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感恩與自我控制的關(guān)系:心理資本的中介作用

2024-11-02 00:00:00沈佳華張曉賢孫曉玲
心理技術(shù)與應(yīng)用 2024年10期

摘 要 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2個研究探討感恩與自我控制之間的關(guān)系,及心理資本的中介作用。研究1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探究特質(zhì)感恩與自我控制的關(guān)系,及心理資本的中介作用;研究2采用實驗法,誘發(fā)被試的感恩情緒,探究狀態(tài)感恩與自我控制的關(guān)系,及心理資本的中介作用。結(jié)果發(fā)現(xiàn):(1)在控制一般積極情緒后,心理資本在特質(zhì)感恩與自我控制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2)與對照組相比,誘發(fā)狀態(tài)感恩的大學生,其自我控制水平更高;(3)在控制一般積極情緒后,心理資本在狀態(tài)感恩與自我控制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感恩不僅直接預測自我控制,也可通過心理資本預測自我控制。

關(guān)鍵詞 特質(zhì)感恩;狀態(tài)感恩;自我控制;心理資本;中介作用

分類號 B842

DOI: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4.10.006

1 引言

自我控制是指個體抑制自身當下的沖動,以社會規(guī)范來調(diào)節(jié)自身行為,并考慮未來長遠目標的能力,反映的是個體對外界誘惑的抵制能力(Meldrum et al., 2016)。對學生而言,自我控制能夠減少學業(yè)拖延,提高學習成績(陳秀珠等, 2019; 張潮等, 2016),有利于改善生活方式,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決策(王新雨等, 2023);對于社會而言,自我控制可以減少公民的欺騙行為和攻擊行為(邊盛楠等, 2019; 范偉等, 2016; 齊春輝等, 2023),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維護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陳志兵, 謝清彬, 2019)。由此可見,自我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前青少年群體的自我控制水平逐漸下降(賀璐璐, 楊廣柱, 2024),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以及電子產(chǎn)品的普及,他們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網(wǎng)絡(luò)成癮、沉迷游戲等問題。而自我控制失敗也一直是心理學和社會學研究的熱點問題。

感恩與自我控制之間的關(guān)系一直以來都備受關(guān)注。感恩是當個體感受到自身受到他人幫助或者饋贈后所產(chǎn)生的一種對他人的感激之情,并希望可以回報xtUPFqfsXZfcLl9K2PO+Yg==對方(惠秋平等, 2018)。Fredrickson(2001)所提出的積極情緒擴展建構(gòu)理論認為,感恩情緒具有有效拓寬個體的認知廣度,緩解負面情緒,以及建構(gòu)個人資源等作用。DeSteno等(2014)通過對被試進行感恩干預,發(fā)現(xiàn)感恩可以有效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而且感恩還可以有效降低暴力罪犯的攻擊性,使個體傾向于做出規(guī)避風險的決策(鄧衍鶴等, 2016; 李亦哲, 2020),抵制利益誘惑,提高自我控制,從而減少賭博、炒股等風險行為。

感恩有特質(zhì)感恩和狀態(tài)感恩兩種類型。前者是指個體在接受他人幫助的長期過程中所逐漸形成的積極而穩(wěn)定的特質(zhì)(McCullough et al., 2001);后者是指個體在接受他人幫助的當下所感受到的積極美好的心理體驗(Emmons & McCullough, 2003)。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特質(zhì)感恩和自我控制之間存在正相關(guān)(平安俊, 彭凱平, 2018; Fernanda et al., 2020)。在狀態(tài)層面,啟動感恩情緒有利于提高個體的自我控制水平(平安俊, 彭凱平, 2018)。但情緒維度取向理論提出,各種情緒之間具有較強的關(guān)聯(lián)性,難以具體區(qū)分某一情緒(樂國安, 董穎紅, 2013)。感恩也會引起其他積極情緒的產(chǎn)生,如個體接受他人幫助后,不僅會產(chǎn)生感恩,也會對施助者感到敬佩、贊美等,這些積極情緒也會對自我控制產(chǎn)生影響(江偉, 2015),因此在本研究中,將一般積極情緒作為控制變量進行處理。綜上,本研究提出假設(shè)1:在控制一般積極情緒后,不管是特質(zhì)感恩還是狀態(tài)感恩,均與自我控制呈正相關(guān)。

