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家訪工作是以積極心理學為理論基礎,采用積極心理學應用技術,針對學生核心問題,一對一定制家訪方案。在家訪中,融合體驗式“家庭會議”形式,了解、掌握學生在家表現(xiàn)和家庭教育狀況等信息,針對核心問題討論形成個性化成長方案。同時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優(yōu)化家長教育方法,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從積極家訪計劃階段、執(zhí)行階段、總結階段三個方面闡述了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家訪工作的實施路徑。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積極家訪;家訪工作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4)24-0056-04
家訪是家校協(xié)同育人、教師進行個別家庭教育指導的有效方式。不過,目前的家訪工作存在一些問題,如家訪所涉及的內(nèi)容范圍過于狹窄,多為教師向家長反饋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xiàn)、學習情況等;家訪形式多是告狀式、說教式、責問式等;家訪的交流內(nèi)容有時并不深入,無法徹底解決問題……我校在積極心理學理念和方法的指導下,創(chuàng)新家訪形式,進行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學生家訪工作——“積極家訪”的實踐與探索。積極心理學強調(diào)從積極的視角看待家長和學生,關注家長、學生身上的發(fā)展?jié)撃堋⒎e極品質(zhì)和積極力量,幫助個體獲得更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家庭會議指由全體成員參加,通過溝通與交流,分享彼此情感,討論面臨的困難挫折,正式表達個人觀點,尋求理解和幫助,以期達成共識,進而增進親子關系[1]。教師針對學生核心問題,一對一定制家訪方案。在家訪中,融合體驗式“家庭會議”形式,了解、掌握學生在家表現(xiàn)和家庭教育狀況等,針對核心問題形成個性化成長方案,同時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優(yōu)化家長教育方法,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以實現(xiàn)“立德樹人”根本任務[2]。本文從積極家訪計劃階段、執(zhí)行階段、總結階段三個方面介紹了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家訪工作的實施路徑(見圖1)。
一、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家訪工作的計劃階段
(一)學校高度重視,全員培訓,認真部署工作
第一,設計積極家訪資源包。根據(jù)積極教育核心模型[3],設計11個板塊共27個積極家訪工具,形成積極家訪資源包。積極家訪資源包詳細介紹了每個主題的目標、理論基礎,家訪工具使用程序、對象和時段等。
第二,成立積極家訪先行部隊。從小學低段、高段,初中七年級、八年級分別選出一位教師,成立積極家訪先行部隊,共同學習積極心理學理論和積極家訪資源包內(nèi)容。心理教師對先行部隊進行一對一指導,并根據(jù)學情設計家訪方案并實施。如針對脾氣暴躁、經(jīng)常情緒失控的七年級學生小A,確定“我的抗逆力資源包”“三件好事練習”“繪制家庭優(yōu)勢樹”等體驗活動,和家長一起幫助孩子學會調(diào)節(jié)消極情緒,積累積極資源,培養(yǎng)積極情緒。
第三,組織全校教師專題培訓。組織全校教師參加積極家訪專題培訓,培訓采用“理論+案例分享”形式,由心理教師先進行積極家訪理論分享,積極家訪先行部隊教師從情緒、自我、投入、成就等主題進行案例分享。最后結合所分享的案例,深入淺出地介紹積極家訪操作指南,讓教師們對積極家訪的理念和操作方式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四,制定積極家訪工作方案。學校制定《家訪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以校長書記為組長,德育副校長為副組長,中層干部和年級段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詳細部署家訪工作。鼓勵全體教師在班主任的帶領下,根據(jù)學生年齡段特點和家庭特點,對有需要的家庭及學生采用積極家訪形式,進行家庭教育指導,調(diào)動家庭教育積極因素,促進孩子及家庭健康成長、幸福生活。
(二)教師積極準備,明確問題,定制個人方案
第一,確定家訪對象,分批家訪。積極家訪更適合教師在與學生較為熟悉之后使用。針對學生家訪工作,可采用“普通家訪+積極家訪”形式,在以普通家訪為基礎的前提下,分批組織積極家訪。對此,分析整理班級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共性和個性問題,根據(jù)學生情況選擇積極家訪對象,把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的學生優(yōu)先作為積極家訪對象,提高家訪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第二,了解學生情況,明確問題。在家訪前,多渠道、多方面收集、整理學生在學校的基本情況和家庭情況。全面了解學生的信息后,總結歸納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行為方式,梳理其中的核心部分作為當次家訪要解決的問題。還可將核心問題提前與家長交流,主動征求家長意見,便于家長提前準備議題。積極家訪的主題是解決問題,不是為了批判某一個人,因此所選取的議題要積極,對事不對人。比如,把“孩子做作業(yè)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改為“如何提高寫作業(yè)的效率”。
第三,私人定制方案,積極準備。針對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定制積極家訪方案,做到一個學生一個家訪方案,即“一生一案”。在方案中,明確家訪目的和家訪活動,設計好家訪流程。家訪活動要圍繞家訪目的,采用“積極家訪工具”(見表1)。比如,對于思維敏捷,但習慣不是很好、學習無目標、成績不穩(wěn)定的六年級學生小B,采用SMART目標工具,討論、制定學習和生活目標。方案制定好后,做好家訪準備工作,如提前布置作業(yè),準備好家訪所需的主持詞、記錄單、積極活動練習單等材料。
