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思政元素有機融入基礎工程課程的教學探索與實踐

2024-08-23 00:00:00章定劉松玉朱志鐸
高教學刊 2024年25期
關鍵詞:基礎工程思政元素專業(yè)課

摘" 要:工學類專業(yè)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主要是在課程教學中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教育與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結合起來,提高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東南大學基礎工程課程為例,介紹課程思政設計理念和建設目標、專業(yè)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和難點、思政元素挖掘與教學內容的有機融合、典型案例和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效果等。把典型教學案例中的思政要素有機融入教學內容,力爭實現專業(yè)知識與思政內涵相融合,探索富有學科特色、彰顯專業(yè)優(yōu)勢的課程思政模式,實現立德樹人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課程思政;專業(yè)課;基礎工程;思政元素;融合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25-0047-05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s mainly to combine the education of Marx's standpoint and method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spirit in course teaching,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Taking the cours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sign concept and construction goal of the cours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teaching content,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typical cases, the practice and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teaching content organically, integrating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notation, and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odel of courses with 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 and professional advantage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s; Foundation Engineer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ompromise

課程思政建設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重要舉措[1-2]。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旨在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高水平人才培養(yǎng)體系,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tǒng)一,充分發(fā)揮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zhàn)場”、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有效發(fā)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切實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效,促進專業(yè)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3]。工學類專業(yè)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主要是在課程教學中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教育與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結合起來,提高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基礎工程課程思政建設方面,戴軒等[4]結合超星平臺,提出了一種基于線上教學平臺的課程思政教學模式,以期為傳統(tǒng)工科教學中專業(yè)課教學與思政教學的融合提供參考。邵俐等[5]建立了基礎工程設計原理知識模塊與相應課程思政教學要點的對應關系。邊漢亮等[6]從專業(yè)教師過硬的自身素質、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思政教育創(chuàng)新性及不同教學方式相結合等方面討論了專業(yè)課任課教師做好課程思政的條件。

一" 基礎工程課程思政設計理念和建設目標

基礎工程課程是東南大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的專業(yè)主干課,也是土木工程、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等專業(yè)本科生的專業(yè)必修課。本課程通過對建構筑物常規(guī)地基與基礎型式與工作原理,地基與基礎的承載力、變形與穩(wěn)定分析方法,基礎工程設計方法,以及基礎工程施工技術的講授,培養(yǎng)學生掌握基礎工程設計原則、荷載作用效應確定方法等基本知識,具備進行地基與基礎的結構作用與作用效應的分析、基礎工程設計計算的能力,為學習后續(xù)專業(yè)課程打下扎實的基礎。

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說明了地基基礎在工程建設中的重要性。本課程的思政育人建設目標是在基礎工程課程內容中挖掘與家國情懷、法治意識、社會責任、創(chuàng)新意識、科學素養(yǎng)、人文情懷和工匠精神教育等相關的德育元素的“觸點”和“融點”,精心選取案例素材,精細設計教學案例,綜合運用案例教學、研討教學等方式,將德育元素“基因式”地融入教學設計,貫穿到課程教學實施中去,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將正確的價值追求、理想信念、家國情懷有效地傳遞給學生,實現價值塑造、能力培養(yǎng)、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課程建設目標[7]。

二" 基礎工程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和難點

(一)" 課程思政德育元素與課程內容的合理結合

如何在保證專業(yè)課程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要求的基礎上,將思政德育元素有機合理地融入課程,實現課程思政德育元素和專業(yè)課程的有機融合,實現專業(yè)課程的價值塑造、能力培養(yǎng)、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課程建設目標,這是專業(yè)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和難點之一。

(二)" 讓學生積極參與課程思政的設計與建設

知之非艱,行之惟艱。如何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程思政的設計,除了在課堂教學中接收課程思政德育元素的熏陶外,還應該讓學生結合典型案例,以小組或團隊為單位自行設計相關教案、課件及微視頻的制作,并在課堂上進行研討,讓學生自主挖掘課程的相關思政元素。

(三)" 課程思政能否取得預期效果

課程思政是一個循序漸進且長期的過程,課程思政選取的案例素材、設計的教學案例、采用的教學研討方式,能否取得預期效果,需要及時地根據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反饋信息,動態(tài)優(yōu)化與調整,逐步無限接近預期效果。課程思政預期效果也需要結合學生反饋信息作出合理研判。

