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盛唐和日本奈良時代兩國女性婚戀觀比較研究

2024-08-09 00:00:00黃雅馨陸萬理范亞秋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24年18期

摘要:中國封建王朝最為鼎盛的唐代,婦女擁有相對較高的社會地位。與此同時,中國的鄰邦日本當時正逐漸受到中國唐文化的影響,生活在日本奈良時代的婦女也擁有與唐朝較為相似的生活環(huán)境,但是女性地位卻有所不同。該研究以中國盛唐時期和日本奈良時代兩國社會的婚姻制度為背景,采用比較研究法與歸納總結(jié)法,通過對任中敏先生編著的《敦煌歌辭總編》和日本第一部和歌集《萬葉集》進行對比釋讀,將其中有關(guān)婦女婚戀觀的作品進行歸納和分析,剖析同一時期婦女對婚戀的態(tài)度以及在婚姻和社會中的地位,以期為研究該時期兩國社會的婚戀狀況以及女性的婚戀觀提供新的視角。

關(guān)鍵詞:敦煌歌辭;《萬葉集》;唐代;奈良時代;婚戀觀;婦女地位

中圖分類號:I046;H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110(2024)06(c)-0069-05

Comparative Study of Women's Views on Marriage and Romance Between the Prime Tang Dynasty of China and the Nara Period of Japan

—A Case Study of Comprehensive Compilation of Dunhuang Songs and Manyoshu

HUANG Yaxin, LU Wanli, FAN Yaqiu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00, China)

Abstract: During the Prime Tang Dynasty in China, women had a relatively high social status. Concurrently, China's neighbouring country, Japan, was gradually being influenced by the Tang culture from mainland China. Women living in Japan during the Nara Era experienced a lifestyle somewhat similar to that of Tang Dynasty, W8vbsjUXp5r1RDFpBfkaGA==yet their societal status differed. This study takes the marriage systems of China's Prime Tang Dynasty and Japan's Nara Era as the background, and adopts the comparative study method and inductive summary method. By comparing and interpreting Comprehensive Compilation of Dunhuang Songs by Ren Zhongmin and Japan's first anthology of waka poetry Manyoshu and summarising the works on women's views on marriage, this study analyses women's attitudes towards marriage and status in marriage and society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is study is intended to offer a novel perspective for investigating the marital conditions and female perspectives o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the societies of both countries during this era.

Key words: Dunhuang Songs; Manyoshu; Tang Dynasty; Nara era; Views on marriage and romance; The status of women

盛唐時期,寬松活躍的社會風氣下婦女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更為直接的、頻繁的表露個人情感,可以從敦煌藏經(jīng)洞出土的大量敦煌歌辭當中窺見一二。敦煌歌辭是敦煌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歌辭大多創(chuàng)作于唐代,又有相當數(shù)量的歌辭為女性所作[1],因此,它對研究唐代社會生活、婦女精神面貌以及女性婚戀觀念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

《萬葉集》被譽為日本歷史上最古老的和歌合集,匯集了自公元4世紀至公元8世紀60年代末約450年間的文學創(chuàng)作,且主要集中在奈良時期。整本書中,以男女戀愛為主題的歌謠數(shù)量占整部歌集的半數(shù)以上,集中體現(xiàn)了《萬葉集》詠“戀”為主的特點[2]?!度f葉集》中的戀歌為考察東亞戀歌文化和當時人們的婚戀觀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同時也為中日文化友好交往和中國古代文學對日本古代文學產(chǎn)生影響提供生動佐證。

1中國盛唐和日本奈良時代婚姻觀比較

1.1中國盛唐時期婚姻觀特點

唐代處于封建社會的上升、繁榮時期,又屬“開放型”社會,其開放特點不僅表現(xiàn)在政治制度、民族政策、外交關(guān)系等方面[3],而且反映在唐人的婚戀觀念上。唐初以來,李唐皇室的一系列打壓舊士族政治行為與科舉制的興盛,使得婚姻門第觀念日漸削弱。至盛唐時期,人們的婚戀觀念已有一定變化。一方面體現(xiàn)在擇偶的相對自由。《唐律·戶婚》曰:“諸卑幼在外,尊長后為定婚,而卑幼自娶婚,已成者婚如法。未成者從尊長,違者杖一百。”[4]社會風氣的轉(zhuǎn)變促使國家對相應法律作出一定調(diào)整,傳統(tǒng)“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青年男女毫無婚姻自主權(quán)的境況有所改變。在此環(huán)境中,女性的擇偶條件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雖因人而異,各有所重,但與兩晉南北朝時期相比,門第已非占擇偶標準的絕對權(quán)重,功名、文氣、錢財、品貌等因素在擇偶過程中為女方所看重。這種擇偶風氣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盛唐時期婚戀觀念相對自由的特點。