二、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家訪工作的執(zhí)行階段
積極家訪是一場實施“私人定制方案”的家庭教育輔導過程,在實踐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表達積極家訪目的
家訪開始時,教師要肯定孩子在學校進步或努力的地方,介紹本次家訪的形式和目的,比如,“此次家訪是學校對探索家訪新模式的一次嘗試,專業(yè)心理老師、家庭教育專家會到家庭中,組織進行體驗式的家庭活動,也就是家庭會議”。
(二)學習積極家訪流程
由教師介紹積極家訪的基本流程,包括致謝欣賞、議題研討、確定方案、歡樂時光等,同時確定主持人和記錄員。第一次家訪可以由教師帶領主持,后期可以由孩子或家長主持。
(三)開始積極家庭會議
首先是致謝欣賞。除了家長夸贊孩子,孩子也要夸贊家長,夫妻間要互相夸贊。教師在此環(huán)節(jié)前要對夸贊方式進行說明:感謝和欣賞要有細節(jié)、有事例。如在小C的家訪中,爸爸細數(shù)著小C的優(yōu)點和長處及到初中階段的變化,說著媽媽這么多年的不容易,幾度哽咽。小C看在眼里,雖未言語,但能感受到爸爸媽媽對他的愛,拉近了親子間的距離。
其后是議題討論。根據(jù)事前確認的議題,圍繞“私人定制方案”組織家庭體驗式活動。根據(jù)家長和孩子的反應,適當調(diào)整家訪的時間內(nèi)容等。如針對小D緊張的親子關系和不自信的特點,設計了“積極反饋法”和“積極他人介紹”等體驗式活動。先通過“積極反饋法”將教師看到的小D優(yōu)點反饋給家長。接著,通過“積極他人介紹”,讓父母分別寫出孩子最“閃光”的一個故事,總結孩子的優(yōu)勢。在對小D家訪的過程中,對于寫出孩子的優(yōu)點一事,媽媽欣然答應并順暢書寫,爸爸卻覺得“這沒有什么好寫的”“想不到她有什么閃光點”。其后,在一步步引導下,爸爸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轉變——從排斥到接受,再到投入,并提起小D在每天放學后自覺學習兩小時,積極參加班級活動,用心準備演講稿等。小D也通過繪制家庭優(yōu)勢樹,發(fā)現(xiàn)爸爸是一個正直、工作精益求精的工作達人,也是一個經(jīng)常給他燉雞湯補身體的“溫暖老爸”。這樣的體驗活動讓家長孩子看到了彼此的優(yōu)點,拉近了親子關系。
最后,確定方案。教師在家訪中要耐心傾聽,用心共情,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家庭信息,評估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討論形成符合其發(fā)展的個性化成長方案。比如,針對情緒會突然崩潰的小E同學,老師聚焦近期他因為考試不滿意而情緒崩潰的事情,通過“抗逆力資源包”,一步步幫助他發(fā)現(xiàn)處理消9ec1f6e1fd83a8c251ed4aec7513a5e9極情緒的合理方法,并將這些資源圈畫在“抗逆力資源包”練習單上,便于其后期使用,應對消極情緒。
(四)總結積極家庭會議
會議結束后,由孩子總結本次會議內(nèi)容,討論并明確實踐作業(yè)。如針對做事難堅持的孩子,布置完成“成就項目手冊”,尋找自己特別感興趣、有意義、通過努力可獨立完成的事情,制訂具體行動計劃,來提升其實現(xiàn)有價值目標的能力。最后,教師組織歡樂時光環(huán)節(jié),讓大家一起品味美食、擁抱或擊掌、參與簡單有趣的游戲等,加強彼此間的聯(lián)結,圓滿結束家庭會議。
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家訪工作的總結階段
(一)教師長期跟蹤,督促實踐
學生面臨的問題往往比較復雜,教師在家訪完成后,需要對已家訪的學生建立跟蹤機制,了解家長和孩子是否堅持實踐個性化成長方案,追蹤學生相關問題是否得到有效解決,同時將家訪后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情況及時反饋給家長,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家訪實效。
(二)教師記錄反思,總結經(jīng)驗
家訪后,教師需做好記錄和反思工作,記錄家訪的過程和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反思家訪過程中的得與失。同時提交家訪典型案例,參加“積極家訪 ‘育’見幸?!奔以L故事征集評比活動,把積極家訪的經(jīng)驗傳遞給其他教師。
(三)學校分享表彰,推廣經(jīng)驗
組織“講積極家訪故事”演講比賽、“積極家訪 ‘育’見幸?!奔以L故事征集評比等活動,并表彰先進。教師還可以分享在家訪中如何調(diào)動家庭教育的積極因素、激發(fā)孩子的潛能等經(jīng)驗,鞏固家訪工作的典型案例、優(yōu)秀的做法和經(jīng)驗,提高教師家訪的積極性,推廣優(yōu)秀家訪經(jīng)驗。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家訪工作的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促進家校溝通。在積極家訪中,大家從積極正向角度,共同商量,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和家庭的積極性,親子、師生和家校關系更和諧,形成了積極教育合力;幫助家長改變教育觀念,優(yōu)化教育方法,更好達成學生成長目標。其次,助力學生幸福成長。積極家訪關注學生的學業(yè)能力和品格幸福,針對個體情況定制方案,針對性強,行動目標明確,有利于家長或?qū)W生調(diào)整認知,形成行動方案,促進學生學業(yè)能力的提升,優(yōu)勢美德與幸福能力的發(fā)展。再次,提升教師育人水平。教師通過積極家訪,更加貼近學生、貼近家長,提升學生工作有效性,增強了教師工作的責任感和自豪感。與此同時,教師在過程中還能不斷學習積極家訪的科學理論知識,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提升自身的育人水平。
參考文獻
[1]鄒京村,俞愛宗. 小學生家庭會議的認識基礎探討[J]. 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345-347.
[2]黃上峰. 高校家訪工作創(chuàng)新路徑的探索[J].新西部,2017(7). 121-122.
[3]曾光,趙昱鯤等. 幸福的科學:積極心理學在教育中的應用[M].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