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在我上大學期間,作為浙江省會的杭州吃西餐的去處還是很少的,也就是延安路上的“海豐”及幾家涉外賓館有西餐廳,當時我們?nèi)ァ昂XS”吃個香蕉船、奶油哈斗就已經(jīng)是最“洋翻”(洋氣的意思)的事情。比我們大個五六歲、已經(jīng)工作的表哥表姐們,他們談戀愛的時候,去香格里拉、望湖這種高檔涉外賓館吃塊牛排,就是最時髦的事。
那時候的長輩,都會戲謔地批評我們是去當冤大頭了,的確,那時候的洋餐,人均至少50元,可我們周邊大多數(shù)人月工資只有100~200元,兩個人稍微吃吃就是一個月的工資,而且吃的不過是“草”“生肉”“糊糊湯”,回家還要吃一碗泡飯壓一壓,被長輩嘲笑也是在所難免。
后來有了“必勝客”。在20世紀90年代末,“必勝客”因為雖小貴但仍然高攀得起的價位且相對多的選擇成為洋餐界的扛把子。我從20世紀末開始做外貿(mào),接觸到很多國外的客戶,曾經(jīng)用很隆重的心態(tài)請客戶去吃“必勝客”,當我們認認真真鋪上餐巾、用刀叉切比薩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老外是很隨意地用手抓起一塊把餡料卷在里面大口吃的。當時很是驚訝,印象中去西餐廳刀叉用錯了,就是很丟臉的事情。然而后來慢慢知道,實際上大多數(shù)老外都不會有機會那么正式地吃飯,他們?nèi)粘3燥埗纪﹄S意的。而且西餐也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只有單調(diào)的牛排、意面、比薩,其實種類挺多的,哪怕只按國家分就有很多。
比如現(xiàn)在杭州開得很火爆的西班牙餐廳,招牌的就是墨魚海鮮飯,用墨魚的墨汁浸泡米飯,做出看起來黑黢黢卻特別美味的海鮮飯,類似的還有墨汁海鮮意面,都特別鮮美。在意大利和法國餐廳,提鮮海鮮飯則會多用黑松露,做法也更像泡飯(但是湯水不多的那種),先把米飯蒸至半熟然后加入奶油、黃油、蒜蓉、白洋蔥,不停攪拌,成品是有點水分的,不像西班牙海鮮飯那樣接近于我們?nèi)粘5拿罪垺?/p>
而如今的比薩,除了厚薄不同,餅邊不同,餡料不同,還有最大的不同點就是窯爐比薩與刷油烤的不同。這可能要扯到洋餐里面的鄙視鏈了:意大利人就很鄙視盤底刷油的美式比薩,說他們這種叫煎比薩而不是烤比薩,意大利人都堅定地只喜歡薄底無油窯爐比薩。最近十幾年我一直跟他們接觸,久了,也更接受這個口味了。還有意面,再也不像30年前只有一個肉醬口味的了,奶油培根意面、青醬松子意面,還有用整塊巨大的奶酪做容器,放入熱的意面攪拌而成的奶酪意面。
現(xiàn)在的杭州還有了墨西哥餐,有售辣味玉米薄餅、鮮辣椒漢堡;也有阿拉伯餐廳,能吃到鷹嘴豆泥,各種阿拉伯紅茶和沙盤咖啡;還有俄羅斯餐廳,可以品嘗到瓦罐酥皮燜牛肉、奶酪餡餅;甚至以前給我們感覺只有飛餅、只能做做餐后配角小點心的印度餐,現(xiàn)在也有了專門的餐廳,會有瑪莎拉,各種手抓飯,烤肉……
這么多元化的餐廳,豐儉由人,喜好也由人??梢垣C奇去吃一次新的餐廳,最后經(jīng)常性去的就是適合自己錢包跟口味的。吃洋餐再不會像以前那樣去吃一次得花費1個月的工資,到了那里還要正襟危坐,且因為選擇單一而吃不習慣,最后半饑半飽地回家。
如今大家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洋餐去吃,去真正地享受美食本身,用那種很隨意的姿態(tài)。