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很多消暑的方法,最普遍的一種就是吃冷飲。蘇軾寫過一首《四時詞》,講述了一位佳人一年四季的閨閣生活,其中關于夏日的部分是這樣的:
垂柳陰陰日初永,蔗漿酪粉金盤冷。
簾額低垂紫燕忙,蜜脾已滿黃蜂靜。
高樓睡起翠眉,枕破斜紅未肯勻。
玉腕半揎云碧袖,樓前知有斷腸人。
這首作品一共有四段,內容寫得繾綣旖旎,和蘇軾其他作品豪邁奔放的風格不太一樣。句子使用的韻腳和宋詩常用的不符,所以有學者認為這是一首《木蘭花令》。關于閨閣夏日的這段描寫,不光襯托了一位閨中思婦在夏日午后的百無聊賴,也從側面提到了甘蔗汁、乳酪這類在宋代比較流行的夏日飲品。
夏日喝飲料的習慣,在宋代已經非常普及。這些飲料在當時統(tǒng)稱“涼水”,種類繁多,光是《東京夢華錄》和《武林舊事》里提到過的就數不勝數。除了蘇軾提到的甘蔗汁和乳酪,還有甘豆湯、椰子酒、鹿梨漿、鹵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沉香水、荔枝膏、金橘團、雪泡縮脾飲、梅花酒、五苓大順散、紫蘇飲……
在種類繁多的“涼水”中,有一種非常流行,叫作“熟水”或“香飲子”,就是用烘焙好的花草高溫煎煮出來的花果茶。宋朝人把竹葉、稻葉或者橘子葉淘凈,晾干,放到鍋里稍微翻炒一下,然后燒開一鍋水,放一小撮葉子進去,蓋上鍋蓋燜一會兒,把葉子撈出來扔掉,再加點砂糖,最后把水裝入瓦罐,吊進深井。這種飲料喝著健康且涼爽,還有一種淡淡的、純天然的香味。
宋人的想象力和對美食的追求,使飲子成了夏日消遣時小吃的一種。比較流行的是紫蘇飲子,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中講過紫蘇飲子的做法:“取葉,火上隔紙烘焙,不可翻動,嗅香收起。每用,以滾湯洗泡一次,傾去,將泡過紫蘇入壺,傾入滾水。服之,能寬胸導滯?!睂嶋H上就是用烘焙過的紫蘇葉子煮水,不僅能解渴,還有一定的養(yǎng)生功效。
不過在宋代,夏日涼飲子就不單單是為了解渴和養(yǎng)生了,吃冰品和冷飲的習慣逐漸普及到民間,成為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宋代城市生活非常發(fā)達,和之前的漢代、唐代不同,城市里的經濟、文化活動都十分頻繁。尤其是北宋都城東京和南宋都城臨安,巔峰時期人口達到百萬規(guī)模,是不折不扣的世界一流大都市。龐大的人口催生出發(fā)達的服務行業(yè),飲食業(yè)尤其發(fā)達。東京城內有七十二家大酒樓,提供各種餐飲服務,有的二十四小時營業(yè),還有的提供外賣和廚師上門業(yè)務。
據史料記載,在北宋的東京開封府,共有三家大的飲品店,其中流傳下名字的只有一家,叫作“曹家從食”。店主顯然姓曹,店里主要經營的是“從食”,在宋代從食就是主食,例如包子、饅頭、餛飩、餡餅。然而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讓這家店生意火爆、名留青史的,并不是這些“從食”,而是種類繁多的“涼水”。
這家店有冰雪涼漿、甘草湯、涼水荔枝膏之類的。冰雪就是冰棍兒,制作方法不難,但是制作周期比較長,一般在冬天時,把糖、果汁、果干之類的拌勻放在水中,再將水盆放在室外,讓它自然結冰。冰塊會被儲存在冰窖中,等到來年夏天就可以食用了。涼漿是一種發(fā)酵的米湯,有點像米酒,再加上冰塊,在夏天里來上一杯,是閑暇時非常愜意的消遣。
涼水荔枝膏就很有趣了,雖然叫荔枝膏,卻和荔枝沒有任何關系,是用烏梅熬制的一種果醬,吃的時候挖出來一塊放在碗里,用冰水沖開,就可以端給客人享用了。這種用果醬兌水的飲品在宋朝也稱“渴水”。
“渴水”通常要加冰塊,酸酸甜甜的,更適合在夏日里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坐下來休息片刻,補充糖分,清涼解暑。而“熟水”則是現燒現喝,大概是有錢有閑的人更為青睞的飲料。當然,解暑究竟應該喝冰的還是喝熱的,吃“渴水”還是喝“熟水”,人們從古至今一直爭論不休。到今天,還有不少家長不許孩子在夏日吃冰激凌,擔心吃壞了腸胃生病。
有人推測,蘇軾最終病逝,就可能與過度貪涼有關。宋哲宗登基后,蘇軾再次因為反對新黨被貶謫,一路從惠州貶到海南,直到宋徽宗登基,才赦免了蘇軾,讓他得以北歸。
北歸途中,蘇軾給當時在真州(今江蘇儀征)任職的米芾寫信,期盼著能再次見到這位昔年好友。米芾很快回了信,兩人久別重逢,暢敘款曲。蘇軾住在真州白沙東園,正是盛夏時節(jié),米芾冒著炎炎夏日給他送來了麥門冬飲子,于是有了這首《睡起聞米元章冒熱到東園送麥門冬飲子》:
一枕清風直萬錢,無人肯買北窗眠。
開心暖胃門冬飲,知是東坡手自煎。
元章是米芾的字,米芾比蘇軾小十四歲,算是蘇軾的門生,兩人都是北宋有名的書法家,和黃庭堅、蔡襄并稱“蘇黃米蔡”。多年未見,兩人把酒言歡,徹夜長談。但此時蘇軾已經64歲了,加上舟車勞頓,便生病了。麥門冬飲子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對于蘇軾來說,也是暖胃解暑的良藥。
能與好友重逢,蘇軾一定是非常開心的,也許兩人不知不覺就喝了太多夏日冷飲,吃了不少冰棍兒和冰鎮(zhèn)的果汁,這才導致蘇軾腸胃不舒服,要靠麥門冬飲子來暖胃。就在這首詩寫完后沒多久,蘇軾就在常州去世了。他已經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古代醫(yī)療條件下,被一場胃腸感冒奪走生命,也是很有可能的。
宋代留下了大量的筆記小說,很多當時流行的夏日冷飲、消暑零食的做法都被記載下來,流傳至今。如果你有興趣,可以自己嘗試做一做,體會一下宋式夏日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