但是感恩是如何影響自我控制的,其內(nèi)在機制是什么?Dickens和DeSteno(2016)認為,感恩是通過減少時間貼現(xiàn)現(xiàn)象,從而提高自我控制,即感恩能夠促使個體更多關(guān)注未來利益,從而控制自身對當下利益的欲望。但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即使沒有未來利益的驅(qū)動,感恩仍然能夠減少個體當下的沖動行為,提高自身的自我控制水平(平安俊, 彭凱平, 2018)。同時,從認知角度的資源有限模型出發(fā),感恩等積極情緒對于自我損耗能夠起到修復作用(馬麗云, 莫文, 2022; 沈悅等, 2021)。個體有xtUPFqfsXZfcLl9K2PO+Yg==限的自我控制資源在損耗任務(wù)中會受到一定的消耗和損失,而感恩作為一種積極情緒能夠幫助自我控制資源獲得一定補償,從而對個體的自我控制水平起積極作用。而本研究將從心理資本的角度探究二者之間的內(nèi)在機制。心理資本是一種個體在發(fā)展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包括自我效能、樂觀、希望和韌性等組成成分(Luthans et al., 2003),與感恩和自我控制都密不可分。首先,感恩與心理資本之間呈顯著正相關(guān)(陳秀珠等, 2019; 曾昱, 夏凌翔, 2013),主要是因為感恩可以有效減少抑郁等負性情緒(惠秋平等, 2018),放大事件的積極面以及個體的積極情緒,促進希望和生命意義感的提升(李旭, 2016; 于曉琳, 王姝嫻, 2023; Witvliet et al., 2019)。根據(jù)積極情緒擴展建構(gòu)理論,感恩對于建構(gòu)資源的促進可以有效提高個體的心理資本(Fredrickson, 2001)。其次,研究發(fā)現(xiàn)心理資本與自我控制也呈顯著正相關(guān)(董亞琦等, 2023; 閆艷玲等, 2014)。心理資本高的個體,其動機水平也更高,從而有更高的自我控制能力(陳志兵, 謝清彬, 2018; Larson & Luthens, 2006)。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設(shè)2:在控制一般積極情緒后,心理資本在感恩與自我控制之間起中介作用。

以往研究更多探究特質(zhì)感恩,而較少研究狀態(tài)感恩,并且關(guān)于感恩與自我控制之間的內(nèi)在機制的研究較為薄弱。因此,本研究試圖從特質(zhì)感恩和狀態(tài)感恩兩個層面入手,從心理資本的角度探索感恩對自我控制的作用機制。研究1從特質(zhì)層面考察感恩與自我控制的關(guān)系,并假設(shè)二者呈正相關(guān),且心理資本在其中起中介作用;研究2從狀態(tài)層面,采用實驗范式考察感恩與自我控制的關(guān)系,并假設(shè)感恩可以提高自我控制水平,且心理資本在其中起中介作用。本研究旨在豐富更多理論成果,為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提供具體可靠的實證資料;同時也為當前青少年自我控制失敗等社會問題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chǔ),并提出相關(guān)建議,有助于更好地干預和預防此類問題。

2 研究1

2.1 研究目的

通過問卷調(diào)查法,探究特質(zhì)感恩與自我控制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心理資本的中介作用。

2.2 被試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樣方法,以杭州某高校學生為研究對象,使用問卷星在線發(fā)放問卷共120份,根據(jù)測謊題剔除無效數(shù)據(jù)后,有效問卷106份,有效率約為88.3%。其中大一5人,大二14人,大三37人,大四50人;男生28人,女生78人;農(nóng)村69人,城鎮(zhèn)37人;雙親家庭92人;非雙親家庭14人。