三" 基礎工程課程中如何將思政元素合理融入教學內容

危樓百尺,無基難抵風襲;高臺九層,根深方能久立。遵循基礎工程課程的育人目標,結合課程知識內容,挖掘提煉蘊含的德育元素,并將其“基因式”地融入教學設計,貫穿到課程教學實施中去,凸顯專業(yè)課程的價值引領功能,注重專業(yè)課程的價值滲透作用,在知識傳授的同時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功能,將教書育人的使命落實于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之中。具體從下列幾方面進行思想政治資源挖掘。

(一)" 在學習基礎工程發(fā)展歷史與偉大成就中堅定文化自信和愛國情懷

基礎工程學是一門古老的工程技術和年輕的應用科學。我國基礎工程技術與中華文明一脈相承,應在學習基礎工程發(fā)展歷史與偉大成就中增強文化自信和愛國。我國勞動人民在地基基礎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經驗,許多現代的地基基礎技術都可在古代找到它的雛形,如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遺址出土木樁基礎、秦代修筑馳道時采用的“隱以金椎”《漢書》路基壓實方法、漢城墻草秸稈加筋,以及至今仍在使用的石灰樁,灰土、瓦渣墊層和水撼砂墊層,還有全國各地宏偉壯麗的宮殿寺院高塔的基礎等傳統(tǒng)地基基礎與地基處理方法等?;彝梁腿贤恋膲|層法是我國古代傳統(tǒng)的建筑技術之一。隋朝石工李春所修建成的趙州橋,造型美觀,至今安然無恙。橋臺砌置于密實的粗砂層上,一千三百多年來估計沉降量約幾厘米,現在驗算其基底壓力為500~600 kPa,這與現代土力學理論給出的承載力值很接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設施大規(guī)模發(fā)展,在公路、鐵路、軌道交通、橋梁和高層建筑建設方面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地基是基礎設施的承載體,其處理質量直接決定了基礎設施的服役性能與耐久性,地基基礎水平也處于世界前列,如建造于上海軟黏土地基上的上海中心大廈,高達632 m,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高層建筑。該建筑的樁基工程解決了地基變形、水土突涌、地面沉降等問題;港珠澳大橋工程創(chuàng)多項世界之最,該工程有五大創(chuàng)新,其中之一就是屬于地基基礎領域的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建造技術創(chuàng)新。這些工程都是中國基礎工程領域走在世界前列的一個有力證明,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的集中體現?;A工程技術在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斷傳承與創(chuàng)新地基基礎技術,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堅定愛國情懷。

對基礎工程的發(fā)展歷史、我國基礎工程行業(yè)發(fā)展方面取得的成就的介紹與解讀,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榮譽感、使命感、責任感,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心系國家重大發(fā)展戰(zhàn)略的貢獻精神、愛國情懷。同時,通過東南大學巖土工程學科奠基人茅以升、黃文熙、唐念慈等杰出人物及其對基礎工程領域貢獻的講解,科學說明個人發(fā)展與國家使命的關系,激發(fā)同學們投身國家建設的積極性和使命擔當。

(二)" 結合地基處理原理學習與工程實例解析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工匠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

與上部結構相比較,基礎工程領域中不確定的因素多,地質條件復雜且變異性大、基礎工后變形要求高、施工進度與難度大。工程建設事故中源自地基與基礎問題的占多數,因此要處理好地基與基礎中的問題,而這就必須要求將基礎工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與工程實際緊密結合。工程師是理論與實踐高度結合的職業(yè)群體,工程師是科學家和工匠的集成,既要有科學思想,又要有工匠精神。巖土工程的基本概念需通過工程實踐不斷加深認識。學習中善于將理論知識用于現場實踐,結合具體條件理解抽象的概念,將工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理論概括,將具體經驗教訓提高到理論層面上總結;善于對關鍵性工程問題進行精準的分析,見微知著,在復雜問題面前作出明智的判斷。

復雜的地質條件和日益增加的工程建設難度,需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工匠精神。工程建設人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鑄就了中國品質。工程建設中面臨的地質條件和工程建設難度日益增加,如川藏鐵路等。培養(yǎng)的工程師需要把科學精神作為終身信仰,堅定不移;把工匠精神作為人生目標,終身追求??茖W精神就是實事求是,只服從真理,向深處鉆,向高端攀,百折不撓,敢于挑戰(zhàn)權威。工匠精神就是力求精致,力求完美,這就是“匠心”。

