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因詩歌有了靈魂,詩歌因景有了情感的寄托。
——題記
詩歌是中華文明中最燦爛的瑰寶,古往今來,涌現(xiàn)了許多詩人。他們或游遍大好河山,看盡世間美景;或經(jīng)歷過“鮮衣怒馬少年時,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意氣風(fēng)發(fā);或有“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洲路八千”的人生起伏……他們用手中的筆抒寫心中的情,為世人留下了藝術(shù)瑰寶。是他們,讓秋——一個最為平凡的季節(jié)留下了最為燦爛的一筆。
秋之壯麗
公元207年,曹操大破盤踞于北方邊塞的烏桓族及袁紹的殘余勢力,基本統(tǒng)一了北方。九月,他在歸途中經(jīng)過碣石山,望著滄海迎著秋風(fēng),留下了千古名篇《觀滄?!贰!八五e?,山島竦峙”,讓我們感受到了秋風(fēng)中大海的遼闊和威嚴(yán);“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讓我們感受到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勢。是他,讓我看到了秋之壯麗。
秋之凄涼
“秋夜長,夢難成?!薄扒镲L(fēng)秋雨愁煞人。”“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鼻锛臼菬o數(shù)游子思鄉(xiāng)的寄托,其蕭瑟凄涼是游子內(nèi)心的寫照。
唐朝時,王績被權(quán)貴打壓,居于東皋之時,向外望去,凄涼的秋意籠罩在山林之中,伴著黃昏的余光涌來。夕陽中歸家的馬與牧人讓他聯(lián)想到了故鄉(xiāng)與親人,不禁潸然淚下,繼而揮筆寫下了《野望》:“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边@不僅是野外的秋景,也是秋在王績心中播下的思鄉(xiāng)之情。悲涼、孤獨無人能懂,只能“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秋之浪漫
秋季不勝春,古今詩人往往感慨秋之蕭瑟,但秋季亦有屬于自己的浪漫。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人生的至暗時刻,面對秋季,詠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將秋天寫得意氣風(fēng)發(fā)。
公元805年,唐順宗推行永貞革新,劉禹錫滿腔熱血,投身其中??蓛H僅一年,革新失敗,唐順宗被迫退位,革新派要么被殺,要么被貶。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仕途受挫,前途黯淡,在人生最落魄的時刻,卻寫下最昂揚的詩篇,“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讓我看到了秋之浪漫。
詩歌中的秋讓我癡迷,時而壯麗,時而凄涼,時而浪漫。它是天上明月帶來的思鄉(xiāng),是遍地落葉帶來的浪漫,是雨打芭蕉帶來的憂愁,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恬靜,有著似畫美、似情濃、似意長的別樣情懷。
我愛古詩中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