2.3 研究工具

特質(zhì)感恩測量采用魏昶等(2011)修訂的感恩量表(The Gratitude Questionnaire-6, GQ-6)。該量表共六個項目,采用Likert7點計分法,均值越高,表明特質(zhì)感恩的水平越高。在研究1中,α信度系數(shù)為0.71。

自我控制測量采用譚樹華和郭永玉(2008)修訂而成的大學生自我控制量表(the Self-Con-trol Scale, SCS)。該量表包括沖動控制、健康習慣、抵御誘惑、專注工作和節(jié)制娛樂五個維度,共有19個項目,采用Likert5點計分法,均值越低,表明被試的自我控制越高。在研究1中,α信度系數(shù)為0.80。

極心理資本測量采用由付立菲等(2010)編制而成的積極心理資本量表。該量表由自我效能、韌性、希望、樂觀四個維度組成,共有26個項目,采用Likert7點計分法,均值越高,積極心理資本越高。在研究1中,α信度系數(shù)為0.92。

一般積極情緒測量采用邱林等(2008)修訂而成的正負性情緒量表中的積極情緒分量表。問卷采用likert5點計分法,均值越高,表明被試的一般積極情感越高。在研究1中,α信度系數(shù)為0.92。

2.4 研究結(jié)果

2.4.1 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研究1通過問卷收集數(shù)據(jù),結(jié)果容易受到共同方法偏差影響,故采用Harman單因素檢驗法進行檢驗。結(jié)果顯示共有13個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其中第一個因子的最大解釋率為27.13%,小于40%。因此,研究1不存在明顯的共同方法偏差問題。

2.4.2 描述性統(tǒng)計

如表1所示,根據(jù)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顯示,特質(zhì)感恩、自我控制和心理資本,兩兩之間存在均存在顯著相關(guān)。由于一般積極情緒與自我控制呈顯著相關(guān),因此將一般積極情緒作為控制變量。

2.4.3 人口統(tǒng)計學差異

獨立樣本t檢驗結(jié)果顯示,雙親家庭學生(M=5.41, SD=1.06)所擁有的特質(zhì)感恩顯著高于非雙親家庭學生(M=4.75, SD=1.19)所擁有的特質(zhì)感恩,t(104)=2.14, p<0.05。而特質(zhì)感恩、自我控制、心理資本在年級、性別、戶籍等其他人口學維度上并無顯著差異。

2.4.4 回歸分析

進一步的回歸分析結(jié)果(表2)顯示,當控制了是否雙親、一般積極情緒和心理資本后,特質(zhì)感恩對自我控制的回歸系數(shù)顯著。

2.4.5 中介分析

研究1以特質(zhì)感恩為自變量,以心理資本為中介變量,以自我控制為因變量。由于一般積極情緒與是否雙親對自我控制產(chǎn)生影響,因此將其作為控制變量。采用SPSS中的PROCESS程序?qū)π睦碣Y本在特質(zhì)感恩和自我控制之間的中介效應(yīng)進行檢驗,并使用Bootstrap方法檢驗心理資本的中介效應(yīng)是否顯著。

根據(jù)表3和表4可知,在控制是否雙親和一般積極情緒的影響后,特質(zhì)感恩對自我控制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β=0.82, 95%CI=[0.70, 0.94], SE=0.06, t=13.61, p<0.001)。當特質(zhì)感恩和心理資本都進入回歸方程時,特質(zhì)感恩對心理資本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β=0.65, 95%CI=[0.49, 0.80], SE=0.08, t=8.44, p<0.001),心理資本對自我控制有顯著的預測作用(β=0.23, 95%CI=[0.09, 0.38], SE=0.07, t=3.15, p<0.01),同時,特質(zhì)感恩對自我控制的預測作用仍然顯著(β=0.67, 95%CI=[0.52, 0.82], SE=0.08, t=8.87, p<0.001)。心理資本的中介效應(yīng)Bootstrap95%的置信區(qū)間為不包含0([0.01, 0.32]),表明中介效應(yīng)顯著,中介模型的標準化路徑系數(shù)如圖1所示。因此,心理資本在特質(zhì)感恩和自我控制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應(yīng)占總效應(yīng)的比例為18.29%。