另一方面體現(xiàn)在貞潔觀念的式微。封建社會強調(diào)的所謂貞節(jié),是對婦女所規(guī)定的道德準則,其一,要求婦女言行嚴謹、遵守閨訓;其二,強調(diào)婦女的堅心守節(jié),從一而終[5]。而盛唐時期,上至皇室公主,下至民間女子,女性離婚再嫁行為不在少數(shù),若對婚姻不滿,在某些特定條件下可自行提出合離,不僅不受社會輿論非議,也能獲得法律的保護。如《唐律·戶婚》曰:“諸妻無七出及義絕之狀而出之者,徙一年半,雖犯七出,有三不去而出之者,杖一百,追還合。若犯惡疾及奸者,不用此律?!彪x婚再嫁的難易也反映出女性貞節(jié)觀念的強弱,展現(xiàn)出盛唐時期自由開放的程度。

1.2日本奈良時代婚姻觀特點

與中國早適應了鐵犁牛耕的社會生產(chǎn)方式不同,日本四面環(huán)海,捕撈、采集等生產(chǎn)方式長期占據(jù)主要地位,自古以來女性在此類生產(chǎn)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社會整體以母系制度為主導,存在女尊男卑的社會形態(tài)。在這一母系社會中,存在一種久經(jīng)沿襲的婚俗制度——“訪妻婚”。該制度下,夫婦別居,男女分別與各自母親及同母兄弟姐妹同居,男方不定時在夜晚去女方家中走訪留宿一夜,翌日清晨便匆匆離去,所生子女由母族撫養(yǎng)并為其所有[6]。這種婚姻形式興盛于大和時代至平安時代。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婚姻習俗是以女尊男卑為特點的母系社會現(xiàn)實的生動體現(xiàn)。在這一社會背景下,女性不僅在婚姻關(guān)系中擁有跟男性一樣的自主選擇權(quán),而且享有對家庭財產(chǎn)的繼承權(quán)和支配權(quán),以及對家庭成員的監(jiān)護權(quán)和領(lǐng)導權(quán),這體現(xiàn)了當時日本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的重要角色和獨立意識。

大化改新以后,從中國引進的一系列知識和技能使得日本社會快速發(fā)展。隨著生產(chǎn)力的提高和財產(chǎn)私有制的加強,女性在婚姻中的主體地位逐漸發(fā)生變化。盡管形式上的改變不明顯,但氏族制度開始瓦解,父權(quán)制度逐漸興起,婚姻制度上不固定的“訪妻制”逐漸演變?yōu)橄鄬潭ǖ摹罢行龌椤薄_@一過渡時期的社會結(jié)構(gòu)呈現(xiàn)了由母系向父系的演變以及女性在社會和婚姻中的主導地位的消失。

2中國盛唐和日本奈良時代女性戀愛觀的比較

2.1敦煌歌辭中所體現(xiàn)的積極戀愛觀

唐代三教并行,禮教衰弛,社會對于婦女的約束明顯有所削弱。敦煌歌辭當中經(jīng)常通過直抒胸臆表達女性大膽、隱秘的內(nèi)心情感,例如《送征衣·如魚水》中“夢魂往往到君邊,心專石也穿,愁甚不團圓”[7];《南歌子·風情問答》中“自從君去后,無心戀別人”“妾似南山松柏,無心戀別人”等。上述作品中所描述的女性形象多為未出嫁的少女,女性詞人筆下這些抒情的女主人公不同于男性詞人的“閨怨詩”那么纏綿悱惻,而是側(cè)重于挖掘女性內(nèi)心深層次的特質(zhì)[8],感情真摯奔放,大膽抒發(fā)內(nèi)心對于愛情的渴望,直抒對于心上人的思慕之情。以她們最真誠質(zhì)拙的語言,顛覆了那些男子假借婦女之口敘寫的女性之情思的不真實的謊言,展現(xiàn)了中古時期女性蔑視禮教對愛情的熱烈追求。

