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橫五百士》是徐悲鴻的成名畫作,取材于《史記》,所描繪的是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田橫在劉邦稱帝后,將到洛陽接受招安,他手下忠心的500名戰(zhàn)士為他送行的情景。
田橫是秦末齊國舊王族,繼田儋之后為齊王。劉邦消滅群雄后,田橫和他的五百壯士逃亡到一個海島上。漢高祖聽說田橫很得人心,擔(dān)心日后為患,便以五百人的性命為要挾,下詔令要田橫來投降,若投降便可享受一生榮華富貴。田橫為了保護(hù)島上五百人,便帶了兩個部下,離開海島,向漢高祖的京城進(jìn)發(fā)。但在途中田橫便自刎而死,并遺囑同行部下拿他的頭去見漢高祖,表示自己不投降的決心,也保護(hù)了島上五百人的生命。
漢高祖被他的氣節(jié)感動,用王禮厚葬他,并封那兩個部下做都尉,但那兩個部下在埋葬田橫時,自殺在田橫的墓穴。當(dāng)島上的五百人聽到田橫自刎的消息后,也不理會漢高祖的招安,紛紛蹈海而死。五百士不屈的激情與悲壯的結(jié)局,叫人嘆息。
畫面選取了田橫與五百壯士訣別的場面。田橫面容肅穆地拱手向島上的壯士們告別,在那雙炯炯的眼睛里沒有凄惋、悲傷,而是閃著凝重、堅毅、自信的光芒。壯士中有人沉默,有人憂傷,也有人表示憤怒和反對他離去,那個瘸了腿的人正在急急向前,好像要阻止田橫去洛陽,整鞍待發(fā)的馬站在一旁,不安地扭動著頭頸,濃重的白云沉郁地低垂著,滲透著一種悲壯氣概,撼人心魄。
《田橫五百士》創(chuàng)作于日寇入侵時期,許多人媚敵求榮,徐悲鴻在該畫中選取了田橫與五百壯士訣別的場面,意在通過田橫五百士的故事,歌頌寧死不屈的精神,歌頌中國人民自古以來所尊崇的“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品質(zhì),以激勵廣大人民抗擊日寇。
徐悲鴻的這份愛國赤子心,猶如黑夜中的閃電劃亮天際,透出了黎明的曙光,此畫一經(jīng)發(fā)表,便引起了眾多關(guān)注,在當(dāng)時起到了鼓舞國民之士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