2.5 討論

本研究結(jié)果驗證了假設(shè)1。在控制一般積極情緒和是否雙親的影響之后,特質(zhì)感恩可以顯著預測自我控制,并且心理資本在二者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但是研究1僅為相關(guān)研究,不能推論因果關(guān)系,因此研究2試圖通過對感恩進行操縱,推測感恩與自我控制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

3 研究2

3.1 研究目的

通過實驗操縱的方法,探究狀態(tài)感恩與自我控制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心理資本的中介作用。

3.2 被試

采用方便取樣方法,以杭州某高校學生為研究對象,共收集數(shù)據(jù)62份,剔除2份未誘發(fā)感恩情緒的數(shù)據(jù),有效數(shù)據(jù)60份,有效率約為96.7%。其中男性10名,女性50名,被試平均年齡為21.46歲(SD=0.52)。

3.3 研究工具

感恩量表(GQ-6)、大學生自我控制量表(SCS)、積極心理資本量表(PPQ)、積極情緒量表均與研究1一致。研究2中,α信度系數(shù)分別為0.91、0.75、0.91、0.94。

狀態(tài)感恩測量采用由McCullough(2001)編制的感恩形容詞評定檢查表(GAC)。該量表采用likert5點計分法,均值越高,狀態(tài)感恩水平越高。在研究2中,α信度系數(shù)為0.95。

感恩啟動材料為視頻《最好吃的飯》。在預實驗中,獨立樣本t檢驗結(jié)果顯示,在GAC得分上,觀看該視頻的被試(M=4.70, SD=0.45)顯著高于觀看中性視頻被試(M=2.46, SD=0.50), t(18)=10.14, Cohen’s d=0.49, p<0.001,因此該視頻能夠有效誘發(fā)感恩情緒。

3.4 研究流程

本研究為單因素被試間實驗。首先,被試填寫感恩量表(GQ-6)、大學生自我控制量表(SCS)、積極心理資本量表(PPQ)、積極情緒量表。再將被試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觀看感恩視頻(《最好吃的飯》),對照組觀看中性視頻(《七里香(MV)》),時長均為五分鐘左右。觀看后兩組被試均寫下一百字左右的觀后感,目的在于誘發(fā)實驗組被試的狀態(tài)感恩。之后被試填寫GAC作為操縱檢驗,然后完成Stroop任務(wù)。

Stroop任務(wù)是測量個體自我控制水平的執(zhí)行功能任務(wù)的重要范式之一(Duckworth & Kern, 2011)。在自我控制研究中,常采用Stroop任務(wù)反映個體認知控制、冒險行為與沖動決策,評估個體自我控制的特點和能力(胡倩等, 2022)。

研究2中的Stroop任務(wù)采用Eprime軟件編程。如圖2所示,每個試次開始后,電腦屏幕中央首先會呈現(xiàn)一個持續(xù)500ms的黑色“+”,之后在屏幕中央呈現(xiàn)一個持續(xù)1000ms的36號宋體漢字的目標刺激(綠、黃、紅、藍四個漢字與四種書寫顏色組合,共16種組合,正式實驗中每種組合出現(xiàn)12次,出現(xiàn)順序隨機),之后呈現(xiàn)500ms的空白,被試需在500ms內(nèi)快速對目標刺激的書寫顏色作出判斷,并按下相應(yīng)按鍵(綠色按D鍵,黃色按F鍵;紅色按H鍵;藍色按J鍵),若在500ms內(nèi)被試未作出反應(yīng),則自動進入下一個試次。

