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作為小小考古學家,在教室里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考古挖掘”活動。我們帶著對古生物的無限好奇,小心翼翼地開始了這場探索之旅。
活動開始前,老師先向我們介紹了恐龍化石的形成過程??铸埢枪派镞z骸經過數千萬年的地質變化而形成的,在這個過程中,恐龍的骨骼逐漸被礦物質所取代,最終變成了堅硬的石頭。正是這些化石,為我們今天研究古生物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接下來,我們便開始了挖掘工作。每個人都被分發(fā)了石膏模具和小工具。有一個小鏟子、一把小刷子和一個放大鏡。雖然這些工具比真正的考古工具要小得多,但在我們手中,它們仿佛充滿了魔力。
我們先是輕輕地鏟去覆蓋在“化石”上的泥土,再用刷子仔細地清理每一個角落。每當發(fā)現一塊疑似化石的碎片,我們都會興奮地叫起來,然后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試圖從中找出恐龍生活的秘密。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不僅學會了如何挖掘和清理化石,還知道了考古工作的嚴謹和細致。每挖掘一塊化石,都需要進行詳細的記錄和測量,以便后續(xù)的研究工作。此外,我們還學會了尊重歷史,珍惜古生物化石,因為它們是地球演變歷程的見證。希望將來有一天,我們能成為真正的考古學家,去發(fā)掘更多珍貴的化石,為探索地球的奧秘貢獻自己的力量。
指導教師:郝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