通過精心選取典型工程實例剖析其基礎工程的基本原理、科學素養(yǎng)、工匠精神,如趙州橋與地基承載力,上海蓮花河畔景苑7號樓整體傾覆事故與樁基水平承載力,杭州地鐵湘湖站基坑坍塌事故與基坑圍護結構,西安明秦王府城墻坍塌事故與擋墻土壓力,美國千禧大廈傾斜與地基基礎的不均勻沉降等典型案例。認真分析總結工程中的失敗教訓,剖析工程案例中的基礎工程基本原理與計算方法適用性,如意大利比薩斜塔和美國舊金山千禧大廈(Millennium Tower)的不均勻沉降問題、上海蓮花河畔景苑某13層樓房整體傾覆事故、杭州地鐵湘湖車站基坑坍塌事故。在一次次事故和意外中,帶給人們的不只有悲傷,更是一個個隱藏問題的放大,所以我們要善于總結,深刻分析問題的所在,找到根源,對癥下藥,避免在以后的工程或工作中出現同樣的問題。我們應該加強自己的創(chuàng)新性、高效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性地思考解決方案。

當前我國“新基建”對地基與地基設計及施工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在基礎工程技術的傳承與發(fā)展中強化創(chuàng)新意識。高科技、高技術水平帶領下的發(fā)展一定是安全、高效的發(fā)展,以科技之力彌補人力短板。響應國家“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戰(zhàn)略,以積極地態(tài)度提升科學素養(yǎng)和工匠精神,鑄就地基基礎的“偉大工程”。

(三)" 在基礎工程施工與質量控制技術體系學習中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工程倫理、法治意識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工程建設領域相應的體制與法律還不夠完善,一些相關的權力也沒有得到有效監(jiān)督,工程建設在法制上仍存在大量亟待解決的問題。由于市場的不規(guī)范和缺乏明確的法律制度,工程建筑領域里的部分環(huán)節(jié)存在著嚴重危機。由于我國的監(jiān)理制度起步比較晚,我國的工程監(jiān)理制度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工程建設領域一直是腐敗現象頻發(fā)的領域,這種現象增大了改革的經濟和社會代價,是一種極端嚴重的危害社會現象。

基礎工程屬于隱蔽工程、良心工程,工后檢測滯后于施工,返工修復成本極大?;A工程課程在理論知識教學的基礎上,也要在實踐教學中讓學生熟悉工程法規(guī)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國現行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guī)的形式和頒布情況,熟悉工程建設常用法規(guī)的主要組成內容,掌握工程許可、發(fā)包承包、招標投標和工程合同的基本知識,并能將相關法律法規(guī)應用于工程實踐中。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建設法規(guī)基本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工程倫理、法治意識,具備運用所學法規(guī)基本知識解決工程建設中相關法律問題的能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確保工程建設安全,責任與使命重大。

(四)" 在基礎工程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強化學生的低碳、綠色、生態(tài)和環(huán)保主題理念教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tài)文明是我國“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方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tài)環(huán)境教育是生態(tài)文明建設順利推進的思想意識保障。國家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要求地基處理技術的材料、施工工藝等務必走低碳、綠色、生態(tài)和環(huán)保的道路。資源的有限性和人類發(fā)展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需要調和,而基礎工程材料選擇和建筑及工業(yè)廢棄物的循環(huán)利用相結合是緩解這一矛盾的有效途徑之一。微生物技術是近20年發(fā)展起來的新技術,新技術的應用是地基處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通過師生研討與實例講授,使學生明白人類工程建設可以破壞環(huán)境,也能改善環(huán)境、改善生態(tài),增強大家對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文明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提高環(huán)境危機意識,筑牢低碳、綠色、生態(tài)和環(huán)保的發(fā)展理念,確保綠水青山,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四" 基礎工程課程思政建設典型案例