唐代戰(zhàn)亂頻繁,初唐忙于統(tǒng)一全國,盛唐忙于對外征戰(zhàn),當時的男子除了通過科舉考取功名,大多數(shù)投身行伍,寄希望于建功于邊境戰(zhàn)事以聲名遠揚。與此同時,留守家中的妻子或是愛人只能遙相思念遠方的心上人。敦煌歌辭作品中,也不乏表現(xiàn)“征婦怨”的形象,如《鳳歸云·征夫數(shù)載》:“征夫數(shù)載,萍寄他邦。去便無消息,累換星霜?!薄镀脐囎印と巳t湘》:“卷簾恨去人。寂寞長垂珠淚。焚香禱盡靈神。應是瀟湘紅粉繼。不念當初羅帳恩。拋兒虛度春?!备柁o作品中獨守家中的思婦表達了她們對于丈夫愛人的深切關(guān)懷和綿綿思念。連綿不斷的戰(zhàn)事也讓思婦的思念上升至對于國家層面的思考,歌辭中不乏當時女性的反戰(zhàn)思想,如《破陣子·軍貼書名》中“早晚王師歸卻還,免教心怨天”;《洞仙歌·戍客流浪》中“愿四塞來朝明帝,令戍客休施流浪”等,表達了女子對心上人思念的同時也暗含對國家屢有戰(zhàn)端的不滿和企盼和平早日到來的愿望。由此可見,唐前中期的女性敢于大膽表達對于心上人的思念,并且也勇于將批判的矛頭指向履興戰(zhàn)事而造成夫妻分離、阻礙她們追求愛情的封建王權(quán),這是她們積極愛情觀的深刻體現(xiàn)。

敦煌歌辭中描繪了許多渴求忠貞愛情的女子形象,展現(xiàn)出中國古代女性對于恩愛長久、白頭偕老的婚姻的追求。如《鳳歸云·魯女堅貞》中的征婦出身將門,“父兄皆是,佐國良臣”,丈夫“爭名定難,未有歸程”,在面對“錦衣公子”的性騷擾時,這位女子毅然決然地表示拒絕和抗議,如詞中所言,“徒勞公子肝腸斷,謾生心。妾身如松柏,守志強,魯女堅貞”,刻畫了一位堅守忠貞愛情、不畏強暴的女性形象?!秲A杯樂·求名宦》中的女子“被父母將兒配,便認多生宿姻眷”指出自己本不滿意父母強行安排的婚姻,又因丈夫“攻書業(yè)拋妾求名宦”而對丈夫的怨恨上升至對榮華富貴、功名利祿的唾棄,正如任中敏先生在《敦煌歌辭總編》中提到,“男子受儒家‘學而優(yōu)則仕’之流毒,遠游不歸。閨人不勝孤獨,乃悔受媒妁與父母之欺,及宿緣迷信之誤,對婚姻不滿”,歌辭中的女主人公渴望青春自由、愛情美滿,將譴責的矛頭直指封建意識形態(tài),難能可貴地在封建社會體現(xiàn)出女子的獨立意識。

以上歌辭中刻畫了許多渴望忠貞愛情與美滿婚姻、敢于反抗禮教,勇于追求個性解放的女性形象,這既蘊含了中國古典女性的美德,也體現(xiàn)出對于男性霸權(quán)主義的反抗,十分可貴的表現(xiàn)出當時女性內(nèi)心對于婚姻、愛情、家庭等命題的思考和她們積極的戀愛觀。

2.2 《萬葉集》戀歌中所體現(xiàn)的消極戀愛觀

《萬葉集》關(guān)鍵詞中,「戀(こひ)」這一詞在全書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高達853次,涉及的戀歌達200首以上,可以說在《萬葉集》中,日本人的戀愛意識得以清晰展現(xiàn)。然而「こひ」除通常標記為「戀」之外,有時也用「萬葉仮名」表記為「孤悲」「古非」「古比」等11種形式。其中「孤悲」出現(xiàn)29次,遠多于其他表記,這也正為我們揭示日本人對于戀愛的一種認知意象——「孤り悲しむ」。對于當時的人們來說,戀愛意味著與所愛之人相互吸引,卻無法與之長相廝守而深感孤獨與悲傷。由此可見,萬葉人的戀愛意識中帶有濃厚的消極傾向和內(nèi)斂特征,抑制自己的情感也被看成值得歌頌的品質(zhì)?!腹卤惯@一意象,從某種層面上也正好與日本「物哀」的傳統(tǒng)審美意趣相暗合。