被試明確指導語并完全準備好后,先開始20個試次的練習實驗,練習實驗結(jié)束后,進入192個試次的正式實驗,完成后完全結(jié)束本次實驗。練習實驗中會在被試作出反應(yīng)后給予被試反饋,告訴被試是否反應(yīng)準確,而正式實驗則不進行反饋。最后,計算被試色詞不一致反應(yīng)時與色詞一致反應(yīng)時的均值之差作為其Stroop分數(shù),反映被試的自我控制水平。

3.5 研究結(jié)果

3.5.1 操縱檢驗

為了檢驗感恩操縱結(jié)果是否顯著,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了獨立樣本t檢驗。結(jié)果顯示,在GAC量表的分數(shù)上,實驗組(M=4.57, SD=0.48)顯著高于對照組(M=2.72, SD=0.48), t(58)=14.87, Cohen’s d=0.48, p<0.001,因此本研究中所進行的感恩操縱是有效的。

3.5.2 描述性統(tǒng)計

如表5所示,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顯示,狀態(tài)感恩、Stroop分數(shù)、心理資本、特質(zhì)感恩,兩兩之間均存在顯著相關(guān)。一般積極情緒和特質(zhì)感恩均與Stroop分數(shù)存在顯著相關(guān),因此將一般積極情緒和特質(zhì)感恩作為控制變量。

3.5.3 中介分析

研究2以感恩啟動為自變量(感恩162c3e0a974488c1962944236d9bc33a啟動=1,感恩未啟動=0),以心理資本為中介變量,以Stroop分數(shù)為因變量。由于一般積極情緒和特質(zhì)感恩均與Stroop分數(shù)存在顯著相關(guān),因此將其作為控制變量。采用SPSS中的PROCESS程序?qū)π睦碣Y本在感恩啟動和Stroop分數(shù)之間的中介效應(yīng)進行檢驗,并使用Bootstrap方法檢驗心理資本的中介效應(yīng)是否顯著。

根據(jù)表6和表7可知,在控制一般積極情緒與特質(zhì)感恩的影響后,感恩啟動對Stroop分數(shù)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β=-1.34, 95%CI=[-1.72, -0.97], SE=0.19, t=7.16, p<0.001)。當感恩啟動和心理資本都進入回歸方程時,感恩啟動對心理資本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β=0.56, 95%CI=[0.14, 0.97], SE=0.21, t=2.72, p<0.01),心理資本對Stroop分數(shù)有顯著的預測作用(β=-0.37, 95%CI=[-0.60, -0.15], SE=0.11, t=3.31, p<0.01),同時,感恩啟動對Stroop分數(shù)的預測作用仍然顯著(β=-1.13, 95%CI=[-1.50, -0.77], SE=0.18, t=6.17, p<0.001)。心理資本的中介效應(yīng)Bootstrap95%的置信區(qū)間為不包含0([-0.40, -0.04]),表明中介效應(yīng)顯著,中介模型的標準化路徑系數(shù)如圖3所示。因此,心理資本在感恩啟動和Stroop分數(shù)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應(yīng)占總效應(yīng)的比例為15.67%。

3.6 討論

研究2在研究1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通過實驗證明了狀態(tài)感恩與Stroop分數(shù)這一自我控制指標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心理資本在其中的中介效應(yīng),驗證了假設(shè)2。這一結(jié)果表明,在控制一般積極情緒、特質(zhì)感恩的影響之后,啟動感恩可以通過心理資本的部分中介作用,提升個體的自我控制能力。

4 總討論

本研究探索了在控制一般積極情緒之后,感恩與自我控制之間的關(guān)系及心理資本的中介作用。研究1和研究2表明,心理資本在特質(zhì)感恩與自我控制之間、狀態(tài)感恩與自我控制之間均起部分中介作用。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感恩與自我控制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與以往研究一致(平安俊, 彭凱平, 2018)。在道德領(lǐng)域,感恩是青少年人際關(guān)系過程中重要的道德自我圖式之一(Yost-Dubrow & Dunham, 2018),而自我控制是調(diào)節(jié)道德自我圖式和道德行為的重要變量,可以抑制個體的非道德行為,因此,感恩能夠促進自我控制。

