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酷熱難耐。從冰箱里拿出一瓶飲料或一個冰激凌,一口下去,頓時感覺透心涼、心飛揚,不禁感慨:冰箱真是一個偉大的發(fā)明!
其實,古人很早就知道用冷凍的方式來保存食物,冰天雪地就是天然的“冰柜”。據(jù)記載,公元前2 000 多年,西亞古巴比倫的兩河流域的居民就已開始在坑內堆壘冰塊來冷藏肉類。食品冷藏在我國也有● 文/ 董淑亮3 000 年的歷史,主要有3 種冷藏方法:一是窖藏。早在商代,人們在寒冬臘月把室外的冰塊存放起來,供來年夏季冷藏食物之用。到了西周,王室里有了專門掌握管理藏冰和供冰的機構和官員“凌人”。二是器藏。早在2 000 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用冰箱的祖先——“鑒”來冷藏保鮮食品了。人們把冰塊放入“鑒”內,再把制好的菜肴、酒等食物放進“鑒”內,以防腐敗變質。三是井藏。鑿一口井,并用陶井圈把井的土緣襯好,把需要冷藏的食物放在井中以達到冷藏的目的。中世紀,許多國家還出現(xiàn)過把冰塊放在特制的水柜或石柜內以保存食品的原始冰箱。
不過,在19 世紀以前,人們對冷藏科學的了解比較淺陋,認為最好的冰箱是應該防止冰融化,于是努力用毯子或棉被把冰包裹起來。比如,在賣冰棍的箱子里,人們用一層棉被包裹著冰棍,防止其融化。直至1822 年,人們才意識到,不能僅僅在防止“融化”上做文章,關鍵是要在“制冷”上有作為。當時,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法拉第發(fā)現(xiàn)了二氧化碳、氨、氯等氣體在加壓的條件下會變成液體,壓力降低時又會變成氣體的現(xiàn)象,還發(fā)現(xiàn)了液體變?yōu)闅怏w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熱量,使周圍的溫度迅速下降。至此,科學家首次發(fā)現(xiàn)了制冷的奧秘,這也為后人發(fā)明壓縮機等人工制冷技術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1851 年,澳大利亞一家報社的老板哈里森一次在用醚清洗鉛字時,意外發(fā)現(xiàn)醚涂在金屬上有強烈的冷卻作用。后來,他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人工制冷壓縮機。1873 年,德國人卡爾·馮·林德發(fā)明了以氨為制冷劑的冷凍機,之后用在一家釀酒廠,供釀酒時降溫,讓酒在低溫下保持新鮮,這是人類首次讓冷凍的“魔力”以工業(yè)化的方式來造福食品產業(yè)。1879 年,他又成功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冰箱。這種蒸汽動力的冰箱很快就投入生產,到1891 年,已在德國和美國銷售幾千臺。
1923 年,瑞典工程師布萊頓和孟德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發(fā)明了第一臺用電動機帶動壓縮機工作的冰箱,并于1925 年生產出第一批家用電冰箱。至此,發(fā)明家才算真正完成電冰箱的發(fā)明使命。
從天然的“冰柜”到電動冰箱,人類用了幾千年的漫長時光。如今,電冰箱走進了千家萬戶,讓冷凍技術的“魔力”大放異彩。
科學鏈接
在20 世紀30 年代以前,電冰箱使用的制冷劑大多不安全,如醚、氨、硫酸等,或易燃,或腐蝕性、刺激性強,后來才找到比較安全的制冷劑氟利昂。氟利昂是無毒、無腐蝕、不可燃的氟化合物。但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氟利昂對地球大氣臭氧層有破壞作用,又開始尋找新的制冷劑。
電冰箱保存食物的常用冷藏溫度是4~8℃,冷凍箱溫度一般在-18℃左右。在這種環(huán)境中,雖然絕大多數(shù)細菌的生長速度會放慢,但是有的細菌還會存在或緩慢生長。
(責任編輯:陸艷)
董淑亮
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首席科技傳播專家、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科普作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在全國30多家媒體發(fā)表少兒科普類作品,100多篇作品被連載、選載,出版過100多部專著。曾獲國家“十二五”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項目、團中央“五個一工程”獎、冰心兒童圖書獎、江蘇省優(yōu)秀科普作品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