在《萬葉集》中,對于無法與愛人長相廝守的感慨和對愛人纏綿思念的詩歌也占據(jù)了部分篇幅。以卷二85至90首為例言之,磐之媛命是仁德天皇的兩個皇后之一,據(jù)《古事記》記載,當磐之媛命前往紀州采摘新名節(jié)所需的三之橋樹葉時,仁德天皇將一個名叫八田若若條的女子帶入宮中并寵幸于她。磐之媛命對此非常憤怒,將采摘的樹葉全部扔在海里,獨自隱居于山城的筒城宮。在此期間,她連作詩歌數(shù)首,表達對仁德天皇的怨恨、思念和無盡的愛?!袱肖陸伽窑膜膜ⅳ椁氦细呱饯闻透氛恧扑坤胜蓼筏猡韦颉筟9](翻譯:如果戀慕如此痛苦的話,倒不如枕著那高山的巖石死去吧);「ありつつも君をば待たむ打ち靡くわが黒髪に霜の置くまでに」(翻譯:我就繼續(xù)在這里等你吧,直到這長長的黑發(fā)上落下霜);磐之媛命以“枕著巖石死去”“黑發(fā)變白發(fā)”等夸張的手法表達自己對仁德天皇的思念和怨恨,即便直至臨終,她也未曾返回宮廷,而是在山中孤獨地等待著仁德天皇,最終孤獨地在山中辭世。如此激烈而痛徹的愛情連作被收錄于《萬葉集》卷二的卷首,是因為這個時代的人們認為戀愛都是痛苦和消極的。而這樣的痛苦在當時人們看來卻是十分珍貴的,無論是對第三者的嫉妒之心或是一個人在山中獨自思念愛人直至生命終結(jié),都可以作為證明人們熱烈而真摯愛情的佐證。

《萬葉集》的戀歌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除了男女雙方以外的“第三方關(guān)系”,例如“母親”“世人”或是感情中的“第三者”?!暗谌巧睂扇岁P(guān)系的障礙,是兩人衡量對彼此的愛意的刻度,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阻礙,使得雙方即使相愛卻無法長相廝守,進一步強化了當時人們對戀愛持消極態(tài)度的傾向?!袱撙丹搐黏氪墢hに生ふる名乗藻の名は告らしてよ親は知るとも」(翻譯:像生長在有美沙戈的巖石上的名乘藻一樣,請說出自己的名字吧,即使父母知道了),女方讓男方告訴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他的名字,說明在當時社會婚戀受到雙方家庭的影響較深,尤其是女方母親在女兒的婚戀關(guān)系中有著絕對的主婚權(quán),能否得到女方母親的認可是這段婚戀關(guān)系成敗的關(guān)鍵?!赣翊工涡『煠韦工堡巳毪晖à襾恧亭郡椁沥亭文袱瑔枻悉丹酗Lと申さむ」(翻譯:請從垂著珠子的竹簾的縫隙進來,這樣母親便以為那是風聲了),在當時訪妻制的背景下通常是男方在經(jīng)過女方及其家人的同意后到女方家中進行走訪,而詩中顯然是兩人的戀情并未獲得母親的認可,因此女方讓男方偷偷從竹簾的縫隙里進來以防被母親發(fā)現(xiàn)。在《萬葉集》中,出現(xiàn)了女方的“母親”這一角色的戀歌共有24首,而母親的角色似乎都發(fā)揮著“干涉兒女的愛情”這一作用。「うつせみの人目を繁み石橋の間近き君に戀ひわたるかも」(翻譯:因為現(xiàn)實世界的人很多,所以我在過石橋的附近沒能見到你,一直在思念)?!笆瘶颉笔侵冈诤由吓帕惺^的簡易石橋,比喻“馬上就能渡過的近距離”。盡管如此,連和家持見一眼都無法實現(xiàn)的少女的悲傷,讓人覺得這是一首很有欺凌感的歌曲。說明除了“母親”這一角色以外,「人目と人言」“他人的眼光和輿論”也是阻礙男女之間感情的重要因素[10],加劇兩人感情的不穩(wěn)定和不可控性,以及人們對感情的無奈和悲觀。

