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生活中要扮演的角色非常多,有一些痛苦跟角色有直接關(guān)系。
比如說,你大學(xué)畢業(yè),剛進入職場時,別人老說你是“小白”,什么都不懂,不那么尊重你。但是,你大膽跟人提意見,又會有人覺得你不知天高地厚。
如果你對此很在意,就可能會因此而感到不舒服。這就是角色,以及周遭人的評價,帶給你的痛苦。
再比如,等你老了,六十歲了,你稍微一多說,就有人說你好為人師。角色帶給人一個活動邊界和姿態(tài)。一個角色就有一個邊界,一個姿態(tài)。
人有很多痛苦是跟自己的角色有直接關(guān)系的。
1995年,我左邊的小腿腫了一塊,非常疼。去醫(yī)院拍片子,做檢查,醫(yī)生認為極有可能是癌癥,治療的辦法是把小腿鋸了。在之后的治療中,醫(yī)生們發(fā)現(xiàn),最初的判斷可能是誤診,那個腫塊不是癌癥,而是炎癥。治了一段時間后,我的腿就好了。
假如當年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誤診,把我的腿鋸了,從那以后我就只有一條腿了,那么,“跛子”這個角色,肯定會讓我有點自卑,不斷遭受打擊。
角色的困擾還在于你演的和別人所期待的不一樣。
能擺脫角色的束縛,往往能避免生活中的很多痛苦。能避開痛苦,可不就是一種智慧嘛。
很多人活在別人的眼里,而不是活在自己的心里。于是,人情、面子、口水就特別重要,經(jīng)常會有人說,“人家會怎么看咱們啊”。
問題是,人家怎么看,重要嗎?你自己有沒有演好最重要。你演不好,別人都說你好,也還是不好。
我記得,我剛工作的時候,也經(jīng)常碰到這種事,老是有人說:“這事兒別人怎么看啊?!焙髞砦野l(fā)現(xiàn),“別人”是抽象的,我也不認識他們,我天天都為了讓他們高興忙活,等我沒錢了,他們不給錢,也不給我工作。我干嗎要去巴結(jié)他們?
所以,我做生意以后,就堅定做好自己。而且我發(fā)現(xiàn),等你做好了自己,你也就成了“別人”。當然,我說別人,別人信不信無所謂,至少,我不受別人左右。也就是說,想擺脫束縛還是要相信自己,做好自己,讓自己強大起來,這樣的話,別人對你這個角色的影響就小了。
人在生活中,總是有一個角色要扮演。而這個角色帶給你的快樂、不快樂,很大程度在于別人怎么評價你演的這個角色。
我曾經(jīng)看到一個故事:有一個村里的寡婦偷人生了一個孩子,她很害怕,怕人議論,就把孩子放到了寺廟門口。廟里的和尚把孩子撫養(yǎng)長大。很多年以后,這個寡婦準備把孩子領(lǐng)走。她感謝和尚為了撫養(yǎng)孩子,多年來承擔(dān)著罵名——大家都罵這個和尚,身為出家人竟然有了孩子。
結(jié)果和尚卻說:“你不用感謝我,我沒有任何損失,因為我一出家就已經(jīng)斷了是非,他們說什么都跟我無關(guān)。我還要感謝你,給了我一次接受考驗的機會?!?/p>
所以,我看到網(wǎng)上很多人跟“粉絲”你一句我一句,罵來罵去,我覺得這就是他沒有放下角色,還不夠強大。
強大的話,不僅不為挨罵痛苦,還會讓罵人的痛苦。怎么讓罵人的痛苦?他罵你,一點效果沒有,他就會痛苦。你也不生氣,也不會搭理他,不表達任何意見,蔑視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內(nèi)心沒有任何波瀾,這才叫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