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具有“問題意識”,是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思考,主動探究的前提。當下的小學英語課堂中,學生普遍存在“問題意識”缺失的現(xiàn)象,給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造成了障礙。針對這一現(xiàn)狀,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通過抓住教學契機與學生“認知沖突”設疑、問疑、質(zhì)疑、解疑來進行引導,力求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促使學生的思維力和創(chuàng)新力得到發(fā)展。
【關鍵詞】英語教學;問題意識;培養(yǎng);教學策略
“問題意識”是指人們在認知活動中,遇到難以解決、有疑惑的問題時,產(chǎn)生困惑、焦慮、懷疑、探究的心理狀況。這種心理驅(qū)使人們積極思考,主動探究,進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吨袊鴮W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中有多處指出:當代學生應具備問題意識,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所以教師必須借助課堂教學,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而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借助教學契機喚醒“問題意識”
在教學中,教師應做一個智慧的教育者,在知識教學前、知識講解處、教材縱深處去捕捉和挖掘每一個教學契機,對學生進行“問題意識”的激發(fā)和喚醒。在學生意想不到的地方設置疑問,使學生的“問題意識”得到培養(yǎng)。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4 Seeing the doctor為例。故事講述的是Su Hai和Mike分別因為頭疼和牙疼去看醫(yī)生的事情。課堂開始,故事呈現(xiàn)之前,師生之間進行了如下一段交流:
T:Let’s do some warming up, OK?
Ss: OK.
T: Touch your nose.
Ss: Nose, nose.(手指著鼻子)
T: Touch your ear/head/leg...
Ss:Ear/head/leg...(手指著耳朵/頭/腿...)
T: If my ear/head/leg hurts, what should
I do?
Ss: We should go to see the doctor.
T: Great!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Unit 4 Seeing the doctor(板書)
T: Do you have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title?
S1: Who goes to see the doctor?
S2: Why does he/she go to see the doctor?
S3: What’s wrong with him/her?
S4: What will the doctor say/do?
......
【思考】蘇格拉底認為:“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靠什么點燃火焰?靠對話、靠發(fā)問,通過問題來點燃。在本節(jié)課開始新授之前,筆者沒有采取呈現(xiàn)課文進行灌輸式教學,而是通過師生之間對話設置問題:“Do you have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title?”就課文的標題以問引問,嘗試“點燃”學生的“問題意識”,留下懸念、引發(fā)思考。
二、“認知沖突”促進發(fā)現(xiàn)問題能力
認知沖突是指原有的認知結構與新知識之間存在的無法包容的矛盾。教學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嘗試使用“認知沖突”理論來制造一些矛盾,以激發(fā)學生的困惑,迫使其質(zhì)疑以促進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3 A healthy diet為例。課文講述的是健康飲食,這個話題和學生的生活及健康密切相關。學生在理解課文之后對第一句話“Mike likes eating sweets,cakes and ice cream.”產(chǎn)生了疑問:在句中sweet、cake都加了-s,為什么ice cream不加-s?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時,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an ice cream這個詞組,而an用于可數(shù)名詞前面,再加上在學生的印象中ice cream是可數(shù)的,所以學生產(chǎn)生了心理上的“認知沖突”。有的學生認為書上印錯了,少加了“-s”。于是,筆者引導他們就這個問題在小組內(nèi)展開討論:
S1: We can’t add “-s” to it because we can’t count it.
S2: We can add “-s” to it because we can count it.
S3: The ice cream in a small box ,we can add “-s” to it .The ice cream in a big box,we can’t add “-s” to it .
T:Which opinion do you agree with?
【思考】在此課例中,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產(chǎn)生了沖突,也就使問題浮出水面,暴露出來。教學中有很多這樣的課例,比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中學習了“樹本身長的用on,外來的用in”的知識點,如“The bird is in the tree.”但是后來又學習了“The sign is on the tree.”這也與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產(chǎn)生了沖突,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適當引導,從而提升學生的發(fā)現(xiàn)問題能力。
三、適當引導培養(yǎng)提出問題能力
提問是學生的天性,我們的教學應該去順應學生的這一特性。因為有了疑問,才能有效地驅(qū)動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然而,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不敢放手讓學生提問,生怕已經(jīng)安排好的課堂節(jié)奏被打斷,或擔心學生提出的問題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無法作答。如下的教學片段,出自筆者曾觀摩的一節(jié)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7 Our dreams的優(yōu)質(zhì)課評選教學活動,因為是借班上課,師生之間并不熟悉,于是教師進行了如下的課程導入:
Hello, everyone! My name is Andy. I’m thirty. I come from ...
【思考】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與學生第一次接觸,學生對教師充滿了好奇,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不可忽略學生的這種心理。上課教師也抓住了這一點,只是這種平鋪直敘、直接灌輸?shù)牡姆绞綄鼛熒P系、調(diào)動課堂氣氛的效果不大。所以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提問的機會,培養(yǎng)他們提出問題的能力而不僅僅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通過思維導圖(如下圖所示)的提示,給予學生適當引導,教授一定的提問方法,讓學生知道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提問。如:Do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me? And you can ask me.
四、合作互助提升解決問題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出:“教學活動就是不斷地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庇袉栴}意識、能夠提出和發(fā)現(xiàn)問題,是學生開始探索學習的標志,是思維和創(chuàng)新的開始。因而,對教師而言,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學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合作互助。在學生提出了問題之后,教師要指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探索、研究,并能夠準確判斷與積極解決問題。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4 Road safety的課堂教學為例。課文講述的是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其中有這樣一段話:Sometimes, you cannot find a zebra crossing near you. To keep safe, you can wait on the pavement and look out for cars and bikes.You must first look left,then right and then left again. 在教學中,有個學生舉手提問:“Why we must first look left then right? Can we first look right then left?”筆者事先并沒有預設到學生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于是抓住機會引導學生進行了一場正反方“小辯論”:
T: Boys and girls, can we first look right, then left and right again?
Ss: No.
T: Why? If you are on the busy road, what should you do? Think about it and talk with your partner.
Ss: ...(work in pairs)
正方觀點:I think we must first look left,then right and left again.Because the drivers drive on the right of the road.
反方觀點:I think it doesn’t matter.We can first look left,then right and left.We can also first look right, then left and right.
【思考】為強化“問題意識”,本課中教師首先把學生的提問呈現(xiàn)給全班同學,以示對他所提出的問題的重視,也使學生明白什么樣的問題是有探討價值的,然后再創(chuàng)設情境“If you are on the busy road”,指導學生在真實語境之中開展問題討論與合作探究。在討論的過程中,有的學生模仿司機開車,有的模仿行人過馬路,從這個場景不難看出,很多學生能夠積極地聯(lián)系實際生活,并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去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辦法。經(jīng)過激烈的討論,學生一致選擇支持正方觀點。可見,在同伴合作互助探疑中,學生可以對問題越來越清晰,理解越來越深刻。
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技能、提升素養(yǎng)。利用教學契機創(chuàng)設具有“問題意識”的課堂,讓學生的“疑”生根,讓學生的“問”發(fā)芽。這樣不但能加深對知識的掌握與理解,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探究學習中來,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