3中國盛唐和日本奈良時代女性地位的異同

3.1敦煌歌辭中所體現(xiàn)的男女關(guān)系及地位

唐代封建經(jīng)濟高度發(fā)展,社會風氣相對開放,儒家倫理本位思想的影響下婦女的實際地位較其他時期有所不同,個性是考察女性地位的一個重要指標[11]。與過去女性在等級上唯君主、父母、丈夫是從,在身份上從屬于男性,男女關(guān)系中多充當男性的配角和助手身份的社會不同,在唐代開放的社會風氣影響下,社會對于女性的諸多思想和行為有所“寬容”,婦女的個性在一定程度得以自由凸顯,其在敦煌歌辭中有所體現(xiàn)。

封建時代為了維持男性的統(tǒng)治地位,對婦女的人身自由進行約束,婦女與異性交往往往受到一定限制,但唐代社會對于女性的出游交友、與異性接觸的行為較為寬容。如《菩薩蠻·拋鞭落》中“九陌正花芳,少年騎馬郎。羅衫香袖薄,伴醉拋鞭落。何用更回頭,謾添春夜愁?!笨坍嬃艘晃磺啻赫?、不拘禮法的“士女”形象,在公共場合無所顧忌,大膽拋鞭引起少年郎的注意,可見禮法對于受到較深儒家思想教育影響的唐代官宦家庭的婦女所起的作用還是相對較小的。更有《竹枝子·蕭娘相許》中“口含紅豆相思語,幾度遙相許,修書傳與蕭娘。倘若有意嫁潘郎,休遣潘郎爭斷腸。”詞中的“蕭娘”一副游女行徑,與“潘郎”相交時口頭相許,一度而定,又“幾度頻頻”讓人不知所言真假??梢娕栽谔拼軌虿皇芏Y法約束在獨立公開的社交活動中展現(xiàn)個性,這是唐代女性在社會交往中擁有相對獨立權(quán)的表現(xiàn)。

婚姻的相對自主權(quán)亦是唐代婦女地位相較其他時期有所提升的體現(xiàn)。封建社會中婚姻都是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敦煌歌辭當中卻透露出一些婦女在擇偶方面掌握婚姻自主權(quán)的信息。女性雖不敢公開違背傳統(tǒng)的封建禮教,但可以按照個人意愿選擇匹偶對象。如《傾杯樂·五陵堪娉》中“堪娉與公子王孫,五陵年少風流婿”,《內(nèi)家嬌·應奉君王》中“天然有靈性,不娉凡間”等作品,皆表現(xiàn)出婦女的擇偶需求,對待自身婚姻大事時擁有一定話語權(quán)。

以上在社會交往和婚姻自主兩個方面可以體現(xiàn)出唐代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這種情況所反應的現(xiàn)實是唐代社會的文明與進步,但從整體上看還存在如《傾杯樂·求名宦》中的女子“被父母將兒匹配,便認多生宿姻眷”的封建包辦婚姻的受壓迫情況,“男尊女卑”依舊是封建社會的現(xiàn)實。

3.2 《萬葉集》中所體現(xiàn)的男女關(guān)系及地位

大化改新之前,日本社會以母系制度為主導。如上文提到的,訪妻制時期女方的母親在兩人之間感情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且孩子由女方撫養(yǎng)和所有,一家的財產(chǎn)及社會地位都是由女兒繼承。在這種婚姻模式中,與中國古代的“門第觀”不同,男方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能力的差異不會對女方及女方的家族造成任何影響,體現(xiàn)出母系社會下女性在婚姻中占據(jù)主導地位的特點。

大化改新之后,隨著生產(chǎn)力的提高和財產(chǎn)私有制的加強,女性在婚姻中的主體地位逐漸被削弱,甚至呈現(xiàn)出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演變的趨勢,在《萬葉集》作品中也有所體現(xiàn)?!缸悉韦摔郅丐朊盲蛟鳏ⅳ椁腥似薰胜摔ⅳ鞈伽窑幛浃狻梗ǚg:討厭像紫草一樣艷美的你,明明是已為人妻我卻愛慕著你,不,我不會愛慕你),這首詩是大海人皇子(后來的天武天皇)為回復額田王所作的歌,也是《萬葉集》中早期的作品,在歌中大海人皇子以“妹”稱呼“額田王”。在日本早期作品中,男女之間以“我妹”和“我が背”相稱?!懊谩焙汀氨场保畛跏切值芙忝弥g的稱呼,后來逐漸演變成男女之間的稱呼。而《萬葉集》后期的作品中,女性對男性卻更多以“君”相稱[12]?!妇膜趣ⅳ瑧伽揖婴欷肖铯浃嗓魏焺婴非铯物L吹く」(翻譯:等著你想念你的時候就會動動我家的簾子,就像秋風在吹它一樣)。這首歌是額田王為天智天皇創(chuàng)作的戀歌,焦急地等待著君——天智天皇的事,每當秋天的風動動簾子的時候,就會讓作者幻想是不是愛人來了。 “君”這個稱謂不僅表示敬意,還代表著一種誠惶誠恐的愛慕之情。這也體現(xiàn)出男尊女卑的思想逐漸深入人心,女性將男性視為上級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