(一)" 案例1: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地基基礎久經考驗且安然無恙

我國勞動人民在地基基礎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經驗,許多現代的地基基礎技術都可在古代找到它的雛形。公元1460年,明成祖朱棣在北京修建了紫禁城,即現在的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建筑地基是古代工匠在元代地基的基礎上用一層碎磚一層灰土的交替鋪墁夯實而成的人工處理地基(圖1)。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地基基礎成功案例展示了我國勞動人民自己創(chuàng)造的地基基礎工藝。我國基礎工程技術與中華文明一脈相承,我們應在傳承中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并增強文化自信。國家基礎設施在建設過程中,基礎工程技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不斷傳承與創(chuàng)新地基基礎技術,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文化自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工匠精神。

(二)" 案例2: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建造技術創(chuàng)新

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采用高置換率擠密砂樁處理后,沉管管節(jié)的差異沉降均控制在1.1‰以內,沉管管節(jié)總沉降及差異沉降控制效果良好,滿足由此產生剛度差異引起的上部結構受力及變形要求。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的成功建造展示了我國當代基礎工程行業(yè)方面取得的創(chuàng)新成就,旨在增強學生的自豪感、榮譽感、使命感和責任感,理解個人發(fā)展與國家使命的關系,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心系國家重大發(fā)展戰(zhàn)略的貢獻精神、愛國情懷、創(chuàng)新意識。另外,了解港珠澳大橋建設中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舉措,可筑牢綠色生態(tài)發(fā)展理念,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三)" 案例3:上海蓮花河畔景苑7號樓整體傾覆事故與樁基水平承載力

建筑工程事故中源自地基與基礎的問題占多數,結合該案例深刻理解樁基水平承載力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如圖2所示。同時,讓學生理解工程師是理論與實踐高度結合的職業(yè)群體,工程師是科學家和工匠的集成,既要具備科學思想,又要具備工匠精神;工程人員肩負責任和使命,要將質量和安全放在首位,認識到生命安全重于泰山,強調責任意識,增強法制意識,時刻警惕工程事故的發(fā)生。只有按照科學、規(guī)范的方法進行設計、施工,才能保障工程的安全。

(四)" 案例4:美國舊金山千禧大廈(Millennium Tower)不均勻沉降問題

千禧大廈(Millennium Tower)位于美國舊金山中心繁華的金融區(qū),舊金山市場街南區(qū)(SOMA)的教會街(Mission Street)301號,北接Mission Street,西接Fremont Street,南接Transbay Transit Center,是舊金山最高的住宅,于2009年建成。塔樓下部有一單層的地下室,地下室坐落在約3 m厚的筏板基礎上,筏板基礎的埋深為7.6 m,筏板由942根邊長36 cm的預應力混凝土方樁支撐,端部坐落在老灣區(qū)黏土上部的砂層之中。至2019年底沒有一點放緩的趨勢,還在繼續(xù)增大。

該案例旨在幫助學生:①深刻理解地基沉降與不均勻沉降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影響因素;②強調工程師既要有科學思想,又要有工匠精神;③工程師需要增強責任意識,提升專業(yè)水平,工程的質量直接關系人民的經濟和生命安全,充滿責任意識會讓工程更加可靠,杜絕工程事故的發(fā)生;④明確法律責任,勇于承擔后果,相互推脫責任并不能真正逃脫法律的制裁,在我國以法治國的社會中,要增強自身的法律意識,必要時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但在失職時也要勇于承擔責任,及時明確事故原因是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重要一步。

五" 基礎工程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效果

(一)" 課程思政的授課內容和教學方法

遴選典型案例,設計相關教案,結合相關知識點進行課堂教學,將部分內容以拓展性文獻閱讀資料,以課外作業(yè)形式給學生,然后讓學生結合理論知識學習,形成對相關問題的思考與總結,撰寫讀書報告,訓練和提高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設計典型主題,課堂上進行研討交流,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表述交流能力。課程考試考核中,設計相關考點與考題,考核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深度及準確性。結合課堂教學、課程作業(yè)、研討環(huán)節(jié)和課程考核,綜合研判價值塑造、能力培養(yǎng)、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建設目標課程的達成情況。

(二)" 課程思政的考核評價方法

為有效體現課程思政教學效果,在課堂研討、課程期末考題中均體現思政要素?;A工程課程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筆試成績共同組成,其中平時成績占30%,期末筆試成績占70%。平時成績由學生上課研討表現、課程作業(yè)完成情況、課程出勤率、主動設計與建設課程德育培養(yǎng)目標等方面共同判定,重點考核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剖析工程案例背后反映的課程基本原理、解決工程難題的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考查學生課堂討論過程中是否表現出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yè)素質、運用能力的考核和評價,結合整個教學活動的思政考察,對學生平時成績作出綜合評價。期末筆試采用開卷考試的方法,主要考核學生對基礎工程課程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設計計算方法的掌握程度,同時會按照一定比例考察課程研討教學的典型案例內容。

