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有許多美食是在無意中被發(fā)現(xiàn)的。有的是為了保存而采用了新的烹調(diào)方式,有的因為廚師的失誤而造就。下面這幾種食物十分有名,它們可都是因“意外”而誕生的。
各種豆腐
相傳西漢年間,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即主持撰寫《 淮南子》的淮南王劉安,在安徽八公山上煉丹時不小心將石膏撒到豆?jié){里,兩者融合形成了潔白細膩的物質(zhì),這就是豆腐的原型。沒想到吧,豆腐這種中國人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竟是意外產(chǎn)生的!毛豆腐、臭豆腐、腐乳這些另類形式的豆腐,也是人們無意中將疑似變質(zhì)的豆腐進行再加工而制成的。
熱干面
20世紀30年代初,漢口的一名食販在將沒賣掉的面條煮熟瀝干時,不小心碰翻了油壺,油全潑在了面條上。小販只得將面條用油拌勻后重新晾放。第二天,他將熟面條燙熱,放入調(diào)料賣給顧客,沒想到竟大受歡迎,這就是武漢著名小吃熱干面的由來。
臭鱖魚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摈Z魚以細嫩鮮美、刺少肉多、營養(yǎng)豐富著稱。相傳200 多年前,安徽沿長江一帶的魚販,每年都將鱖魚裝到木桶中,挑至徽州山區(qū)出售。途中為防止鮮魚變質(zhì),魚販采用放一層魚灑一層鹽水的辦法保存,并且每天上下翻動一次。一周后到達黃山腳下,魚鰓仍為鮮紅色,鱗不脫,質(zhì)未變,只是表皮散發(fā)出一種似臭非臭的氣味。人們將魚洗凈,用熱油稍煎,再加上辣椒等佐料,經(jīng)文火烹調(diào)后,魚肉雖略有臭味,吃起來卻唇齒生香。
蠔油
蠔油是用蠔(牡蠣)熬制而成的調(diào)味料。清朝時期,一個名叫李錦裳的年輕人在幫母親生火煮蠔時,因忙碌忘記照看爐灶,直至聞到一股濃烈的香味才想起來。他揭開蓋子一看,鍋底結(jié)了一層濃稠的湯汁。扔了吧,浪費食材;不扔吧,母親知道了免不了一頓責罵。他一邊懊悔,一邊鬼使神差地嘗了一口,發(fā)現(xiàn)這黑乎乎的湯汁竟異常鮮美。于是,一種新的調(diào)味品——蠔油誕生了!
這種將雞刷上料汁、包上荷葉,然后用黃泥層層包裹,丟進柴火堆煨熟的美味,一看就不是出自廚房。傳說,叫花雞是乞丐在既無炊具、又無調(diào)料的情況下制作出來的,沒想到竟成了江南一帶的傳統(tǒng)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