進入“父系母所”的招婿婚時期后,女性雖然能與男性平等地獲得財產(chǎn),但卻無法承襲官職爵位,因為官職爵位的繼承只能從父。也就是說,孩子出生后雖由母親撫養(yǎng),但血緣上從屬父系,孩子的社會地位的高低貴賤完全取決于父親的身份[13],這也體現(xiàn)了當時日本由母系社會逐漸向父系社會的演變。

4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經(jīng)濟繁榮、政局穩(wěn)定的唐朝,整體社會風氣較為寬松,女性追求個性與自由,其社會地位也得以提升?!抖鼗透柁o》中的女性形象展現(xiàn)出敢于反抗禮教,渴望和追求忠貞愛情的特征,婚戀觀整體體現(xiàn)出積極趨勢。而與之相反,同一時期的日本社會處于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的階段,婚戀制度也從“訪妻制”向“招婿制”演變,女性在社會和婚姻中的主導地位被逐漸削弱,且受“第三方關(guān)系”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大多數(shù)愛情都是不穩(wěn)定且不可控的,而抱有悲觀態(tài)度。《萬葉集》中將“戀”表記為“孤悲”,歌頌無疾而終的愛情作品占據(jù)多數(shù),反映出人們對待愛情時無奈與悲觀的情感?;橐鲎鳛樯鐣钪械闹匾M成部分,不僅涉及個體的家庭生活,也深受兩國社會的經(jīng)濟發(fā)展、政治權(quán)力、等級制度、家族制度等因素的影響,由此表現(xiàn)出兩國女性截然不同的婚戀觀。

參考文獻

[1] 劉潔.從敦煌歌辭看中古時期中國女性的情愛觀念及表情方式特點[J].敦煌研究,2003(5):94-97,112.

[2] 韓威.《萬葉集》戀歌的漢譯[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2):127-130.

[3] 牛志平.唐代婚姻的開放風氣[J].歷史研究,1987(4):80.

[4] 劉俊文.唐律疏議箋解[M].北京:中華書局,1996.

[5] 高世瑜.唐代婦女[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

[6] 錢昕怡.‘孤悲’:從“萬葉集”‘戀’歌看日本人的戀愛意識[J].日語知識,2000(8):26-27.

[7] 任中敏.敦煌歌辭總編[M].上海:鳳凰出版社,2014.

[8] 趙波.敦煌曲子詞的女性書寫[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0.

[9] 佐竹昭広·山田英雄,工藤力男·大谷雅夫,山崎福之,校注.萬葉集[M].東京:株式會社 巖波書店,2019.

[10]保坂秀子.『萬葉集』の戀歌における母について[J].日本文學,2006(55):1-12.

[11]段塔麗.唐代婦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2]黃美華. 試析萬葉女性歌的表達特點:以萬葉相聞歌為中心[C]//黑龍江省外語學會.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哈爾濱: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1997:12.

[13]盧捷,喬瑩潔.從《萬葉集》看日本古代母權(quán)對子女婚姻的干涉[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3(S1):112-114.

如皋市| 棋牌| 鄂伦春自治旗| 屯昌县| 东源县| 南靖县| 麻栗坡县| 小金县| 江阴市| 岳池县| 土默特左旗| 宜都市| 忻城县| 江津市| 陆丰市| 蒙山县| 怀化市| 安阳县| 建阳市| 尤溪县| 周口市| 开封县| 西丰县| 互助| 河池市| 鲁山县| 阿坝| 南宁市| 阿荣旗| 治县。| 泊头市| 凌云县| 浦江县| 江孜县| 铜陵市| 广安市| 安新县| 仙居县| 兴城市| 乌恰县| 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