此外,本研究也從心理資本的角度揭示了感恩對自我控制的作用機制。一方面,感恩對心理資本具有促進作用。這一結(jié)論驗證了積極情緒建構(gòu)理論(Fredrickson, 2001),體現(xiàn)了感恩情緒對于個體認知的靈活性和社會聯(lián)結(jié)具有促進作用,可以有效增加個體心理資本的積累。同時,放大理論(Watkins, 2013)也得到了證實,證明了感恩情緒能夠放大積極事件和消極事件中的積極方面,增加個體的希望、自我效能感等方面的心理資本。累積的狀態(tài)感恩能夠轉(zhuǎn)化為特質(zhì)感恩。擁有較高特質(zhì)感恩的人會產(chǎn)生更高的感恩意識,出于回報他人和社會的想法,他們會提高自身的責任感和成就動機(羅蕾等, 2018)。同時,他們出于對生活的感恩,會產(chǎn)生更高的生活滿意度(Park et al., 2004),對生活感到樂觀,對未來充滿希望。因此,特質(zhì)感恩較高的人,所擁有的心理資本也會更多。

另一方面,心理資本能夠提升個體自我控制,可以通過沖動貼現(xiàn)模型解釋。沖動貼現(xiàn)模型指自我控制高的個體更傾向于更為長遠的利益,而非當下的微薄利益。心理資本由自我效能感、樂觀、希望以及韌性所組成,心理資本高的個體會對未來的長遠利益持有更高的信心和希望,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Luthans et al., 2003)。并且,他們對生活有自己的追求和既定的目標,心理資本中的韌性成分也會使個體更愿意抵制一些阻礙他們達到目標的誘惑,堅持通向未來長遠利益。因此心理資本能夠通過減少沖動貼現(xiàn)現(xiàn)象從而促進自我控制。

感恩能夠通過心理資本促進自我控制,學校、社會和家庭應(yīng)當三方合作,共同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水平。從幼兒教育開始,抓住感恩意識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對兒童進行長期的感恩教育(耿書霞, 2019)。通過感恩課程等專門途徑,學科教學等滲透途徑以及家庭教育等支持途徑,以感恩團輔、感恩拜訪、感恩記錄等活動形式激發(fā)學生的狀態(tài)感恩(王武, 2022)。感恩教育不僅能夠喚醒學生的狀態(tài)感恩,也能夠促進學生的特質(zhì)感恩,從而使學生積累心理資本,促進其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本研究仍然存在不足。第一,樣本量較小,未來研究可以擴大樣本量,提高結(jié)果的代表性。第二,情緒誘發(fā)范式單一,未來研究可以嘗試多種范式提高啟動的有效性。第三,心理資本包含自我效能、樂觀、希望和韌性等多種成分,后續(xù)研究可探討具體成分的中介效應(yīng)。此外,未來也可以探索感恩與自我控制之間的其他變量,使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更加清晰,并且探索更多提高學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方法和途徑。

5 結(jié)論

控制一般積極情緒之后,在特質(zhì)層面上,感恩可以顯著預測自我控制,且心理資本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狀態(tài)層面上,啟動感恩也可以顯著預測狀態(tài)性的自我控制,且心理資本仍然起部分中介作用。

參考文獻

邊盛楠, 李鳳齊, 齊春輝, 張振(2021). 職業(yè)院校學生黑暗人格、自我控制與攻擊行為的關(guān)系. 心理技術(shù)與應(yīng)用, 9(7), 385-390.

陳秀珠, 李懷玉, 陳俊, 楊靜宇, 黃莉君(2019). 初中生心理資本與學業(yè)成就的關(guān)系: 自我控制的中介效應(yīng)與感恩的調(diào)節(jié)效應(yīng).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35(1), 76-84.