本課程考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鼓勵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及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實現價值塑造、能力培養(yǎng)、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課程建設目標。

(三)" 教學成效

通過本學期課程思政的實踐,在原有基礎工程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基礎上,提升了學生基礎工程課程與歷史、課程與科技創(chuàng)新、課程與工匠精神和課程與法治意識等的認識,深刻理解了地基基礎在工程建設中的重要性——“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學生主要有以下幾點反饋。

1)東南大學基礎工程教研室是國內具有悠久歷史的專業(yè)教研室。1954年,東南大學巖土學科奠基人之一的唐念慈牽頭創(chuàng)立了南京工學院土木系地基基礎教研室。為了提高地基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唐念慈積極帶領全教研組的教師們共同創(chuàng)建了土工實驗室,和大家一起編寫教材、繪制掛圖,為本專業(yè)的學生開設相應的實驗課,這些工作在當時頗具開拓性。東南大學基礎工程教研的悠久歷史增強了學生的榮譽感、責任感;深刻理解了個人發(fā)展與國家使命的關系,激發(fā)同學們投身國家建設的積極性和使命擔當。

2)結合工程實例有助于理解和掌握課程中的基本原理,了解課程與科技創(chuàng)新、課程與工匠精神、課程與法治意識的關系。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杰出人物、典型案例資料的收集與分析,拓展性文獻檢索,可以豐富課程思政的路徑,避免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況。通過從被動地聽,到主動參與設計,上臺講解研討,認識水平大幅提高,教學效果明顯提升,思政質量顯著進步。學生通過主動參與課程思政,對課程思政的要求和方式等有了正確的認識,也促進了基礎工程課程思政的具體實踐,拓寬了授課老師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的視野,提升了課程思政實踐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 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981554.

[3] 李耀莊,易亮,王衛(wèi)東.工科專業(yè)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探索與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23,32(6):136-143.

[4] 戴軒,蔡靖,馬琳.基于線上教學平臺的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探索——以“基礎工程”為例[J].科教文匯,2022(1):112-114.

[5] 邵俐,陳有亮,璩繼立,等.基礎工程設計原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實踐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20(46):84-86.

[6] 邊漢亮,趙麗敏,岳建偉.從專業(yè)課任課教師角度談課程思政教學——以“基礎工程”課程為例[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2(5):85-87.

[7] 朱小梅,陳卓玲,張錦,等.大學工學類專業(yè)工程倫理課程思政元素的分析與融入方式探索[J].高教學刊,2023,9(5):53-55.

基金項目:東南大學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實踐項目“德才兼?zhèn)湫汀鞘械叵驴臻g工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課程體系的課程思政頂層設計”(2020-103)

第一作者簡介:章定文(1978-),男,漢族,湖南常德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巖土工程。

猜你喜歡
基礎工程思政元素專業(yè)課
“導入課”在高校專業(yè)課實施“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思考
時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5:16
淺談思政元素在大學英語教育中的應用
大學語文課程中的思政元素
青年與社會(2019年7期)2019-04-05 14:19:54
《大學語文》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經濟學》教學探索
水利水電工程中基礎工程施工技術探討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基礎工程施工分析
變電站基礎工程冬季施工經濟技術性比較
服務學習在高職社會工作專業(yè)課內實踐教學中的探索
啟發(fā)式和案例式教學模式在基礎工程課程中的應用
大學教育(2016年4期)2016-04-07 06:53:41
土默特右旗| 临清市| 阿克苏市| 金门县| 突泉县| 临西县| 宁明县| 榕江县| 临猗县| 平武县| 彰化县| 永嘉县| 治县。| 黔西县| 彭阳县| 安达市| 宁陵县| 田林县| 定边县| 江城| 科尔| 弥渡县| 阆中市| 新兴县| 漳浦县| 武川县| 蒙阴县| 柯坪县| 思茅市| 洛南县| 桑植县| 宾川县| 海宁市| 西昌市| 吉林省| 彭州市| 普兰店市| 广南县| 亚东县| 洛浦县| 镇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