幕⒑E晌幕蜕虾N膶W(xué)、海派文學(xué)——答《上海文化》問[J].上海文化,2021,(02):17-18.
[3]齊紅,林舟.王安憶訪談[J].作家,1995,(10):67.
[4]徐秀明.文化沖突與敘事錯位——由《長恨歌》談王安憶的小說美學(xué)及其創(chuàng)作轉(zhuǎn)向[J].學(xué)術(shù)月刊,2017,(07):128.
作者簡介:
王雅琴,伊犁師范大學(xué)文藝學(xué)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