陳志兵, 謝清彬(2019). 大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與社會責任感的關(guān)系研究. 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 44-48.

鄧衍鶴, 朱一杰, 李毅, 劉翔平(2016). 感恩干預對暴力型犯罪服刑人員的攻擊性和主觀幸福感的影響.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4(2), 368-372.

董亞琦, 王曉璇, 原文惠, 高嘉彬, 李曌熙, 鐘建偉, 黃勤山(2023). 體育鍛煉對初中生校園欺凌的影響: 心理資本和自我控制的鏈式中介效應(yīng).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31(5), 733-739.

范偉, 鐘毅平, 李慧云, 孟楚熠, 游暢, 傅小蘭(2016). 欺騙判斷與欺騙行為中自我控制的影響. 心理學報, 48(7), 845-856.

付立菲, 張闊(2010). 大學生積極心理資本與學習倦怠狀況的關(guān)系.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18(11), 1356-1359.

耿書霞(2019). 以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課程資源的幼兒園感恩教育. 學前教育研究, 33(5), 85-88.

賀璐璐, 楊廣柱(2024). 大學生多層面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yǎng)及應(yīng)用探究. 大學, 19(16), 117-120.

胡倩, 陶婷, 高文斌, 樊春雷, 王利剛, 曹璟鈺 ... 楊婉怡(2022). 青少年自我控制研究的系統(tǒng)綜述.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36(2), 129-134.

惠秋平, 何安明, 李倩璞(2018). 大學生感恩與抑郁癥狀的關(guān)系.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32(11), 954-958.

江偉(2015). 積極情緒對自我損耗下自我控制的影響. 心理研究, 8(3), 30-36.

樂國安, 董穎紅(2013). 情緒的基本結(jié)構(gòu): 爭論、應(yīng)用及其前瞻. 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59(1), 140-150.

李旭(2016). 感恩對大學生負性生活事件與生命意義感的影響: 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效應(yīng). 中國特殊教育, 23(3), 58-63.

李亦哲(2021). 感恩對風險決策的影響. 碩士學位論文. 杭州: 杭州師范大學.

羅蕾, 明樺, 田園, 夏小慶, 黃四林(2018). 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關(guān)系: 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別差異.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34(2), 164-170.

馬麗云, 莫文(2022). 自我損耗下積極情緒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5), 684-691.

平安俊, 彭凱平(2018). 感恩對自我控制的影響. 心理與行為研究, 16(3), 378-383, 420.

齊春輝, 邊盛楠, 張振(2023). 大學生自戀與攻擊行為的關(guān)系: 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效應(yīng)分析. 心理技術(shù)與應(yīng)用, 11(1), 32-41.

邱林, 鄭雪, 王雁飛(2008). 積極情感消極情感量表(PANAS)的修訂. 應(yīng)用心理學, 14(3), 249-254, 268.

沈悅, 孫翔宇, 宋芳, 蘇俊, 楊麗珠(2021). 自我損耗過程中情緒的作用機制: 消耗與恢復.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44(2), 31-37.

譚樹華, 郭永玉(2008). 大學生自我控制量表的修訂.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16(5), 468-470.

王武(2022). 新時代家國情懷視域下的大學生感恩培養(yǎng). 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 44(S1), 105-107.

王新雨, 羅子彤, 趙娜(2023). “紅綠燈”營養(yǎng)信息標簽助推低自控者健康決策. 心理技術(shù)與應(yīng)用, 11(3), 139-148.

魏昶, 吳慧婷, 孔祥娜, 王海濤(2011). 感恩問卷GQ-6的修訂及信效度檢驗. 中國學校衛(wèi)生, 32(10), 1201-1202.

閆艷玲, 周二華, 劉婷(2014). 職場排斥與反生產(chǎn)行為: 狀態(tài)自控和心理資本的作用. 科研管理, 35(3), 82-90.

于曉琳, 王姝嫻(2023). 自我同一性對高中生生命意義感的影響: 積極心理資本與生涯適應(yīng)力的鏈式中介作用. 心理技術(shù)與應(yīng)用, 11(5), 291-300.

曾昱, 夏凌翔(2013). 中學生自立人格與主觀幸福感的關(guān)系: 心理資本與感恩的中介效應(yīng).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38(12), 145-151.

張潮, 王暢, 翟琳(2016). 大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對學業(yè)拖延的影響: 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效應(yīng). 心理技術(shù)與應(yīng)用, 4(4), 209-214.

DeSteno, D., Li, Y., Dickens, L., & Lerner, J. S. (2014). Gratitude: A tool for reducing economic impatie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5(6), 1262-1267.

Dickens, L., & DeSteno, D. (2016). The grateful are patient: Heightened daily gratitude is associated with attenuated temporal discounting. Emotion, 16(4), 421-425.

Duckworth, A. L., & Kern, M. L. (2011). A meta-analysis of the convergent validity of self-control measur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5(3), 259-268.

Emmons, R. A., & McCullough, M. E. (2003). Counting blessings versus burdens: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gratitud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daily lif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4(2), 377-389.

Fernanda, I. G., Angel, A. V., & Lizeth, G. P. (2020). The effects of forgiveness, gratitude, and self-control on reactive and proactive aggression in bully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7(16), 5760-5773.

Fredrickson, B. L. (2001).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3), 218-226.

Luthans, F., Luthans, K. W., & Luthans, B. C. (2003).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Beyo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Business Horizons, 47(1), 45-50.

Larson, M., & Luthans, F. (2006). Potential added valu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in predicting work attitudes. Journal o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Studies, 13(2), 75-92.

McCullough, M. E., Kilpatrick, S. D., Emmons, R. A., & Larson, D. B. (2001). Is gratitude a moral affec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7(2), 249-266.

Meldrum, R. C., Connolly, G. M., Flexon, J., & Guerette, R. T. (2016). Parental low self-control, family environments, and juvenile delinquen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 60(14), 1623-1644.

Park, N., Peterson, C., & Seligman, M. E. P. (2004). Strengths of character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3(5), 603-619.

Watkins, P. C. (2013). Gratitude and the good life: Toward a psychology of appreciation.New York: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Witvliet, Richie, Root, L., & Van, T. (2019). Gratitude predicts hope and happiness: A two-study assessment of traits and states.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4(3), 271-282.

Yost-Dubrow, R., & Dunham, Y. (2018). Evidence for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t gratitude and prosocial behaviour. Cognition & emotion, 32(2), 397-4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titude and Self-Control: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titude and self-control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t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through two studies. Study 1 utiliz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t gratitude, self-control,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Study 2 employed an experimental method to induce gratitude in participants and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gratitude, self-control,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1)Psychological capital partiall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t gratitude and self-control,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general positive emotions. (2)College students who experienced induced state gratitude demonstrated higher levels of self-control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3)Similarly, psychological capital plays a partial mediating role between state gratitude and self-control,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general positive emotions. Overall,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gratitude not only directly predicts self-control but also has an indirect effect on self-control through psychological capital.

Key words: trait gratitude; state gratitude; self-control; psychological capital; mediating role

静安区| 绥德县| 祁连县| 乌审旗| 湟源县| 海南省| 盐亭县| 霍城县| 腾冲县| 江安县| 公安县| 宝坻区| 尉氏县| 洪雅县| 广宗县| 昂仁县| 肇东市| 象州县| 绥德县| 娄烦县| 资溪县| 中宁县| 裕民县| 定日县| 东乡族自治县| 阿荣旗| 淮北市| 南城县| 寻甸| 星座| 蒙自县| 沐川县| 普兰店市| 宣武区| 贵阳市| 五指山市| 万年县| 龙山县| 墨玉县| 巴林右旗| 南召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